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要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品种

由于木菠萝为异花授粉植物,又多以实生繁殖,故产生多种变异单株,在果实大小、形状、品质、熟期,以及雌花序上花的密度等均不相同,酸度、甜度、香味、口感上都有变化。栽培类型有二,①干包类型(硬肉类):较迟熟,熟果果皮有弹性,成熟时果包与中轴不易分离,果包肉干爽硬脆、味甜香;②湿包类型(软肉类):进入结果期早,熟果果皮柔软,手压易下陷,果包与中轴易分离,树上过熟果常离中轴落地,果包肉多汁柔软而甜滑,但也有酸甜,淡而无味的。当地群众将一年内结两造果的称为四季菠萝蜜。

2.栽培管理

(1)育苗

①实生繁殖:目前多采用,但后代有变异。树干下部发育完整果实的大粒种子发芽好。种子易丧失发芽力,洗净晾干用湿沙保藏或立即播种。种子贮藏15d后,发芽率70%,30d后下降到40%。播前用GA<500mg/L浸种48h,可获100%发芽(Sanmugavelu,1971),幼苗生长也好。种子用湿细沙层积催芽,当胚根露出、芽萌动时即可移入育苗袋或苗圃地育苗。②高压繁殖:目前少采用,优点是植株矮化方便管理,提早结果,保持优良种性;缺点是无主根,不抗风。③嫁接繁殖:多采用补片芽接法,接芽选1~2年生木栓化或半木栓化枝条的芽片,用本砧时,要注意木菠萝具乳汁影响芽接成活,可在芽接位上方先横切一刀排除乳汁,再开口芽接。嫁接时期除雨天及寒冷季节外均可进行,嫁接部位宜低。④扦插:取插条前30d进行环刻加黄化处理,插前再用2000mg/L阿魏酸+3000mg/L IBA速浸,可获90%发根(Dhua et.al.,1983)。

(2)栽植

因树冠较大,为使通风透光,株行距以5m×7m为宜。太密则分枝少而弱、结果少易患病虫害。定植时期多在6~8月,正值高温多雨,幼苗生长快,在低温干旱季节到来之前幼苗已恢复生机,次年即可迅速生长。移苗应避免损伤主根,如损伤流出白色乳胶汁则幼苗失水成活低,遇此情况农民常用火灼伤口,使胶质凝固断流,防止失水。定植后要保护幼树枝叶,避免病虫、牲畜为害,并注意灌水、防霜、加强树盘管理。幼树需要适当的荫蔽环境,可在株行间间种菠萝、香蕉等短期果树。

(3)施肥

农民多在房前、屋后栽植,一般很少施肥。但因植株枝繁叶茂、结果多,树体养分消耗大,至少应在花前果后各施一次肥以补充养分。花前肥应在上一年12月下旬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复合肥在树冠下开环沟施下,果后肥应在7月底施,以速效氮、钾肥配合,开浅穴施下。

(4)促花处理

农民为促使木菠萝开花结果,常靠近树头薰烟以提高CO2浓度,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或刀砍树干造成伤流(以不伤及木质部为度)以达到多开花结果。

(5)采收

2~6月果实发育,夏季高温来临成熟。果熟从以下几方面判断:①离果柄最近的叶片脱落;②手或木棍拍击果实,浊音者成熟,清脆音为未熟;③手拨果皮瘤峰,脆断无汁流出为成熟;④利器刺果,乳汁流出为成熟。这些标准为生理成熟,采后放置几天即达食用成熟。

3.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Collectotriclum gloeosposioides Penz)

真菌病害。危害叶片,引起落叶。病斑褐色稍下陷,湿度大时常长出粉红色或黑色小点(病原菌)。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末夏初较重。防治:多施钾肥,注意排水,清除病叶;交替喷1%波尔多和75%百菌清500~800倍液。

(2)软腐病(Rhizopus stolonifer;R.artocarpus)

真菌病害,危害雄花序和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或黄褐色斑,病斑在潮湿环境下扩大,外围形成一圈白色环带,病部长出点点黑霉(病原菌)。感病的果,病部变软,果肉组织溃烂。防治:将树上地下病花、病果及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发病期间用50%氯硝胺500倍液喷洒。

(3)埃及吹绵介(Icerya aegytiaca)

又称菠萝绵介壳虫,常群集叶片危害,使叶片枯黄植株生势衰弱,并导致煤烟病发生。防治:喷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用3%呋喃丹埋于根际防治。

(4)天牛类

主要为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和榕八星天牛(Batocera rubus)。幼虫钻蛀茎干,使枝梢干枯折断。防治可参照柑桔害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