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鲁迅和朱安的故事,有谁了解?

想了解一下关于鲁迅和朱安的故事

  封建制度下的婚姻是没有真正感情作为基础的,到头来双方都不会得到幸福。鲁迅为追求幸福而抛弃朱安,虽说有些残忍,但为了进步,总是有人要牺牲的。

  众所周知,鲁迅不爱朱安;但朱安爱鲁迅吗?又有谁知道?!有人会说这在那个时代的包办婚姻,无所谓爱不爱,或许她连什么是爱也不懂,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如果不爱的话,朱安不会因为鲁迅的进步而小脚装大脚,可见她之前也是对鲁迅有某种程度的了解的;如果不爱,她不会明知鲁迅不爱她,甚至比对一个陌生人还厌恶但依然在他兄弟交恶后坚持与尚能说话的婆婆分开而与鲁迅迁出、在婆婆逝世后拒收周作人的资助。

  ————————————————————
  《鲁迅与朱安》

  鲁迅坐在桌前,手里的香烟燃着。一瓶烈酒已经喝完,第二瓶已经打开。稀稀
  拉拉然而又连续不断的爆竹声忽远忽近。
  昏暗的灯光照射着桌上的几种饼饵。桌上放着几本残旧然而珍贵的古籍。另一
  边,古碑拓片旁散放着几枚古钱。
  屋里很冷,鲁迅移动了一下身体,拿起酒杯从容地一饮而尽,随后又斟了一杯
  。这时,隐隐约约的牙疼又向他袭来。
  除夕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日子,但鲁迅却独自守岁。
  夫人朱安就在同一个院里的另一间屋。
  几个月前,鲁迅和二弟因家务争吵后身体一直不太好。
  鲁迅凝视着桌上的一堆书,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嘲从嘴角掠过,往事如一场恶梦。
  1906年,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的反复催促下,终于不很情愿的启程
  回国。母亲想让鲁迅回家完婚,鲁迅回答说,让姑娘另嫁人为好。但母亲却来电报
  说:母病速归。
  回家后的第二天,婚礼便要举行。这一天是7月26日(光绪32年农历丙午
  六月初六)。
  族人中帮忙者在这一天如临大敌,因为他们早就知道,破落户周家大公子是个
  桀骜不驯的家伙,也不走科举正道,却剪辫子,学洋文,穿洋服,对这样的人,你
  不得不提防,小心他破坏祖宗礼仪。他们做好一切防范准备,然而一切都很平静,
  这使族人们很有些失望。
  从姑娘一下轿,一切都很正常,司仪让鲁迅干甚么,他就干甚么,就连鲁迅的
  母亲也都觉得很异常。
  鲁迅装了一条假辫子,从头到脚一套新礼服,他站在那里迎亲。轿子来了,从
  轿帘的下方先是伸出一只中等大小的脚,这只脚试探着踩向地面,然而,由于轿车
  高,这只脚一时没有踩在地面上,却把绣花鞋掉了。这时,一只真正的裹的很小的
  脚露出了真相。原来,这位姑娘听说她的新郎喜欢大脚,因此穿了双大鞋,里面塞
  了很多棉花,以便使新郎喜欢。然而,现在却败露了。
  一阵忙乱之后,鞋又重新穿上了。姑娘终于从轿子里走了出来。她身材不高,
  人显得瘦小,一套新装穿在身上显得有些不合身。在族人的簇拥下和司仪的叫喊声
  中,头盖被揭去了。鲁迅静静地看了一眼新娘,在此之前鲁迅从未见过这个姑娘。
  姑娘的面色黄白,尖下颏,薄薄的嘴唇使嘴显得略大,宽宽的前额显得微秃。
  姑娘出身普通人家,娘家姓朱,也是绍兴人,亲戚们都称她为「安姑」,大鲁
  迅三岁。
  在热闹的婚礼中,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一场漫长的婚姻灾难开
  始了。
  婚礼的当天晚上,鲁迅彻夜未眠。朱安数次小心地说:“睡吧。”
  鲁迅一个字也没有回答。
  第二天晚上鲁迅在母亲屋中看书,后半夜睡在母亲屋中的一张床上。
  第三天晚上鲁迅仍在母亲屋中。
  朱安在新房中独自作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眼泪不停地流着,无名的痛苦使她不
  知所措。
  鲁迅的痛苦无疑是绝望性的,这种痛苦影响了他今后的思想和生活,而朱安的
  痛苦绝不亚于鲁迅。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在这婚姻中,她从一开
  始就处于最为被动的地位。
  第四天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及几个朋友启程东渡日本,这一走就是三年。

  ◎ 孤守青灯黄卷 ◎

  外边的爆竹又骤然响起。鲁迅又饮了杯酒之后,从怀里摸出一枝香烟,点燃后
  慢慢吸了几口。他拿出日记本打开,又在另外一张纸上计算一下最近的收入和开销
  ,他把买书的钱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地记在日记上。
  看着这些帐目的碎片,鲁迅想到了朱安,“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
  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一所师范任教。翌年7月,回到绍
  兴,任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教务长,后任学监,后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这段时间,鲁迅虽然人在绍兴,但很少回家,他住在学校。星期日白天,他有
  时回去,但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偶尔星期六晚上回家,也是通宵批改学生的作业
  或读书、抄书、整理古籍。鲁迅有意不与朱安接触。
  从日本回国后的这两年,鲁迅的心情十分沉郁,他「囚发蓝衫」、不修边幅的
  形象,使他显得苍老,而他实际上只不过刚刚30岁。
  这一时期他拼命抽烟喝酒,近於自暴自弃。他在给自己的终生挚友许寿棠的信
  中说:“仆(我)荒落殆尽。”又说:“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此非求学,
  以代醇酒妇人者也。”说得很坦率,也很沉痛。
  这一时期,鲁迅整理了大量古典小说资料,编成后来的《古小说钩沉》,然而
  ,这书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守着自己的“家”编这样的书,痛苦是双重的,既有
  鲁迅的,也有朱安的。
  正当鲁迅在极度痛苦中寻求出路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
  爆发了。翌年2月,已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鲁迅到教育部工作。4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平。5月初,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北平,开始了在北平
  长达14年之久的生活,而这14年中的前7年多,鲁迅独居,渡过了31岁到3
  8岁之间的岁月。朱安在绍兴,伴随着周老太太,度过了三十多岁到四十出头这段
  生命。
  鲁迅到北京后,经济状况渐渐好了一些,开始在银行存一点钱。他此时完全有
  能力把朱安从家乡接来,但却连想也没去想这事。
  鲁迅孤寂地坐守青灯黄卷,沉湎於拓片残书之中。生命迫近第四十个年头,他
  准备“去自己死掉”。一直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发表后的数年中,这种
  孤寂以及“死”的念头依然缠绕着他。
  后据许广平回忆说,鲁迅那时在床褥下面藏有利刃,被许广平发现拿去了。许
  广平恐怕鲁迅会作出某种举动。
  到1919年,朱安已是40多岁的人了,她结婚也有整整13个年头了。对
  她来说,这13年的婚姻等于一片荒漠。
  1919年11月,鲁迅买下了北京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
  ,共花了3500元钱,其中一部分是向友人借的,一部分是卖掉绍兴老屋所得,
  其余的是自己几年来的一点积蓄。
  八道湾11号是那种老式的三进院,外院是鲁迅自己住以及门房和放一些书籍
  杂物,中院是母亲和“大太太朱氏”住,里院一排正房最好住,是二弟一家和三弟
  一家分住。
  全家虽然团聚了,但鲁迅的心依然孤独痛苦。朱安做的饭菜鲁迅也不想吃,但
  母亲就在身边,他把火压下去了。朱安缝的衣服鲁迅不想穿,他把它从屋中仍到院
  子里。夜晚就寝,朱安铺好被褥等着鲁迅,鲁迅大发脾气,闹到要把床拆掉,最后
  还是分居。
  虽然如此,但当朱安身有不适,鲁迅还是雇上人力车,陪同她到外国人开的医
  院去治疗,并且扶她上下车,这使外国医生看了也很感动。
  1923年夏,鲁迅同二弟周作人因家庭纠纷反目割席,同胞兄弟一下子成了
  仇人,两人从此再无来往。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决定搬家。鲁迅征求朱安的意思:是想回娘家还是跟着搬
  家?朱安明确坚定地表示,愿意跟着鲁迅。
  8月2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61号。”这次搬家
  是借住。
  迁到砖塔胡同,鲁迅与朱安依然是分居一室。有时母亲来住几天。在这一阶段
  ,他们的日常生活由朱安安排。鲁迅把足够的生活费用交给朱安,并且跟以往一样
  ,亲自给朱安的娘家寄钱。
  同院住的虽然有“二房东”俞姓小姐妹,但鲁迅和朱安还是感到比以往更别扭
  ,因为他们中间缺少了一个中间人周老太太。为了减少见面,他们甚至安排了两只
  箱子,一个要放洗的衣服,一个是已洗干净的衣服。鲁迅换洗衣服,都通过这两个
  箱子来解决。
  在砖塔胡同近十个月的这段日子里,是他们单独接触最多的时间,但是一切机
  会和努力均不可能挽回他们的婚姻了,更何况鲁迅根本就不想挽回甚么。随着岁月
  的流逝,鲁迅对朱安已经是连发脾气的必要也没有了。
  鲁迅似曾也想开导朱安,但他们的精神思想相距太远,谈话几乎无法进行。有
  一次鲁迅告诉朱安,说有一种食品很好吃,朱安也附和说她也吃过,确是好吃。鲁
  迅不悦,因为鲁迅说的这种食品是他在日本时吃过的,中国并没有这种食品。朱安
  想凑趣,但适得其反。

  ◎ 45岁开始的新生命 ◎

  鲁迅又喝了一杯酒。今夜,他的酒量似乎特别好。他想着年关就立下的买房契
  约,准备年后赶快搬过去。夜正长,路也正黑,别的事他不敢想。
  但是,新的命运正等待着鲁迅。
  1924年5月25日,在砖塔胡同住了约十个月后,鲁迅和朱安搬进了阜成
  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这所新居纯粹是鲁迅自己的,兄弟们也不能干涉。搬入新
  居后,鲁迅和朱安依然分居。不久,把母亲从周作人那儿接来,他需要母亲,朱安
  也需要婆婆。
  在西三条胡同21号又住了约10个月,到1925年3月,鲁迅收到许广平
  的第一封信,于是开始了新的生活。鲁迅时年45岁,许广平27岁,朱安48岁 。
  翌年,1926年8月26日,鲁迅与许广平离京,几经周折,於1927年
  10月上旬在上海同居。
  朱安对鲁迅,甚至包括许广平并无怨恨之意,但她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有一
  次朱安向周老太太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鲁迅)领着一个孩子来了,她说
  梦时有些生气,周老太太对朱安的生气不以为然。可见,朱安在感情上是十分孤独
  的,因为周老太太对自己的大儿子和许广平的事还是很高兴的,并且盼望有一个鲁
  迅的孩子在自己跟前“走来走去”。
  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北京,朱安很想南下参加鲁迅
  的葬礼,终因周老太太年已八旬,身体不好,无人照顾而未成行。西三条胡同21
  号鲁迅离京前的书房辟为灵堂,朱安为鲁迅守灵。
  1943年鲁迅的母亲病逝,只剩朱安一个人了。
  鲁迅逝世后,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主要是许广平负担,周作人也按月给一些
  钱,但周老太太病逝后,朱安拒绝周作人的钱,因为她知道大先生与二先生合不来
  。虽然许广平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朱安寄生活费,但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朱安的
  生活十分清苦,每天的食物主要是小米面窝头、菜汤和几样自制的腌菜。很多时候
  ,就连这样的生活也不能保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只好“卖书还债,维持生
  命”。
  朱安登报要把鲁迅的藏书卖掉,许广平得知消息后,委托朋友去向朱安面谈:
  不能把书卖掉,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朱安尖锐地说:你们总说要好好保存鲁迅
  的遗物,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为什么不好好保存?当来人向她讲到了许广平在上海
  被监禁、并受到酷刑折磨的事情后,朱安态度改变了,从此她再未提出过卖书,而
  且还明确表示,愿把鲁迅的遗物继承权全部交给周海婴。
  朱安生活困难的消息传到社会上后,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捐资,但朱安始终一分
  钱也没有拿。许广平对这一点十分赞赏。
  朱安还是个明白人,还是有些骨气的女人。
  1947年6月29日,在凌晨这段时间里,朱安孤独地去世了,身边没有一
  个人。
  早一天,鲁迅的学生宋琳(紫佩)去看望朱安。她已不能起床,但神态清醒,
  她泪流满面地向宋琳说:请转告许广平,希望死后葬在大先生之旁;另外,再给她
  供一点水饭,念一点经。她还说,她想念大先生,也想念许广平和海婴。
  朱安死后次日,接三念经,第三日安葬。墓地在西直门外保福寺处,没有墓碑
  ,她象未曾存在过一样消失了。她在北京度过了28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9
  个春秋。
  朱安生前反复对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
  从来没有如鲁迅与朱安这样孤独痛苦的婚姻。谁之罪?似乎找不到罪人,但痛
  苦却是明明白白的。
  ——————————————————

参考资料: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417/files/awlba/html/article_4538_1.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4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日,就是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决裂之后,鲁迅和朱安迁进砖塔胡同一家绍兴同乡的房子暂住。几个星期后,他肺病发作,病情严重,只能食流质食物。接下来一个多月,朱安竭尽所能地照顾丈夫。她当然感到忧心,但这也是她非常珍惜的一段时日,因为经过了十七年的婚姻,她终于有机会和丈夫单独相处,成了他身边惟一照顾他的人。鲁迅卧病一个多月,不会看不出朱安对他的悉心照料。可就是这样,依旧唤不回一句感激得话。这就是我们所敬仰的一代文豪的谦和?一九二四年五月底,鲁迅和朱安搬进鲁迅买来的西三条小四合院,和鲁瑞同住。一切又回到旧模式。 可在其后的一九二五年八九月当朱安病时鲁迅又是怎样的呢?那时正是鲁迅和许广平关系的转折点,旁观的朱安面对强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身体终于撑不住了。九月间她因为严重胃病而入院,医生怀疑是癌症。鲁迅虽然几次到医院和医生商讨她的病情,却极少在病房停留。一个星期下来,经过种种测试,还是找不出病因,医生就让朱安出院了。在其间我们可看到一丝鲁迅的谦和?救济别人的举动吗?没有,这是陌生人?这可是名正言顺的妻子啊!
如果要唤醒国人的良知,为什么不先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的老婆开始呢?鲁迅既然是学监,并且在多所学校当老师教书育人,为什么不为朱安点一次烛火?让她也明大义,识大理呢?其实朱安渴望能进入鲁迅的世界,但又怕惹他反感,所以一切都小心翼翼。鲁迅曾经教同屋的余家姐妹做运动,朱安不敢在丈夫面前加入,但两个女孩独自练习时,她就站在后面跟着做动作,因为她想孩子们总不会挑剔她。但她错了:两个女孩看见她吃力地摆动小脚,在旁窃笑。我想如果鲁迅能主动的为朱安传授知识,她一定会感激涕零的。而鲁迅这样做了吗?没有,他只是远远的看着她,对这个结发妻子的一切回答,也只是一个冷冷的“嗯”。

朱安的命运一直就操纵在鲁迅手中,娶是不得以,抛却是轻而易举的,朱安的一生是悲惨的,如果鲁迅的后半段还算有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知音的话,朱安则一生都未有:“女为悦己者容”的幸福。大先生的谦和又在哪里?济世救人又在哪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难道鲁迅会不懂?有多少人的灵魂得到拯救的同时,为什么不给妻子一个提高的机会。难道妻子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曾有人说鲁迅人格的伟大,就算与朱安怎么不相配,他依旧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但在我看来,这才是最残忍的事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就算是一起生活了五十年,最后不也被“大先生”抛弃了吗?其实在一九二三年七月,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决裂时,鲁迅被迫迁出八道湾。周家的家庭组织破裂,朱 的位置也动摇了:鲁迅给她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八道湾,一是回绍兴娘家。这两个选择其实都只会把朱安逼上绝路。兄弟二人既已互不相容,周作人凭什么要让大嫂住在自己家中呢?假如朱安回到绍兴,就成了不容于夫家的弃妇,以后日子就很难过了。朱安提出另一条出路:鲁迅迁居后总要有人照应生活,她愿意负起这份责任。对自己的婚姻,朱安再没有太大的幻想。她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选择如此。可见朱安的痛苦可以说是前仆后继而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如果鲁迅可以拿起笔一发胸中苦闷,那么朱安,一个整天围着炕头,锅台,婆婆转的家庭妇女又向谁倾诉?如果《诗经》中的征人思妇诗是痛苦哀怨的话,我想鲁迅留给朱安的痛苦也不亚于此了。有句话我想大家早已耳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这不就是朱安的一生写照吗?

关于许广平,朱安表现得更多是无助与无奈。一九二九年五月,鲁迅回京探母,告诉母 和好友说许广平有了身孕。一如既往,这个消息朱安也是间接听回来的。她的反应除了显示孤苦无助之外,也表现出相当深刻的思考: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 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对鲁迅和他的追随者而言,朱安代表着中国落伍、无望的一代,谁也没想过她不断衡量自己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尝试了解身边的新世界,而且对鲁迅的性格和他与许广平的关系做出非常准确的结论。正因如此,她没有提到自己作为发妻的身份,因为她知道世界改变了。

朱安自幼身体饱受摧残,婚后感情生活有如枯井,老年又面对经济困难,一生不可谓不凄苦,但她却从没有迁怨于旁人,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大家尊敬了。

我们在景仰我们民族的灵魂和旗帜的同时,别忘了鲁迅也有过做错事的时候,他的光圈不可能掩盖其中的瑕疵。站在一位伟人面前,我们的确很渺小,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眼睛就被霞光刺的只剩下一只眼和二维的角度。睁开双眼,打开三维的想像空间,公正而客观地看待事物,只有这样才能给历史一个公道。才能给我们一个全面地鲁迅先生的身影。

现在对鲁迅的研究已是开展的如火如荼。有许多的高校甚至在研究生中也开设了鲁迅研究方向的专业。当然我们也在学习关于鲁迅的人和事。在此期间,我有些自己的想法借手中之笔冒天下之大不违而小舒一下。定有许多个人认识的偏激之处,这也是个人才疏学浅所致,多多包涵才是。

关于鲁迅与朱安的细节,请查看孔治怡的《细说鲁迅前妻朱安》,

源于《中外书摘》
第2个回答  2008-02-24
有关鲁迅和朱安婚姻悲剧的思考

以前零零散散的看过鲁迅和原配妻子朱安的故事,对朱安的悲剧尤其同情;心里很谴责鲁迅把朱安当作送给母亲的礼物,却从没有考虑过朱安的人格尊严和内心情感的需求,使朱安成了他恪守孝道的牺牲品。因此,一直以为,朱安的悲剧,很大成分是鲁迅一手造成的。

最近正思考中国的传统孝道的问题,写到鲁迅时我是这样写的:鲁迅曾经把传统的“二十四孝”批的体无完肤,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揭示极为深刻,认识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特别是对女性身心的摧残。可一个作家毕竟无法脱离他生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在女性的尊严和孝道面前,他选择的仍然是中国的孝道,不惜牺牲原配妻子朱安的一生幸福,来成全他对母亲的孝心。

写完这一句后,我想查找一下有关鲁迅和朱安的材料,使自己论据更充分些。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的观点却改变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朱安的悲剧并不是鲁迅造成的。朱安的悲剧在于封建包办婚姻,在于她的思想受封建传统观念毒害太深,还在于她自身的性格古板顽固。不仅如此,朱安的性格除了造成了自身的痛苦和悲剧外,也严重加深了鲁迅的痛苦和婚姻悲剧。

把这一切加这样一个可怜到极点的女人头上我实在不忍心,但又没有别的办法,我想用事实来说明这一切。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浙江绍兴城里有一位女子叫朱安。像许多中国女人一样,她具备了懂规矩和性情好的传统美德,在她24岁那年被鲁迅的母亲相中。 母亲多次想让鲁迅回家完婚,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回信说,让姑娘另嫁人为好。1906年家中却来电报说:母病速归。孝顺的鲁迅赶紧把身边的事情处理一下,就回到绍兴;他一回家母亲笑盈盈的来迎接他,家里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气象;鲁迅明白了迎接他的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他将要娶一个他素不相识更谈不上爱的女人。1906年7月26日那天,鲁迅经过拜祖先、迎花轿的仪式与朱安结为夫妻。揭开红盖头的的新娘,28岁,大鲁迅三岁,是一个过于平凡的绍兴女人,矮小,瘦弱,狭长脸,突出的额,小脚,不但毫不漂亮,连一般年轻女人的活力都几乎没有一点儿。当夜进了洞房后,鲁迅坐了半夜。婚后第四天,鲁迅就逃回了日本。

鲁迅说过,与朱安结婚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意外的礼物,是母亲在娶儿媳妇,“我只能好好地保养她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更重要的是,朱安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极其深刻,思想极其守旧,性格又极其古板懦弱,和鲁迅根本就没有共同交流的平台。

有人要问,具有新文化并勇于指责旧道德的鲁迅先生,既然不喜欢这次婚姻,为什么不拒绝或者干脆出走呢?如果鲁迅拒绝或出走,或许能避免朱安的一生的悲剧吧?

鲁迅没有出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鲁迅自己在孝道面前的软弱有一定关系,可这样做也未必使朱安摆脱这样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即便当时选择拒绝或出走,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她和朱安的婚姻也已成事实,中国的传统习俗总是重程式不尊重实质,重面子不尊重人性。所以这次婚姻悲剧,只能是封建家长制包办婚姻的罪恶,鲁迅和朱安一样是这个罪恶的牺牲品,在那样一个强大的习惯势力面前,受过西方教育的充满反叛思想的鲁迅也无力改变这样的事实。况且以朱安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深刻程度和那样的性格,即使鲁迅冲出去,她也会自觉自愿地继续忍受这个悲剧的事实。

我们继续通过朱安和鲁迅的婚姻生活来分析一下她的性格悲剧。

在许广平出现之前,他们婚姻的二十年中,鲁迅和朱安单独接触的时间总共不过一年,大多数时间是有母亲才有朱安。朱安做的菜,鲁迅不爱吃;朱安做的衣服,鲁迅不穿;朱安铺的床,鲁迅不睡。鲁迅和朱安除了分居还是分居。在母亲不在的日子,为了减少见面,他们甚至安排了两只箱子,一个放要洗的衣服,一个是洗干净的衣服。

鲁迅也曾想和她沟通。有一次,跟她说日本有一种甜点,很好吃;朱安马上说,是的是的,我也吃过的。她可能太自卑了,急着要讨好这位“大先生”,反令鲁迅不快;那种甜点,不但绍兴没有,整个中国都没有的。他们的交流总是那么风马牛不相及。

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不仅仅是朱安的文化太低的问题了,他们连日常生活也无法沟通和交流。有人指责鲁迅不主动给朱安传授知识、讲解道理,拯救朱安的灵魂。其实,朱安不像一个儿童那样心理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她的灵魂早已接受的封建思想的灌输,而且那么浓厚,鲁迅无法的触动她的内心,正如她不能走进鲁迅的内心一样。朱安也不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女人;像潘玉良,被潘赞化赎出妓院时,虽然也没有文化,却凭着自己的灵性,成了著名的画家;朱安有那样的素质吗?抑或像胡适的妻子江冬秀那样,虽然文化水平和思想志趣和胡适无法沟通,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很有个性、有头脑、精明干练的女人。但是,朱安呢,她既没有灵性也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自己的意志,只有软弱的服从和古板地遵守所谓的规矩。

这样的婚姻生活让外人看来朱安已经是生不如死了,可是朱安自己从没意识到她和鲁迅的巨大差距使他们之间根本不可能产生爱情,也不可能过得更好些,她一直还充满希望。我们感觉她和鲁迅一起的生活应该多么难堪和不幸,可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她还是选择和鲁迅一起生活。

直到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并生下海婴,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凄凉地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儿一点儿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但这并没有让朱安感到不平和愤怒,只有一点点委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鲁迅死时,朱安在北京的宅院里设立灵堂,一身孝服,为鲁迅守灵。她守的不是爱情,只是规矩,她根本就不可能懂得爱情,她和鲁迅的思想相差了足足有一个世纪那么远。

更可悲的事,朱安死的时候,她的遗嘱还说“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她到死都没意识到她和鲁迅的不和谐不般配的婚姻害了她的一生,她仍然顽固的坚守着封建思想,像一个从坟墓里出土的老古董,根本就不可能接受新思想的浸润。我真希望她有一点点愤怒,谴责鲁迅的冷漠,感叹世道的不公,使她一生凄凉;这样,我们能看到她最终的挣扎,人们对她更多一点同情。可是现在,我对她除了怜悯,还是怜悯。

所以,朱安的悲剧从被周老太太相中的那天就注定了,包办婚姻的罪恶固然可恨,但朱安自己的不抗争,不醒悟,死板固执迂腐的性格更加深了她的悲剧命运。在她的悲剧中,鲁迅并没有多大作用。如果非要找一下鲁迅的错误的话,只能是他的思想太超前了,如果他是闰土那样的男人,朱安的一生也许还有点温暖的色调。

上帝的居心,有时真让人怀疑。像鲁迅这么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闯将,怎么偏偏会碰上朱安这么一个最守旧最庸常的女人?

不仅如此,朱安的性格其实加深了鲁迅的无奈和痛苦。

“五四”之后,风气渐开,郁达夫、郭沫若等与鲁迅一样饱受旧式婚姻折磨的作家,大多挣脱了束缚,开始了新生活。也有人劝鲁迅离婚,鲁迅肯定早就彻夜不眠地考虑过,但还是难以跨出这一步。鲁迅年龄比郁达夫、郭沫若大很多,受传统影响更深,不能像郁达夫、郭沫若那样放得开,估计这是一个原因。但他主要顾虑的还是朱安。

朱安的性格让鲁迅爱不起来,连产生一点点喜欢的感觉都很难,怜悯的感觉又使鲁迅不忍心抛弃她,这是一个婚姻最可悲的地方。她那么恪守封建传统,死心塌地的“生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了,性格又那么古板懦弱,毫无个性和灵气,无论怎么对待她,都不会挣扎,哪怕她感到一丝不平对鲁迅发泄一下呢,哪怕她不侍奉他给他点脸色看呢,都让人明白她内心的怨愤和情感,可是,她一直都那么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遵守妇道,遵守传统,尽管没有尝到一点爱情的温暖。

朱安曾经也渴望能进入鲁迅的世界。鲁迅教同屋的余家姐妹做运动,朱安不敢在丈夫面前加入,两个女孩独自练习时,她就站在后面跟着做动作,因为她想孩子们总不会挑剔她。但她错了,两个女孩看见她吃力地摆动小脚做古怪滑稽的动作,在旁窃笑。她永远搞不懂鲁迅到底喜欢什么,她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从鲁迅的身边走开,可是,她永远也不懂。

这一切只能让鲁迅感到怜悯而且厌恶,因为怜悯无法抛弃,因为厌恶更无法交流,即便这样,鲁迅也一直没和朱安离婚。二十年后,直到许广平出现,鲁迅才过上了几年正常人的家庭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有那么激进的思想,却忍受了那么多年痛苦的婚姻,他的痛苦比朱安更深刻,因为那是一种清醒状态中毫无麻醉的疼痛。

有人指责鲁迅“对朱安,没有爱情,难道也就没了同情?为什么鲁迅能给自己选择许广平而不能为朱安找一个适合她的‘闰土’?就像是一个博学的兄长为妹妹找婆家?”

这想法太理想化现代化了些,根本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朱安的思想性格。分析朱安的性格,鲁迅给她找个婆家,她会嫁吗?她如果有那思想境界,还用鲁迅给她找吗?她可能自己主动就要求离婚,改嫁他人了。事实是,朱安到死甚至来生都没有打算从这样的婚姻中解脱出来。

她如同是一张贴在鲁迅身上的劣质膏药,鲁迅虽然感到浑身不舒服,但就是不能揭掉,因为一旦揭掉,她只能接受被扔进垃圾堆那样的更悲惨的命运。

写这些,只是想就近年来有人对鲁迅在婚姻问题上指责为先生辩护一下,并不是要对朱安指责什么,朱安已经够可怜了,任何指责加在她身上都太沉重太无聊,在这场可悲的婚姻中,朱安仍然是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鲁迅与朱安这样孤独痛苦的婚姻,谁之罪?似乎找不到罪人,但痛苦却是明明白白的。只有他们身后的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如同一张坚韧无比的网,笼罩并捆缚着他们,使他们难以解脱。

(完)
第3个回答  2008-02-24
在近几年来的中国文学家排名中,无论是郭沫若、巴金的慢慢落后,还是金庸、余秋雨的后来居上,后面位次怎么变动,鲁迅先生仿佛泰山一般稳稳的坐着中国文坛的第一把交椅而几十年不变。

对于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可我们在讲鲁迅,学鲁迅的同时,是否有过不经意地把他老人家神圣化完美化了地倾向?我们总是把他放到一个英雄独当一面的地位。与社会的不平奋勇抗争,与中国传统的劣根性作斗争,反而在一味的赞扬他在与众人的劣根性相斗时那种民族灵魂的光辉形象。与左联的作家斗,与国民党的御用文人斗,甚至同他的往日朋友争辩,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夹缝中的钢钉。把他奉为民族的一面旗帜。可至于他是否存在缺点,是否做过错事却很少提及。难道他就没有缺点?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在我们思考鲁迅先生时,我觉得首先要认定的鲁迅是个平常人,然后才是一个作家。处于艰难之中仍巍然不动保持着自己的有良知的作家。我们给了鲁迅一个人格的肯定,那就是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不与哪一派盲目结盟,具有独立的人格,可这是否就意味着他自身的目标已经游离于整体之上呢?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难道鲁迅就没有做错的地方?当然有,我认为在对待朱安问题上就是一例。作为鲁迅妻子的朱安,的确是鲁迅的母亲鲁瑞包办婚姻的产物。而当时受过外国先进思想熏陶的鲁迅,一个不平则鸣的伟人,为什么这时候不鸣一下?他的目标是呼唤起中国人的人性和良知,中国人的灵魂,为什么他不在这时候,在自己的一生幸福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攻击中而高喊一声“我不同意!”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打破这流传了千百年的包办婚姻?反而让自己,更让朱安痛苦而委屈的生活了一辈子。

人们都说鲁迅是一个为人很谦和的人,那么要站在朱安的角度来看还是吗?我们总是同情鲁迅怎么的受伤,怎样的与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女人结婚并且痛苦的生活,可有谁会为朱安喊一声不平?一个受封建世俗文化影响的浙江小家碧玉——朱家的“安姑娘”离开了富裕的娘家,变成景况拮据的周家媳妇。这是她能左右的了的吗?新婚之夜的独守空房以及随后的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的生活,她是何等的痛苦! 作为鲁迅的媳妇,她有两份职责,一是延续香火,二是操持家务,她既然无法完成第一项,就全心全意投入第二项里。青春年华,在家务中度过,她又是怎样的心境?朱安一直都生活在小心翼翼之中。不敢与“大先生”高言,不敢与其搭话,当然鲁迅也很少理她。认为朱安是一个没有文化而且无法沟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很是瞧不起。可就这样一个妇女,在他不在家时替他尽着孝道,在他回家时为他做饭洗衣。甚至一九二三年八月二日,就是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决裂之后,鲁迅和朱安迁进砖塔胡同一家绍兴同乡的房子暂住。几个星期后,他肺病发作,病情严重,只能食流质食物。接下来一个多月,朱安竭尽所能地照顾丈夫。她当然感到忧心,但这也是她非常珍惜的一段时日,因为经过了十七年的婚姻,她终于有机会和丈夫单独相处,成了他身边惟一照顾他的人。鲁迅卧病一个多月,不会看不出朱安对他的悉心照料。可就是这样,依旧唤不回一句感激得话。这就是我们所敬仰的一代文豪的谦和?一九二四年五月底,鲁迅和朱安搬进鲁迅买来的西三条小四合院,和鲁瑞同住。一切又回到旧模式。 可在其后的一九二五年八九月当朱安病时鲁迅又是怎样的呢?那时正是鲁迅和许广平关系的转折点,旁观的朱安面对强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身体终于撑不住了。九月间她因为严重胃病而入院,医生怀疑是癌症。鲁迅虽然几次到医院和医生商讨她的病情,却极少在病房停留。一个星期下来,经过种种测试,还是找不出病因,医生就让朱安出院了。在其间我们可看到一丝鲁迅的谦和?救济别人的举动吗?没有,这是陌生人?这可是名正言顺的妻子啊!
如果要唤醒国人的良知,为什么不先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的老婆开始呢?鲁迅既然是学监,并且在多所学校当老师教书育人,为什么不为朱安点一次烛火?让她也明大义,识大理呢?其实朱安渴望能进入鲁迅的世界,但又怕惹他反感,所以一切都小心翼翼。鲁迅曾经教同屋的余家姐妹做运动,朱安不敢在丈夫面前加入,但两个女孩独自练习时,她就站在后面跟着做动作,因为她想孩子们总不会挑剔她。但她错了:两个女孩看见她吃力地摆动小脚,在旁窃笑。我想如果鲁迅能主动的为朱安传授知识,她一定会感激涕零的。而鲁迅这样做了吗?没有,他只是远远的看着她,对这个结发妻子的一切回答,也只是一个冷冷的“嗯”。

朱安的命运一直就操纵在鲁迅手中,娶是不得以,抛却是轻而易举的,朱安的一生是悲惨的,如果鲁迅的后半段还算有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知音的话,朱安则一生都未有:“女为悦己者容”的幸福。大先生的谦和又在哪里?济世救人又在哪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难道鲁迅会不懂?有多少人的灵魂得到拯救的同时,为什么不给妻子一个提高的机会。难道妻子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曾有人说鲁迅人格的伟大,就算与朱安怎么不相配,他依旧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但在我看来,这才是最残忍的事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就算是一起生活了五十年,最后不也被“大先生”抛弃了吗?其实在一九二三年七月,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决裂时,鲁迅被迫迁出八道湾。周家的家庭组织破裂,朱 的位置也动摇了:鲁迅给她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八道湾,一是回绍兴娘家。这两个选择其实都只会把朱安逼上绝路。兄弟二人既已互不相容,周作人凭什么要让大嫂住在自己家中呢?假如朱安回到绍兴,就成了不容于夫家的弃妇,以后日子就很难过了。朱安提出另一条出路:鲁迅迁居后总要有人照应生活,她愿意负起这份责任。对自己的婚姻,朱安再没有太大的幻想。她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选择如此。可见朱安的痛苦可以说是前仆后继而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如果鲁迅可以拿起笔一发胸中苦闷,那么朱安,一个整天围着炕头,锅台,婆婆转的家庭妇女又向谁倾诉?如果《诗经》中的征人思妇诗是痛苦哀怨的话,我想鲁迅留给朱安的痛苦也不亚于此了。有句话我想大家早已耳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这不就是朱安的一生写照吗?

关于许广平,朱安表现得更多是无助与无奈。一九二九年五月,鲁迅回京探母,告诉母 和好友说许广平有了身孕。一如既往,这个消息朱安也是间接听回来的。她的反应除了显示孤苦无助之外,也表现出相当深刻的思考: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 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对鲁迅和他的追随者而言,朱安代表着中国落伍、无望的一代,谁也没想过她不断衡量自己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尝试了解身边的新世界,而且对鲁迅的性格和他与许广平的关系做出非常准确的结论。正因如此,她没有提到自己作为发妻的身份,因为她知道世界改变了。

朱安自幼身体饱受摧残,婚后感情生活有如枯井,老年又面对经济困难,一生不可谓不凄苦,但她却从没有迁怨于旁人,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大家尊敬了。

我们在景仰我们民族的灵魂和旗帜的同时,别忘了鲁迅也有过做错事的时候,他的光圈不可能掩盖其中的瑕疵。站在一位伟人面前,我们的确很渺小,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眼睛就被霞光刺的只剩下一只眼和二维的角度。睁开双眼,打开三维的想像空间,公正而客观地看待事物,只有这样才能给历史一个公道。才能给我们一个全面地鲁迅先生的身影。

现在对鲁迅的研究已是开展的如火如荼。有许多的高校甚至在研究生中也开设了鲁迅研究方向的专业。当然我们也在学习关于鲁迅的人和事。在此期间,我有些自己的想法借手中之笔冒天下之大不违而小舒一下。定有许多个人认识的偏激之处,这也是个人才疏学浅所致,多多包涵才是。
第4个回答  2008-02-24
鲁迅先生家里包办婚姻的老婆.
先生并不喜欢,成亲之后便离开家.
朱安在家侍奉公婆,终身未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