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那些古代诗人?

简单介绍一下~~

1、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2、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3、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4、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5、卢纶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3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即荀子,号卿,战国时赵国(在今山西安泽一带)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文学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史记》里说,他十五岁就离开了故乡, 游学于齐,死后葬在了山东兰陵.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荀子作为儒家先哲,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他是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之集大成者。他主张礼法兼治,平政爱民,举贤纳士,仁人之兵。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的发展经济的《富国》说,成为他之后2000多年来封建社会治国理财的金科玉律。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他的《成相篇》、《赋篇》首开我国说唱文学和赋两种文学之先河,建立起独有的博大精深的哲学、地理、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语言的思想体系。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荀子被称为后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8-24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第4个回答  2012-08-24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即荀子,号卿,战国时赵国(在今山西安泽一带)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文学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史记》里说,他十五岁就离开了故乡, 游学于齐,死后葬在了山东兰陵.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荀子作为儒家先哲,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他是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之集大成者。他主张礼法兼治,平政爱民,举贤纳士,仁人之兵。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的发展经济的《富国》说,成为他之后2000多年来封建社会治国理财的金科玉律。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他的《成相篇》、《赋篇》首开我国说唱文学和赋两种文学之先河,建立起独有的博大精深的哲学、地理、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语言的思想体系。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荀子被称为后圣。

近代史学家称荀子为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开一代师风的旷世大儒,谭嗣同认为:“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不是孔孟之教,而是荀学。”

廉颇,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出生于山西平遥廉庄福安堡的武风世家,父祖辈均是农家百姓。 廉颇16岁结婚,18岁充军,他为人禀直豪爽,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屡建战功,到36岁时升为将军。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扬名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它强烈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公元前205年,廉颇封信平君,官拜相国,后因年老体病和离间被赵王不用,赵国逐渐走向衰亡......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平遥县廉庄村的福安堡、廉宗祠、《廉氏家谱》等历史遗迹现已在整理开发中。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而未尝败绩。为人襟怀坦荡,正直、忠诚、勇猛,敢于知错就改。年事很高,仍思报效国家,思国忧民。他的一生,司马迁称其“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司马光:“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袁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能征惯战忠良将、高节亮风启后生,将相和好国事重,负荆请罪第一人。”概括了他的一生 。 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郅都文武全才,刚正不阿,作战勇猛,曾威震匈奴,使其闻名丧胆,很长时间不敢进犯。司马迁称赞他:“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后人把他与战国时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卫青(?——前106)  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曾多次率军击败匈奴,横扫大漠。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封长平侯。卫青一生忠勇善战,指挥有方,身先士卒,清廉正直,居功不傲,公元前 106年,卫青去世,汉武帝命人在自已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象庐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

霍去病(前140——前117)卫青之甥,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前后六次率兵出击匈奴,并获大胜,功绩显赫一时,深得汉武帝宠爱。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他和卫青都出身贫苦,以武报国,建立不朽功绩,17岁就统兵作战,战无不克,把匈奴追杀出大漠,攻至贝加尔湖以北,占领了今黑龙江以北黑河一带.但他没有他舅舅为人平和宽容,有些年轻气盛.公元前 117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对于这位青年名将的过早离去,人们都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汉武帝特地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状象祁连山的坟墓,并发动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民,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护送到墓地安葬。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他被后人誉为"华夏第一军事天才"。 霍光(?——前68),字子孟,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卒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班婕好(约前48——前2)  名不传,楼烦(今山西宁武)人。西汉女文学家。少有才名,成帝初被选入后宫,封为婕好。有《自伤赋》等二篇及五言诗《怨歌行》传世。

吕布,字奉先,生活于汉代末年, 山西定襄人 , 汉末三国时第一勇将,相貌堂堂,武功盖世,称霸一时!吕布是骁勇善战的汉末诸侯,先后跟随丁原、董卓作战,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少有谋略,为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在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曾一人独斗曹军六员大将,武艺可谓公认的第一。著名的美女貂蝉上演连环计后,成为吕布的妻室。 吕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儿女情长,不纳群下之言。性情多变,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最后被戮于白门楼。吕布和貂禅被称为人中龙凤。裴秀(224——271)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著名地图学家。晋武帝时官至司空。绘有《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及《地形方丈图》。

刘渊(?——310)字元海,匈奴贵族,世袭匈奴左部帅,居新兴(今山西忻县)。西晋末年,起兵反晋,建立汉国,都离石(今属山西)。永嘉二年(308)称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

卫夫人(272——349)  姓卫,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善隶书及正书。著有《笔阵图》.

石勒(274——333)  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人。319年建后赵,330年称帝,都襄国(今河北邢台)。

郭璞(276——324)  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曾任东晋著作佐郎,有《尔雅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等。今有明人辑《郭弘农集》二卷。

慧远(334——416)  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东晋名僧,倡弥陀净土法门,为净土宗初祖。著有《法性论》、《沙门不敬王者论》等。

法显(约334——420)  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东晋僧人,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隆安三年(399)西行求法,携回大量梵语佛经,译出经律论六部。撰成《佛国记》。中国最早的西行求佛之人.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人。南朝宋时著名史学家。曾任中书侍郎、永嘉太守等。撰有《三国志》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