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去拜山,有一些是老太公,突然有兴趣追查一下自己的族谱。谁知道罗定李氏的来历?

清明节去拜山,有一些是太公山,突然有兴趣追查一下自己的族谱。本人姓李,谁知道罗定李氏的来历?我拜山时看见最老的一个老太公是:皇清四世祖—万寿李公老太公。皇清四世祖是不是指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大概是1650年左右?万寿李公老太公是不是指:李万寿?

请罗定的同乡回去帮忙问一下其他老人家,看看他们是否知道李万寿这个人?最好能介绍罗定李氏的来历。有人说广东李氏很多都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老祖先是福建上杭的李火德,他们还说李火德是李世民的后代。请各位能人达士透露一点历史真相。谢谢!

  据陇西堂八修族谱第一册165页记述火德公生三子,三一郎字朝文,三二郎字朝宗,三三郎字朝美,三一郎妣邱氏田氏生子七,崇文百一郎,崇麟百二郎,百三郎,崇兴百五郎,崇德千三郎,崇义千四郎,百十郎。三二郎妣范氏表氏生子三,崇正百十二郎,百十七郎,百十九郎,三三郎妣郑林氏生子六,号仁四五郎,崇凤四六郎,号礼四七郎崇耀四八郎,号信四九郎,仕宝。现据族谱所述三一郎之子崇麟百二郎,自福建汀洲上杭赴任韶州〈今韶关〉任正堂,任满后,明初二年前往墨江果村定居〈今始兴县过村〉,居住数年,明成化年间因墨江洪水浔冲掘,屋地成河,田地成坝。火德公第八世祖志德名李宗迁居溯源下塘〈今始兴罗坝下塘〉。
  明万历三年(1575年),聚居于罗旁山区(今罗定、云浮、郁南三县毗连之地)的瑶、壮族人民不堪明王朝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四年(1576年),明朝派两广总督、都御史凌云翼统兵10余万〈以湖南江西士兵居多〉,进剿起义军,经过4个月的激战,官军俘斩了4.3万多名起义反抗的瑶、壮族人民,大量瑶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了加强对罗旁山区的统治,明王朝升泷水县为罗定州,设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析德庆州的晋康乡,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等四都,新兴县的芙蓉一、二图,以及泼水县的南乡、富林二所地,建置东安县,归罗定州管辖。

  同时推行屯田制度,不少参加屯田的汉族士兵落籍罗定州,官府并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大批汉族人纷纷迁入,居东安西宁泷江。
  火德公第十一世祖李春吴于明万历七八年间携母至西宁立户开基,数载复迁罗定三都〈今泗纶〉,据八修族谱记载春吴与春祥之子道明,春光往罗定州。春吴公后裔分支前往都门黎少罗镜等地。吊线图---火德--朝文--崇麟--木芳--俊元--彦清--法旺--志德--玉珂--李贤--春吴--道 --秉〈馀〉 --植〈枝〉 --承〈永,文〉 --万〈朝〉 ---常 〈廷〉 --子〈书〉--
  罗定李春吴族谱记载,万字辈为火德公第十六世裔孙,有万钦,万萼,万松,万林,万柏,万荣,万华,万仪,万坤,万举,万魁,万生,万枝,万樟,万英,万齐,万余---.不知李万寿是否有关联,也不知你所述的万寿之前字辈派衍,仅作参考。
  罗定李氏族谱李庸吊线图,火德--朝美--崇凤--千八郎--念三郎--伯河--赵祖--法胜--李庸〈秀清〉--廷 --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8
据李氏八修族谱记载从利贞公算起李世民是57世,火德公是82世,火德公生子三,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其后代有三三郎的,三一郎的,如罗定破昨李是三三郎朝美后代,三一郎朝文后代居住泗纶高和高垌垠,黄丽潭,双龙老邓顶,都门新寨,黎少六电,罗镜镜坡广西筋竹等地,字辈从火德公孙起,崇木俊彦,法志玉贤,春道秉植,逢承宗书,《永万常子》,QQ732463226
第2个回答  2019-03-20
有我先祖谱上李贤在内,他是我笫十一代
第3个回答  2012-04-05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