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司马懿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8-11
内政上,诸葛前期可以,后期穷兵黩武,经济烂掉;司马一直注意发展农业,屯田修渠无数,关中在他坐镇后,从依赖国家援助到自给自足甚至河洛缺粮还有能力援助百万斛。而且他一直提倡节俭,并且身体力行。综合比较,司马从一而终,诸葛晚节不保。
军略上,诸葛真正体现军略是在北伐以后,之前两次领兵(有记载的),一次带赵云等入蜀帮贝贝打刘璋,没有详细记载;一次平南蛮没有详细记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也是马谡献计。第一次北伐,出兵大约十万,前线大约七万。这时曹魏因为对夷陵大败后的蜀国极其藐视,所以在关中驻守部队不多,长安总指挥也是夏侯琳这个草包。这时候魏延提议用一万人自子午谷突袭长安,诸葛否绝了。这也体现了诸葛用兵的特点——谨慎。当年刘备去汉中和曹操掐架的时候让他把蜀地能抗动锄头的人都叫上,他就很犹豫,但贝贝很坚持,因为汉中不拿下蜀地是没有办法构建完善的防御的。汉中拿下了,这也决定了未来几十年北方一直对蜀国采取守势,可见这个决心下的多么重要。诸葛先派赵云邓芝为疑兵,虚张声势要从斜谷攻打长安,魏国果然调大将军曹真率军进驻郿县相抗衡,诸葛亮自己则亲率主力出祁山。这次诸葛成功地调动了对方主力,能骗过魏国上下,说明他这个声东击西的计策用的相当不错。当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唯有陇西坚守,为了拔掉这个钉子,吞下关中陇右,他要关门打狗,所以魏军西来的必经之路街亭就是关键。结果他用人不当,街亭失守,他也被迫退回汉中,但从整体的策略,包括他给马谡的交代上,都没有问题,所以他在这一战的军略是值得肯定的。次年他又出兵陈仓,但因为曹真早就料到了他要走陈仓,所以早有防备,诸葛无功而返。自汉中北上只有三条道,第一次北伐前因为孟达被司马干掉,所以已经少了一条北伐的通道,第一次北伐走的是陇西,从武都出发,失败后丢掉了武都、阴平,所以这次北伐只能走陇东,否则路途太远。而且这次北伐是因为诸葛听说东吴大败曹魏,属于趁火打劫,才二十多天就因粮草不足退回。总的来说,这次北伐乏善可陈,想要抓住机会也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行~第二年曹魏多路伐蜀,因连降三十多天大雨,双方并未接战。次年诸葛再次出祁山,曹真病重,曹魏派司马代替曹真指挥对蜀作战。诸葛到上邽后击败守军郭淮等几千人,想趁机收粮食,但被司马袭扰,不能成功。诸葛屡次挑战,司马坚守不出,最后因为被部下逼得没办法了,司马出动和诸葛打了一场,损失数千。魏国将领既然一心要和蜀军作战,可见双方兵力差距不大,甚至魏军略占优势,但结果却是蜀军小胜。将领方面双方相差不多,说明诸葛在战阵、指挥、士兵训练上是小占优势的。(蜀军多弩,此次北伐又用上了木牛流马,因而箭矢是不缺的,但士兵装备上蜀地少皮革,因而双方在兵器装备上算是平手。不过司马是空降的最高指挥官,被手下将领逼得应战,不可能对手下军队如臂使指,所以也不能说司马在指挥军队上不如诸葛)随后魏蜀对峙,蜀军粮尽而退,张颌追击,虽然杀伤不少却被杀掉了。这次北伐军队厮杀上算是平手,当然除掉名将张颌是很大的战果,算是蜀国小胜。三年后,诸葛再起十万大军,出陇东北伐。(司马在诸葛上次北伐结束后就预料到诸葛一定会好好准备几年才出兵)司马懿告诉部下,诸葛亮如果东进武功,依靠着山势扎营,那么我们确实有危险;如果扎营在西边的五丈原,那么我们则高枕无忧。后来的进程也说明了五丈原的缺陷,就是对魏军缺乏压迫力,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奈何不了魏军的一个“拖”字。蜀军在局部发起一些攻击,全被郭淮打退。诸葛于是下令屯田,和司马干耗。百余日后,诸葛病死五丈原。总的来说后两次北伐诸葛都没捞着什么便宜,但也没太大损失,不过在战略上完全受制于司马,虚耗了国力。司马依靠曹魏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诸葛玩军备竞赛,活活把他拖死。而诸葛不断出兵的指导思想则是曹魏太强而蜀汉太弱,拖得越久蜀汉越没戏,因而寄希望于曹魏自己出现问题,让他 能够吞下关中陇右。诸葛处于劣势想逆天,司马处于优势顺势而为,没有极大的意外,面对一个自知而知人的对手,诸葛本来就是没有胜算的。关于隆中对,很多人都提出过类似或相同性质的东西,比如鲁肃、甘宁给孙权的建议,袁绍刚出道时的设想,其中的不同源于大势和己方实力的不同。从意义上来说,诸葛的自意义最大,贝贝这时还是一个只有名望和一座小城的小角色,想的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眼下的日子怎么过,诸葛的建议则是宏大的策略,让贝贝的视线从荆州一隅放到了整个天下,蜀国到关羽败亡前一直是实行这一策略的。综上,隆中对本身并没有很高的价值,关键在于他对贝贝的作用实在太大了,他让贝贝从游击队队长过渡到了军阀。当然这一策略也有缺陷,一是对曹操下荆州的估计不足。贝贝没有时间慢慢窃取整个荆州;二是对东吴太一厢情愿,实力远胜贝贝的东吴不可能坐视贝贝尽有上游。其实隆中对本身并不是一份严谨的策划书,它更像一种对前景的远瞻,三国类似的东西很多,提出者本身也知道策略很难实现(比如鲁肃、甘宁就想全有长江以南),它更多地是一种方向性的东西,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政治手腕上,诸葛能在刘备死后扳倒次辅李严独掌大权多年,驯服荆州派、东州派士人和贝贝留下的老将,架空阿斗,他的政治手腕毋庸置疑。而司马取得曹魏三代雄主(曹操不必说,曹丕、曹睿虽然缺点多多,但政治手腕都不弱,曹睿尤其长于军略)的信任,培植大批心腹,离开政坛十年却能一朝夺权,得到朝廷内外大多数人的支持,并且把权力牢牢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其手段也是了得了。这一点上,两者不相上下。
发掘、培养、使用人才上,蜀汉四相足以说明诸葛有识人之明、用人之能,但马谡永远是他洗不掉的污点;司马发掘的人才极多灭蜀的邓艾就是他从一个屯田官提拔上来的,至于他的失误,我并没有发现。
性格决定命运。诸葛和司马两人的学识应该是相去不远的,决定他们成败的除了双方的起点外,最重要的就是双方的性格。诸葛一生用兵唯谨慎,又有一点赌性,如果他的对手是一般人的话,可能他已经成功地“安刘兴汉”了,可惜他遇到了曹真、遇到了司马。司马用兵也很谨慎,但是他更有决断,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他从西打到东,从南打到北,从来没有败过。(至于空城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死诸葛走活仲达【这个真有,但司马并没被吓到,他是谨慎的追上去,看到蜀军阵型严谨就退了,退回去后发现蜀军营地一片混乱,明白蜀军是真退了,于是再追】、夷陵之战蜀军扎营有问题【史书中没有诸葛对此发表看法的记载,{蜀国无史官,因而史料极少}倒是曹丕论断刘备这么扎营必败】、诸葛退五路大军都是演绎虚构的,从来没这回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2
说句公道话,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能说弱与司马懿,首先当时蜀国的军事实力以步兵为主,而魏国司马懿的军队中一骑兵居多;其次,诸葛亮是以少数兵力进攻占据山川的据点,这也是原因;第三,诸葛亮为保存蜀国有生力量,过于谨慎,不敢采纳魏延在第一次出岐山时奇袭长安的策略导致蜀军被迫打消极的消耗战,这对交通不利的蜀国是一弊端。
最后我也不得不说一下诸葛亮的治军和排阵,他的八阵图是真实存在的,并被后世多个朝代用于训练军队和组织防御,同时唐朝李靖也采用了诸葛亮的八阵图,并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赞扬诸葛亮。 李靖是军事天才在,在唐初几乎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他没说过司马懿。
我就不做评价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