喜欢一个人用高级一点的词怎么说

如题所述

你好,喜欢一个人用高级一点的词来说可以是一见钟情的啊。
一见钟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他(她)。反之于日久生情,区别在于喜欢上对方的速度。
文化背景
在国人的情感谱系里,只有"一见钟情"的情怀需倒着回顾。
一见钟情,念着这平仄平平的音节,宛如那些起起落落的历史章节,中华上下五千载,无非爱恨情仇,其实不仅咱们中华是这样,哪家的历史又能离得了情呢?却也因为汉语的局限,使得许多问题居然成了千古未解之谜,比如相爱的人追问到"你为何喜欢我"这一根源时,往往语焉不详。即便是拥有千年的情感书写史,国人还是对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直显得力不从心。到了清代,终于有一人打破沉默,破译了缠绕在无数人心头的爱情魔咒,即是那简单的四个字: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跳出了爱情范畴,比如在职场上,都强调第一眼就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你会发现,但凡看到的简历,照片上男人无一不是衣冠楚楚,女人无一不是娇妍可人,许多服装店还专门推出了面试装,给那些即将要去面试的人选购。
西人波兹曼洋洋大作《娱乐致死》的核心论调就是容貌重要,形象更重要。今天政客花在镜子前的工夫比看演讲稿的时间多多了,还有人说换成今天,外貌不佳的林肯肯定当不上总统,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总统位子也坐不了那么久,他的意见是每天都整装待发,时刻准备着遇到心仪的人或事。
这几乎是一个基调,一个可以随时复制的模板,调换下时间、地点、人物、道具……颠倒下主谓宾、语气、词汇……把感叹的男人由墨浪子换成曹植、李白、秦观、李商隐、纳兰性德……名字变了,只有情感未变,叹息未变,堆砌出的词藻,却足以令人仰止。
苏小小与阮郁
苏小小的事迹,最早见于南朝陈人徐陵编辑的诗集《玉台新咏》中的一首古诗《钱塘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多么率真奔放的情感,选择曼妙年华,轻轻松松结了同心,今日这样的情怀与自信已经作古,不可得了。徐陵并没有交代苏小小的身份背景,后来者只有想象了。《乐府广题》介绍说苏小小是钱塘名倡伎,南齐人。也有人说她是嘉兴县人,李绅《真娘墓诗序》就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因为不可考证,传说又多,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那些片段式的珠玑,为墨浪子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西湖佳话》是一部才情之作,其中《西泠韵迹》一章尤其令人叫绝。
苏小小追逐者甚众,她不到二八便已经名满苏杭。"早有豪华公子,科甲乡绅,或欲谋为歌姬,或欲娶为侍妾,情愿出千金不惜,纷纷来说,苏小小尽皆辞去。"
妓院老鸨贾姨劝她早点选择好人家嫁了,否则光阴虚度。苏小小回答老鸨的话,算得上独立女性的先声之作:
姨娘之意,爱惜甥女,可谓至矣。但甥女却有一癖处,最爱的是西湖山水。若一入樊笼,止可坐井观天,不能遨游于两峰三竺矣。况且富贵贫贱皆系于命,若命中果有金屋之福,便决不生于娼妓之家。今既生于娼妓之家,则非金屋之命可知矣。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况豪华非耐久之物,富贵无一定之情,人身易,出头难,倒不如移金谷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于鼻,谁不怜香;触之目,谁不爱色。千金一笑,花柳定自来争。十斛片时,风月何曾肯让。况香奁标美,有如钓饵甜甜,彤管飞声,不啻溪桃片片。朝双双,暮对对,野鸳鸯不殊睢鸟;春红红,秋紫紫,假连理何异桃夭。设誓怜新,何碍有如皎日?忘情弃旧,不妨视作浮云。今日欢,明日歇,无非露水;暂时有,霎时空,所谓烟花。情之所钟,人尽吾夫,笑私奔之多事;意之所眷,不妨容悦,喜坐怀之无伤。虽倚门献笑,为名教所非讥;而惜旅怜鳏,亦圣王所不废。青楼红粉,既有此狭邪之生涯;缘鬓朱颜,便不可无温柔之奇货。由此想来,以甥女之才,一笔一墨,定当开楚馆之玉堂;以甥女之貌,一笑一颦,誓必享秦楼之金屋。纳币纳财,不绝于室,秣驹秣马,终日填门。弄艳冶之心,遂风流之愿。若能在妓馆中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佳人,岂不胜似在侯门内抱憨痴之衾,拥迷瞒之被,做一个随行逐队之姬妾。甥女之志向若此,不识姨娘以为何如?
好个苏小小,放眼古今女子,谁有如此自知清醒,谁又可以这般从容淡定?如霍小玉爱才,却遇到色丈夫;梁红玉慧眼识人,贫贱相知,不过传奇;崔莺莺被始乱终弃,富贵相疏,亦是哀伤的尾巴;河东狮吼挽救不了爱情,不如一切看淡……唐代的薛涛、宋代的李师师真应了苏小小所说的露水烟花,那文采风流的柳如是,最终带着一身侠气投了河,就连史学大家陈寅恪也无法挽回她那悲凉的命运。
一个钟情于钱塘山水,爱慕自然的人才会有这样不羁之态,自然不会委身于凡夫俗子。对苏小小与阮郁的情事,贾姨另有一番议论:"千金,厚聘也;相公之子,贵人也;翩翩弱冠,少年也;皎皎多情,风流人物也;甥女得此破瓜,方不辱没了从前的声价,日后的芳名。请自思之,不可错过。"有先前的一见钟情,再加上贾姨的推心置腹,苏小小和阮郁终于圆房。之后,阮郁被宰相父亲急召回京,离她而去后再也没有音信。她再有机会慧眼识得如鲍仁这样的才德具佳的人物,已经是等闲都过了,只剩下相识,相知,再无爱意,只有眼中的钱塘秀丽丝毫没有减色。四五年后,她从容离世,一如她出现在历史以及故事开始中那样,镇定自如,豁达开朗。
她庆幸自己死得其所。"灼灼红颜不至出白头之丑……失者片时,得者千古"。清人墨浪子想必也是熟读了汉代李妍夫人的故事,才与苏小小一样看透人情世故,发出一样洞悉人性的临终遗言:"交乃浮云也,情犹流水也,随有随无,忽生忽灭,有何不了?致意于谁?至于盖棺以后,我已物化形消,于丰俭何有?悉听人情可也。但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她终究归了自己钟爱的山水,成就千古佳话。
多少年来,与苏小小攀亲的人不计其数。钱塘自古繁华,还是让她安息吧。
崔莺莺与张生
王实甫《西厢记》写到在普济寺张生看到崔莺莺时,大呼"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遇到神仙姐姐了。按照佛家的意思,缘分天定,五百年是一个轮回,有"五百年修得同船共渡"之说,连一些大字不识的人都会唱"为了遇到你,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当时的张生也算是风月场所混过来的,心里却大叫这般宠儿没见过,话都说不出来了,哑口无言,魂飞魄散缓不过来。
王实甫也没见过,只有任张生将那感觉结结巴巴道来。他们当时都还不知道这种感觉叫"一见钟情"。为了证实崔莺莺的美,王实甫把和尚也牵扯进来。"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这么令人忍俊不禁的场面,连"铁石人"也会动心,并不是"我"张生一人把莺莺当做宝贝。
崔莺莺呢,并不知道有这样色眯眯的目光看着她。崔莺莺临去时的"秋波那一转",一些人说给了张生一个媚眼,一些人说没有,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群书呆子的口水仗,要回答这个得用周星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了。
唐伯虎认为秋香曾对他三笑,充满情意,自以为是一见钟情并前往求证,却收获一阵奚落,一见钟情不得,反是自作多情的难安。如果加上金庸笔下那个张生翻版的段誉,会发现这三个老是会错意的男人在情事上吃了不少苦头,也可以看到关于"一见钟情"的叙事母体,泛滥而又经典。就连真是什么都见过、享受过的韦爵爷韦小宝,见到阿珂时也会有大锤捶胸的闷感,大呼"我死了,我死了"。不如此,爱情书写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要支配这样的书写也颇费功夫,女人不仅要有惊世骇俗的容颜,还要有卓尔不群的智慧与才学,如果这些都不具备,出身就很重要,绝对不能给人产生爱上花瓶的感觉。而最为奇怪的是,书写者都力图证明,当"一见钟情"发生时,双方爱上的不仅是对方的容颜,还有他们各自的灵魂。但很显然,这是一种谎言。
崔莺莺无疑具备这所有的一切。慢慢地张生发现,崔莺莺是相国千金,出身高贵,又很懂得人情世故,有着惊人的处世智慧,文学修养也很高,书法尤其好。看看人家这首和诗:"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感慨说:"此一时,彼一时,佳人才思,俺莺莺世间无二。"
就是这个"此一时,彼一时"泄露了所有的秘密,想那张生见到崔莺莺时神魂颠倒,对崔莺莺尚一无所知,便开始从头到脚细细打量饱了眼福,甚至还揣摩她的喜忧:"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谁想着寺里遇神仙……虽不能窃玉偷香,且将这盼云眼睛儿打当……"可见张生对"一见钟情"的期待。但聪明如苏小小者,不会过分期待她的"一见钟情"给自己带来姻缘,她只不过是为自己的第一次找了个献身的人而已。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一见钟情"其实就是一个打开欲望的法门?钟情的不过是肉身、皮囊而已。灵魂?真的看得到灵魂?如此一来,无论是在虚构的作品里,还是在现实生活里,一切都才有可能延续下去。在含蓄的汉语里,尽管我们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情爱话语,但是很难找到那种坦荡的承认。
心理特征
通常,钟情男女初次相见,除了对对方良好的学识风度、优美的身体仪表、得体的进退谈吐等外显人格特征表示悦纳、接受、欣赏外,异性交往在审美标准上的"生理效应"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因素。可以认为,陷入一见钟情的双方,一般都伴有一定的亲近、愉悦、爱慕等情感的或生理的体验与感受,这正是异性相吸的"自然"基础,特别是对那些"条件"相当的男女更是如此。我们知道,初次见面就有好感或志趣相投的情形,在同性间也会产生,但这种感受是有别于彼此爱悦的异性在初次见面就有的那种体验。若"一见钟情"是异性间首次相见便彼此爱慕的话,那么"一见如故"则可以说是同性间初次相识就情投意合。不过,这种情投意合既可能是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也可能是奸邪相爱、臭味相投。一见钟情与一见如故这两种心理现象虽然在心理过程上极其相似,但在情感内容与机理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关实验:
一见钟情要多久?答案是30秒。根据英国专家所进行的大规模快速约会实验,如果在30秒内无法让异性印象深刻,那么就注定成为"无缘人"。
这项实验由赫特福德大学教授魏斯曼主持,要求100名寻找终身伴侣的单身族每人与十名异性快速约会,同时对约会对象进行魅力评分,并决定是否再与对方接触。结果发现,多数人在30秒内就作了决定,并且女性选择的时间更短。
魏斯曼表示,男性经常被批评只重女性的外表,但实验的结果却正好相反,对于外表,女性比男性更挑剔。也就是说,男性如果想获得芳心,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因此开场白非常重要。
实验中,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参与者,约会对象几乎百分之百希望再和他们见面,而约有30%的人连一个再约会的机会都没有,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眼光太高或是约会时言词笨拙。
相关测试:
一见钟情指数
如果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E_mail情书,没有署名,也没有收件人,文辞优美,情感丰富,让你十分心动,你会怎么处理?
A. 默默等候下一封
B. 回信询问
C. 回一封文情并茂的信件
D. 置之不理,直接退回
A.你有点被动,害怕被拒绝,宁愿坐在原地等待,也无法提起勇气表达自己的心意。对方没有回应,你就不敢主动,一直抱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宿命观,眼睁睁地把机会放走。
B.你对一见钟情持保留态度,但不会将机会关在门外。希望能循序渐进、小心翼翼向前探路,避免让自己受伤害。
C.在感情的路途上,你极有企图心,能够积极主动,大胆求爱。虽然不是每次一见钟情,都能打胜仗,起码出征爱情战场的决心和魄力,已经让对方不敢,也不能忽视你的存在。
D.对于来路不明的人你总是很小心,不愿随便让人进入你的世界。你把墙筑得很高,唯有照你的游戏规则来玩的人,才有机会闯进你坚固的心房,因此一见钟情对你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2
.满心向你却只字不提,口里的不及心里的千分之一。

2.我不敢说自己一生都会喜欢你,至少在能看见你的岁月里,只想对你一个人好。


3.你要是知道一个人在恋爱中的内心的感觉,你就会明白用空言来压遏爱情的火焰,正像雪中取火一样无益。

4.当你真的在乎一个人,多么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也变得重要起来。


5.有多少爱,就有多少原谅,所以你才可以在我的世界里肆无忌惮。

6.一个恋爱中的人,可以踏在随风飘荡的蛛网上而不会跌下,幻妄的幸福使他灵魂飘然轻举。


7.爱你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美;你那温柔的笑脸;是我致命的弱点;爱你爱你。不管今生或来世,我将永远爱你。

8.爱你就是,见不到你的时候,心里有好多话想和你说;你在身边时,觉得得静静地靠近你,即使不说话,也很好。


9.视力再怎么不好的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也能在很远的地方一眼看到,并且准确无误。

10.我对你的爱,永远比昨天多一点,比明天少一点。每天爱你多一些!无论风筝放飞得有多远,线始终扯在风筝人的掌中,无论我在哪里,我的心始终陪伴着你!


11.情人们发的誓,是和堂倌嘴里的话一样靠不住的,他们都是惯报虚账的家伙。

12.你的出现,就像在白开水一样淡淡的日子里偷偷加了一颗糖。


13.在最软弱的时候,你会想念的那个人;在那个人最软弱的时候,你会怜惜的,你们才是彼此将来的那个人。——张小娴

14.终会有人把你捧在心尖上,喜欢你喜欢的像个傻子,终会有人保护好你的少女心,让你再次相信爱情。


15.思念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思念的放弃,人生有很多不懂,也有很多脆弱,总是无奈的冷漠,错过一个人的情,分手一个人的明白。

16.所有回忆,我都想毫不留情的扔进过往里。因为只要思绪落在上面,我就会忍不住疯狂的想你。


17.喜欢你这件事,就像中了毒,不经意间总会想起你,有时候太忙会忘记想你,可是在闲暇的夜加倍想你。

18.爱一个人,原是爱到七分就够了,还有三分要留着爱自己。爱太满了,对他而言不是幸福,而是负担。世上的道理,原都是这么简单,无论是爱物,还是爱人,都要有节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时,太多的爱不是爱,而是巨大的伤害。


19.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怎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美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

20.现在每天醒来睁开眼见到的是手机上你那似阳光般的笑靥,好想哪天醒来时,第一眼所触及的是真正的你那似花般甜甜的睡容。
真正爱过的人,是不会忘记的吧。即使嘴上说已经忘记,也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为我知道,路过了就该释怀。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不经意的想起你,比如:瞥见一个背影,听到一句歌词,又或者无数个闭上眼睛的瞬间。

张嘉佳写过这么一句话:“你如果想念一个人就会变成微风,轻轻掠过他的身边。就算他感觉不到,可这就是你全部的努力。”

我一遍遍翻看已经定格的聊天记录,把文字还原成甜蜜的镜头。

那雨中的画面,有你我相拥的背影;

那条熟悉的街道,我们曾牵手走过;

那片璀璨的星空下,你说过不离不弃;

那个你送我的尾戒,还在阳光下耀眼;

那张笑得很甜的照片依旧摆在桌上……

那些美好似乎从来都没有变,只是改名叫做想念。最可笑的是,一个人的想念,却是两个人的画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3-16
1.仰慕:比喻对人的喜爱之情。

2.心仪:对心中向往的喜爱之情。

3.喜欢:泛指喜爱的意思。

4.爱恋:指男女之间相爱而恋恋不舍。

5.爱慕:比喻对某人的喜欢羡慕之情。

6.喜爱:指对某人或事物有好感。

7.热爱:形容对某人爱的程度很深。

8.笃爱:指对某人深切地爱。

9.醉心:指对某人爱好而一心专注。

10.中意:指对某人喜欢、满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