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关系中总担心伴侣抛弃或背叛的人是属于哪种依恋的

如题所述

属于矛盾型依恋 。

矛盾型亦称“C型依恋”。属不安全依恋。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1978年根据陌生情境测验提出。这类婴儿对母亲将要离开时显得很警惕,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在恋爱关系中担心伴侣抛弃或背叛正是这种依恋类型的特征。

扩展资料

矛盾型依恋 表现在生活中,当你遇到某个一见钟情的人,心里面首先是想要靠近对方,和对方有更多的接触,但是在行为上则会显得拘束和收敛,甚至会有退缩的念头。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做普通朋友,就能够永远留住对方了,这是害怕失败和担心被拒绝的心理。

这种矛盾心理,会一直伴随你一生,如果不及时改变的话。见到喜欢的人,每次产生这种矛盾,你就要提醒自己,这是自己的依恋风格在作怪,要鼓励自己更多地表达自己。有时候爱情就产生在一瞬间,你越是拖延,那么你的这个期待值就越来越低,最终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矛盾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一译“反抗型依恋”,亦称“C型依恋”。是指婴儿依恋的一种。约10%的婴儿属于此类。属不安全依恋。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1978年根据陌生情境测验提出。

这类婴儿对母亲将要离开时显得很警惕,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究的基地。

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

这类婴儿的母亲好像对婴儿感兴趣,愿接触婴儿甚至密切的身体接触如搂、抱、吻婴儿;对婴儿的信号、需求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定,作不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对待婴儿的行为、态度多变,不稳定,有时充满热情,有时则怒气冲冲,或冷漠,对婴儿的态度与方式依赖自己的心境、情绪的好坏。

扩展资料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

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

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2
大多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也许是因为他有被别人抛弃的经历,也许是他没有遇到很珍重他的人,所以对别人的好很依恋,也对自己没有自信心,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别人珍视,所以,对待每一个人对他好的人,都诚惶诚恐,害怕别人突然不爱他了,害怕别人走掉,是太依恋别人此刻的好但又不确信是长久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11
你应该树立自信心,一定要相信自己,我很优秀,就不会担心伴侣背叛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