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论语文学习重在老师引导

如题所述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的教也处于被动的教的状态。新课程改革对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倡,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及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呢?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翱翔。
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没有新鲜感,认为知道的已经很多了,学习的动力不大,他们感到的是被迫学习,因此,导致一节课下来,事倍功半。
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而是习惯于追问学生,急于让其说出结果,那么,很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当然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讲过的知识点印象模糊或一点印象也没有,当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通过这种参与,吸引一部分学生,引发他们参与的意识,唤醒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间接地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一言堂”已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桎锢。如何才能使“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语文知识与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往往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语文学科中又有许多理性知识是学生不感兴趣,难以理解、领悟的。针对这种情况,为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知识的当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就成为首选了。采用把学生分成小组的分式,对有些教学内容,让他们利用一定的时间,自己分析、自己安排、自己讲解,从而自己小结、补充,效果往往是好于教师“一言定天下”的。
例如每次考试完毕,我们总是习惯于仔细的给学生做试卷分析,然后让他们进行更正,结果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给他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时间,自己没有消化,即使老师再讲一遍也记得不牢。所以,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考试反思,分析原因,自己提出努力方向,并准备错题集锦本,摘抄错题并更正。这样,学生逐渐学会了分析思考问题,学会了调整并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
三、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学生本来是勤学好问的。他们总是善于发现一些新鲜事物。而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教学生世间万物和大自然的奥妙所在及为人处事的道理。学生反而成为学习的被动者,失去了问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去积极探索,不用去寻求问题的根源,从而,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折断了创新的羽翼,又怎能高翔于天际。不妨反过来试试,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途径来找出问题的答案,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锐,扬起创新的风帆,助他们驶向理想的彼岸。
例如在课堂提问方面,我们若能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如在分析《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两人的不同性格时,按照常规,可能会这样提问:刘邦、项羽两人的性格各有何特点?问题无疑有思考价值,但容量过大,学生会感到无从谈起,即使能说出一二,也可能会失之偏颇。因此,我们不妨设计如下问题:
①刘邦、项羽两人,你愿意与谁为友?为什么?
②刘邦、项羽两人,你更愿意谁做你的领导?为什么?
③刘邦、项羽两人,谁更适合经商?为什么?
这样,将容量很大的问题分解成三个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令人感兴趣的小问题,使学生思考有方向,有梯度,更有信心。学生看法不一,但能形象具体地感知两人鲜明的性格。这样,通过三个小问题的设计,巧妙地将问题化难为易,学生兴味盎然,思维畅通,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自己去计划。
高中生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进入高中,对自己的未来虽不是一无所知,但常是停留在不切实际的状态,甚至处于盲目之中。这样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就直接影响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大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形,这必然导致成绩的不理想。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使他们明确在高中学习期间,语文学科应该完成怎样的任务,甚至是每个学期,每个月该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根据学生的基础,为他们定一个名次目标。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应该有的名次,自然会为实现的目标而制定自己的计划,自己督促自己去实现目标。
五、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紧,内容多,而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外空间的伸缩性更大。针对课改的新导向,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勇于发言,不怕犯错,这些学生往往都是性格外向的,在语文学习中容易取得成功。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弱势”群体,其中有会说不举手的,也有因为不会说而不敢举手的。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怎样调动那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刺激”他们久已形成的“麻木”状态,调动他们久已习惯的“封闭”状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要多给他们机会,多鼓励,引领他们去说、去做、去模仿。努力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所以,教师的任务应该只是提供或提出各种机遇,启发学生善于自己去抓住。鲁迅先生曾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改恰是给了学生们一个“机遇”,以往的课堂是属于那些“学优生”的,而现在,每个有准备的人都有机会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机遇,他们就会演绎一个精彩的世界。
六、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作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还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变得充实和丰富多彩,他的心理能量会不断增加。
如何使语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束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激荡起创新的火花呢?我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给予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学要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建构起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在“自主选择”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要知道,学生选择目标的过程本身就是内在的、主动的,目标一旦选定,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有人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学语文,重在积累,重在有得。而要让学生真正有所积,有所得,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的上,就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例如,一篇现代文,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此时就可推行“板块研读” ,即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板块”,让学生选其一二,集中精力进行“研读”。研深研透,必有所获。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一文长达万字,若一一道来必将费时费力,效果亦不见佳,所以,就可结合高考,将之划分为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探究、写法探究等若干板块,让学生自选一块进行“研读” 。由于只要求学生“研读”其中一块,学生游刃有余,对所选择板块探究得比较深入,剖析语言时有理有据,见解独到。
这点在作业布置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老师可能都有过学生抄袭作业的苦恼。而学生同样也为作业而烦恼。学生抄袭作业,固然有偷懒的因素,但有时也的确是因为作业难度大,导致后进生无法完成,为了完成老师的布置的任务,他们也只好“尽力而抄”了。
以往布置作业往往习惯于搞一刀切,对所有学生做同样的要求。其实这并不科学,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因人施教,布置作业同样应该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供学生选择,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精力选择相应数量和难度的题目去做,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具体来说,将作业内容分类:一类是难度低的基础题,属于必做题,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一类是中难度题,供学生选择完成,对学困生做鼓励性要求;第三类属于较高难度的题目,对学困生不做要求,但鼓励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合作完成;第四类为高难度的题目,鼓励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通过这种灵活的作业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适合自己能力的数量和难度的题目。当完成作业就意味着有成功体能时,老师、学生都不必为作业而苦恼了。
七、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
我们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活中充满了竞争,为了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小既要学会合作,又要学会竞争。应该让学生不但经常参与一些合作,还要敢于接触一些竞争。但是怎样让学生学会竞争和合作呢?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的对手。
大多数的学生好胜心强,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如果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的对手,不肯服输的劲头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较量变为一种前进的动力。
例如,可要求每个学生找一个竞争对象,并明确规定对象的要求:一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二水平略高于自己,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超过的同学。这样一来,挑战者有了目标,会不遗余力地追赶,而“被竞争者”也有了压力,他也会很自然地去努力,这种良性的竞争必将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不用“逼”也会上“梁山”。
八、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对于知识,他们会有不同的诠释和表达方式。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对知识的理解,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利于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发掘学生潜能、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对我们提出问题,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学生如何做,这样一来看起来很简单省事,但以后碰到同样类型的问题很多学生还是不能自己解决,因为他们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就不会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智力劳动上就缺乏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就很难提高。不妨可以略加引导后让他自己发复思考,让他去创造,和同学讨论,共同思考分析,有了思考的过程,自己动过脑筋后,记忆会更深刻,关键是学会了思考,即使最后的答案没有出来,其中的过程也是让他们受益非浅的。即使有的地方失败了,也要鼓励他们成功的地方,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
教学中,老师提出一个话题,学生们能做出许多许多的解释,他们造出的句子有的连教师本人都没想到。他们善于动脑,想法奇特,往往做出不同寻常的表现。
例如: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以往讲述此题时,我们常是提问学生回答,而后对其答案进行点评,之后再给出参考答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若能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那样产生的效果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学生有以下的答案:
⑴感悟是心的眼睛,读懂了多少尘封的历史?
⑵记忆是心的储仓,积累了多少珍贵的往事?
⑶回忆是心的双手,拾起了多少珍贵的从前?
⑷自信是心的航灯,照亮了多少充实的灵魂?
⑸信念是人生的翅膀,飞越了多少曲折的险径?
⑹理解是心的钥匙,打开了多少封闭的心扉?
⑺眼睛是心的窗口,泄露了多少青春的秘密?
⑻时间是易逝的流水,冲淡了多少美好的记忆?
⑼拼搏是成功的基石,铸就了多少辉煌的历史?
⑽宽容是心灵的针线,缝合了多少创伤的缝隙?
以上均是从正面立意,从不同的方面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和启迪,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美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智慧享受。也有同学是从反面写的:
⑴贪婪是人生的绊脚石,绊倒了多少前程似锦的人?
⑵彷徨是心灵的蛀虫,吞噬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⑶粗心是命运的盲点,错过了多少成功的机遇?
⑷嫉妒是心的腐蚀剂,腐蚀了多少宝贵的友情?
这样的答案是参考答案中所没有,但却是学生智慧灵光的展现。从这个角度来讲,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造。
九、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的单纯的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满堂灌式的“一言堂”当然不是合格的语文课,老师和学生的“你问我答”式的“问答堂”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就必须要有对话。阅读是人与文本的对话,而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就表现在纷纷扬扬的议论当中。没有纷纷的议论就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就没有师生间的深入探讨和交流,也就没有所谓的合格的语文课了。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尝试以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且处于学生认知能力最近发展区的非常规性问题为素材,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讨论去解决问题。还可以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不确定,这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和别人商议、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为他们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保障。
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时,若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祥林嫂死了,那么,谁是杀死她的凶手呢?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在政治上压迫,精神上毒害以及经济上剥削,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根本原因;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制度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以柳妈为代表的大众的愚昧无知,对祥林嫂的毁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我"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无力援助,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一些学生还会发现祥林嫂的死还有其内因,那就是祥林嫂自已加在身上的枷锁,祥林嫂自已也认为自己是个罪人,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她的思想毒害。
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究文章主题,既全面而又深刻,同时,学生们为支持自己的观点,会主动对文本及与之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筛选,形成自己的论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能引据材料与持异见的同学进行辩论,其价值远远超过答案本身。老师亦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谁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与她接触的人都有责任又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这就是鲁迅的深刻之处。一个祥林嫂写出了整个社会的痼疾,这可谓深刻之至。
“冲突”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把学生理解间的冲突转化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习的空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十、给学生一个压力,让他们自己去承受。
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我确切地感受到:部分同学成绩难以提高,缺少的往往不是智慧,而是压力。如果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们可能就会放任自流,无事可做。无事,便会“生非”;无事,便会“不务正业”;无事,便会引发出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难题。
美国的学者玛格丽特认为,人的大脑资源的95%都没有开发。在缺少压力的情况下,未开发的资源可想而知。比尔·盖茨将580亿美元的资产捐献给社会福利事业,我们在赞叹其行为的同时,是否会想到,他这样做,也有可能是出于给自己的子女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压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子女大脑资源的目的。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如果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由此观之,勿需挖掘大脑多大的潜力资源,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教材中的所有知识,至多存在先后学会的差异。
适度的压力是动力的源泉,是潜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挥的重要保障,是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做老师的应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加压,以挖掘其潜力。首先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没了信心肯定是输了。其次,施以爱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系大于教育”,“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再者,引进竞争机制,增强学生忧患意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都是先人留给我们保贵的精神财富。竞争和忧患中的压力,自会转化为动力,有了动力,就会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能学”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从而进一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责任上,导入学生能“坚持学”,尽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尽善尽美,使学生彻底地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轨道上来。
在这些“给”和“去”中,包含着太多的教育艺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用心去体会和创造,如果说以前的教学是教师给学生架上双拐让他们学会走路的话,我更愿意把自主学习比作是放飞风筝,当我们选择好放飞的梦想和时机之后,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创新的翅膀起飞,为了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让我们抓紧手中那根银线,让梦想不再因为没有方向和目标而搁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4
你的问题必须补充后才能得到你需要的答案,首先是你的正反方辩题是什么?其次是你的哪一方?什么位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