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民没有普通话,人们是如何交流的?

如题所述

普通话是现代出现的,正是普通话的出现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显得如此的亲切,那么在古代没有普通话这一说,人们之间的该如何交流,特别是各个地方官员的沟通是如何完成的?

可以想象,当年的苏东坡是四川人,而皇帝是河南人,那两位之间是怎么对话的?有些语言的差异还比较大,清朝的光绪帝是北京人,而康有为是广东人,不知道光绪帝能听明白康有为一口粤语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不?

秦始皇有统一天下的胸襟,也看到了文化交流方面的局限性,统一了文字后,使得各区域间虽然有方言的差异,但是至少可以通过同一种文字达到沟通的目的。但是口头表达毕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位皇帝又不停的致力于扩大疆土面积,使得人口也在不断的交融,那么语言的沟通方面要怎么完成呢?

虽然没有普通话的普及,但是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一般就把都城所在的区域范围内使用的语言定位官方语言,古代叫“雅言”,我们古代最早的三个王朝,夏商周(除过西周),都建都在河南,而他们的官方语言就是河南话了。当年的孔子到处讲学,他虽然是山东人,但是他却是用河南话讲学的。

秦始皇建都在咸阳,秦朝的“雅言“就是陕西话了,到了汉朝,西汉建都在长安,而东汉改都城建于洛阳,那么当时汉朝的“雅言“就有两种:陕西话和河南话。要说到这些官话在普通百姓间的流通和使用范围,其实古代的交通非常落后,老百姓的活动区域也基本限于一个固定的范围,人口流动性小,所以也无所谓能不能掌握“雅言“与人交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5
还是和我们一样交流,虽然没有普通话,但还是有和普通话一样效果的官话,所有人都通用。
第2个回答  2020-07-25
古代的人民没有普通话,人们通过文字和书信沟通,这样就可以避免语言不通带来的尴尬了!
第3个回答  2020-07-25
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但却有朝廷官话,即使你入官前来自五湖四海,但只要一朝为臣,就得学习朝廷官话,确保君臣彼此之间听得懂。而其他地方的臣民呢,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也不便,周围都是同一地区的人,直接说地区方言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聊天了。
第4个回答  2020-07-25
没有普通话,但是有“官话”,起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不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苏秦、张仪等也无法四处奔走,并且“官话”是朝廷上不断地在进行推广的,如果要入朝为官,那肯定是要学的,但是如果一些偏远地区,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能够沟通也就足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