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外貌是什么样???????

如题所述

张飞的外貌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公元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扩展资料:

提起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候的军事奇才,大家可谓如数家珍,例如曹操、郭嘉、贾诩、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张辽、许褚、典韦、太史慈、甘宁等则被视为冲锋陷阵的猛将,其实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误会。

其他名将且不论,单就张飞而言,其实他是一名很重要的军事人物,他的存在,对蜀国的生死存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做过统计,在张飞所指挥过的战役里,只有两次是失败的。一为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徐州时,张飞打算夜袭曹军,结果曹军事先有预感,设了埋伏,张飞失败;还有一次是张飞饮酒得罪曹豹,曹豹勾结吕布夜袭,结果张飞痛失城池。

演义的很多情节不足为凭,我们还是来看看《三国志》的史料。张飞在刘备集团生死存亡的阶段,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长坂坡之败,刘备狼狈逃窜,曹操的轻骑兵虎豹骑狂追一日一夜,眼看就要追上刘备的队伍。

在这个时候,能对强大的曹军起到迟滞作用的,也就只有张飞了,这是“三国演义”里最有名的一个段子,在演义里张飞靠虎威和大嗓门吓退曹军,但是又被批评鲁莽,不应该断掉桥梁。

其实,在《三国志》的记载里,张飞靠的不只是大嗓门,而是疑兵之计,“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靠二十多名骑兵,恫吓并一时阻止了曹军特种部队的进攻,张飞在非常时期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智慧。

至于据水断桥,并非不当之举,在敌人追击的必经之路上,拆毁桥梁,是必须的战略战术,至少迟滞了敌军的进攻。张飞保住了蜀汉的基本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张飞其实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奇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8
张飞是位美男子?

在人们的心目中,张飞的长相应该是威猛无比的。然而,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使一些专家学者对三国名将张飞的外貌,产生了新的看法。

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据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据说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张飞形象大相径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发现该石像的确建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

《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三国演义》里,他对张飞的形象不惜笔墨大肆夸张,说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活脱脱就是另一个钟魁。而在戏剧里张飞不仅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更给张飞增加了一张黑脸。其实,小说和戏曲里的红脸关公是有根有据的,但黑脸的张飞则完全是艺术家的想象和戏剧艺术的本身需要。可以想象一个红脸的关公与一个黑脸的张飞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十分显著的。

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都嫁给后主刘禅。能够当上皇后,在讲究后妃美貌的古代,她们的相貌至少应该算是不错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她们的父亲,张飞本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由于缺少正史的记载,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还是简阳张飞营山的张飞,哪一个才是张飞真实的相貌?这是一个待解之谜
第2个回答  2021-03-16
张飞的外貌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公元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扩展资料:
提起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候的军事奇才,大家可谓如数家珍,例如曹操、郭嘉、贾诩、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张辽、许褚、典韦、太史慈、甘宁等则被视为冲锋陷阵的猛将,其实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误会。
其他名将且不论,单就张飞而言,其实他是一名很重要的军事人物,他的存在,对蜀国的生死存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做过统计,在张飞所指挥过的战役里,只有两次是失败的。一为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徐州时,张飞打算夜袭曹军,结果曹军事先有预感,设了埋伏,张飞失败;还有一次是张飞饮酒得罪曹豹,曹豹勾结吕布夜袭,结果张飞痛失城池。
演义的很多情节不足为凭,我们还是来看看《三国志》的史料。张飞在刘备集团生死存亡的阶段,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长坂坡之败,刘备狼狈逃窜,曹操的轻骑兵虎豹骑狂追一日一夜,眼看就要追上刘备的队伍。
在这个时候,能对强大的曹军起到迟滞作用的,也就只有张飞了,这是“三国演义”里最有名的一个段子,在演义里张飞靠虎威和大嗓门吓退曹军,但是又被批评鲁莽,不应该断掉桥梁。
其实,在《三国志》的记载里,张飞靠的不只是大嗓门,而是疑兵之计,“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靠二十多名骑兵,恫吓并一时阻止了曹军特种部队的进攻,张飞在非常时期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智慧。
至于据水断桥,并非不当之举,在敌人追击的必经之路上,拆毁桥梁,是必须的战略战术,至少迟滞了敌军的进攻。张飞保住了蜀汉的基本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张飞其实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奇才
编辑于 2019-06-17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第3个回答  2021-03-06
张飞的外貌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公元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扩展资料:

提起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候的军事奇才,大家可谓如数家珍,例如曹操、郭嘉、贾诩、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张辽、许褚、典韦、太史慈、甘宁等则被视为冲锋陷阵的猛将,其实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误会。

其他名将且不论,单就张飞而言,其实他是一名很重要的军事人物,他的存在,对蜀国的生死存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做过统计,在张飞所指挥过的战役里,只有两次是失败的。一为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徐州时,张飞打算夜袭曹军,结果曹军事先有预感,设了埋伏,张飞失败;还有一次是张飞饮酒得罪曹豹,曹豹勾结吕布夜袭,结果张飞痛失城池。

演义的很多情节不足为凭,我们还是来看看《三国志》的史料。张飞在刘备集团生死存亡的阶段,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长坂坡之败,刘备狼狈逃窜,曹操的轻骑兵虎豹骑狂追一日一夜,眼看就要追上刘备的队伍。

在这个时候,能对强大的曹军起到迟滞作用的,也就只有张飞了,这是“三国演义”里最有名的一个段子,在演义里张飞靠虎威和大嗓门吓退曹军,但是又被批评鲁莽,不应该断掉桥梁。

其实,在《三国志》的记载里,张飞靠的不只是大嗓门,而是疑兵之计,“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靠二十多名骑兵,恫吓并一时阻止了曹军特种部队的进攻,张飞在非常时期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智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张飞: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