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油条”员工,班组长该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大家怎么理解“老油条”?在制造工厂里面什么样的员工属于大家眼中的“老油条”呢?让管理者头疼的“老油条”我们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方式?

工厂中的“老油条”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老油条有如下特征,概括如下:

1.员工入职时间长,资历老

“老油条”员工入职时间比大多数员工长,对工厂的情况比较熟悉,总是在新员工面前炫耀自己的“功劳”,以企业元老自居。

2.阻碍工厂新政策实施,反对团体的带头人

在产线员工中小有影响,对于新政策带来的影响比较清楚,为了维持现状,发动小团体故意阻碍改革的推行。

3.耍小聪明,贪小便宜

总是“享受在前,吃苦在后”,遇到苦点累点的活就往后躲,找借口推诿,有点好处就斤斤计较,稍有不满就闹情绪。

4.大错误没有,小错误不断,累教不改

平时耍滑头,自以为是,执行力差,小问题不断,批评时全部接受,就是不改正,典型的油盐不进。

5.态度消极、有恃无恐

平时工作态度消极,懒散,不爱学习,不求上进,有的因为和公司领导有关系,碍于情面不能处理;或者在关键岗位上能力突出,给团队带来不好的消极影响。

如何应对“老油条”员工,降低对产线的影响?
针对工厂“老油条”员工的处理,要不同人员区分对待,几种处理意见供大家参考,

1.针对“老油条”员工不能纵容和默许 ,

班组长态度必须明确,要正视“老油条”员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要退缩,不能躲避。

2.配合人力资源部门找员工谈话,进行“敲打” ,

入职时间较长的员工,进行开除和辞退成本高,可以考虑劝退,针对员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进行当面确认,推动员工改正错误。

3.拆散“老油条”的小团体,朋友圈,削弱其在员工中的影响力 ,

对“老油条”员工进行调岗处理,降低其对附近员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培养新人,降低对“老油条”员工的依赖。

4.强化车间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要审视“老油条”的滋生的原因,对车间管理制度上的不足进行修改升级,强化管理力度,同时对“老油条”的不遵守行为进行考核,“老油条”对于自己工资受到影响非常重视的。

5.“老油条”并非一无是处,给他们机会也是一种处理方式

可以找“老油条”员工进行深入沟通,毕竟在公司这么多年,对于公司的情况非常了解,也有感情,可能因为没有被重视所以耿耿于怀;

我曾经尝试提升过一位“老油条”的员工为组长,充分信任他,发挥其特长,最后成为一位得力的助手。

6.通过班组文化影响“老油条”员工,推动他们改正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油条”员工会影响其他员工,同样也会被班组这个大环境影响,建立起积极向上,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工作环境,“老油条”员工自然而然的被影响。

作为现场管理者,对于“老油条”员工要敢处理、巧处理,不要拘泥于一种方式,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要借助人事部门和上级领导的力量,站在团队和公司的立场处理问题;要通过制度管理和考核激励措施,消除“老油条”产生的温床,从源头避免和解决“老油条”的问题。

作为一线的班组长,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对待所谓的老油条:首先是从仰视的角度来看他们。他们入职时间长,有丰富的职场经验教训,凡事有主见,同时单位内许多中层管理负责人,是他们的同事或者是朋友。仰视的目的就是发现他们的长处,用其所长。

其次是用俯视的角度来看其缺点。他们都有明显的不足,不然早就提拔走了。这些人往往是情商低,人际关系紧张,或者是不注重维护个人形象,有缺憾。针对这些不足,只要不再重犯,就不再重提。采取翻篇处理原则。

再次是从平视的角度来看,对待他们要一视同仁,与其它员工一样,工作职责要求上一律平等对待。

最后是总的方法就是既区别又一致。所谓的区别对待,就是对待老员工,态度上尊重,提倡新员工拜师学艺;生活上关心照顾。例如一些杂活让新员工去做;工作上压担子,发挥他们的优势。所谓的一致指工作职责的考核检查评比等要一个标准。你认为可行吗?

就像图中的老树也要促使它开出新花来是一样的道理。

最简单的是从概念入手,先搞清什么是“老油条”员工?

第一、先是老员工,就是在公司做的比很多人时间都长。

那就要问,他为什么能在公司做这么长时间?一定有他个人的做法和道理,也有公司大环境的问题,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

只有找到了具体的缘由,才能对症下药。

特别是老油条员工如果是公司 历史 大环境造成的,比如是公司文化以及公司高层领导的原因,导致大家都是老油条,都在混,这个性质就不是个别员工的问题了。

第二、再是油条式员工,既然是油条,说明油滑,而且也不怕别人对他怎么轰炸。

也就是说,他有办法应付你,他会利用规则,利用漏洞,为他的不努力,不负责开脱。或者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反过来看,在政策、制度和规则的范畴有哪些是可以针对性的调整的?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老油条式的员工恰恰是团队的“宝贝”,他会帮助我们发现管理漏洞和问题,反向帮助我们提升管理能力。

第三、最后是员工,一个人在公司做了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他不是班组长,他还是一个基层员工?

与他同期进入公司的员工,做到什么级别了?有什么提升和发展?同行同年龄的在职场应该要做到什么专业阶段了?

这些他清楚吗?他了解吗?他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其他难言之隐?是不是需要同事和公司的帮助?

如果一个人对这些个人的目标和发展浑浑噩噩,毫无想法,不思进取,就是纯粹的混日子。而且是耍尽小聪明,也不过是在基层混,那也太LOW了。

如果一个老油条员工是最后一种情形,对这样的人,不是棒喝警醒,就是坚决干掉——这恰恰是用霹雳手段,在解救一个堕落的人。

何谞雄

橄榄领导力 中心

2019年1月15日

广州

与员工沟通,激发潜能

与上级讨论,外出培训

与小组合作,共同奋斗

向人事汇报,调岗换职

这是说的不能辞退的人吗?那就只能分而治之,换岗换职了。

所谓的"老油条"员工,应该就是来公司时间最久的员工吧!

一、首先应评估此员工到底有没有价值,为公司贡献大不大,后期还会出多大贡献,留还是不留。如果留,应该怎么培养他改变他,让他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承担更多的责任,定个目标,晋升空间的路线要明确。

二、在员工中的影响和口碑怎么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一定要权衡好利弊,她的能力究竟能不能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如果晋升她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

三、如果他是倚老卖老的员工,给新来的员工会树立一个不好的典范,坏毛病就会继续蔓延,新员工也会跟到学,然后恶性循环,这种员工就是毒药员工,能让他早走尽量早走,才能更好的管理团队,团队里要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已经严重影响到别人的毒药员工,我们要懂得放弃。

四、最后我要说的是,每个公司都离不开员工,特别是和我们并肩走过来的老员工,一定要好好善待并珍惜,能留住尽量留住,能重用尽量重用,留住并善待老员工也是给新员工一个很好的信号,老板是讲感情的,只要你好好干,公司不会忘记你的。

沟通明确态度,做的不好就要怎么样,然后给予警告,同时着手储备人员,屡教不改,淘汰掉。

回想这些年工作经历,当过班组的老员工,但是并不油条;当过班组长,手底下三是多号人,并没有老油条(因为我比较老),倒是碰见过小油条,后来走上管理岗位,感觉到班组长其实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又很让人怀念。

关于班组长面对老油条员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有几个概念,需要提前弄清楚:班组长、老油条员工。

班组长是企业生产单位最一线的组织,是企业生产任务最终落实的地方,班组长作为班组的领头羊,正常情况下仍然属于工人岗位,而并非管理人员。

老油条员工,顾名思义,其中一个是“老”,说明该员工在班组的时间比较长;另一个是“油条”,说明该员工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以及与人交流上比较圆滑。

班组长的职责和任务在身,必须处理好和班组内所有员工的关系。

班组长作为班组的带头人,是为“兵头”,在工作中所面对的各种各样性格的员工,处理好和这些员工的关系,是班组长面临的管理任务;其中与老油条员工的相处非常关键,处理不好会降低在班组的威信,严重了可能会影响生产任务。

班组长不属于管理人员,所以管理方式和处理事情和管理人员要有区别。我的经验是,在生活中处的像兄弟一样,在工作上必须严格要求;在公众场合要确立微信,在私底下无所谓身份高低。这些是班组长团结好班组内员工的捷径。

对于老油条员工要摸清底细、用其所长、恩威并用。

摸清老油条员工的底细至关重要。所谓的老油条员工是真小人、伪君子还是性格上本身就圆滑而没有坏心眼。还要区分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是不是能够及时完成班组下达的工作任务。摸清这些情况才可以对症下药。

老油条员工首先是一个老员工,在班组工作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很多经验,尤其是遇到突发情况时,老油条员工的经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看似工作上漫不经心的他们,关键时候能帮到你也未可知,所以必须让老油条员工发挥这方面的特长。

一方面要用好老油条员工的特长,在攻坚克难和生产任务攻坚作出突出贡献时,一定要想方设法为他们争取工资之外的奖励,虽然他们可能还是那样漫不经心,但是会记住你的恩。

另一方面,要在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上严格要求,虽然他们很少给你机会抓住把柄,但是只要有错误犯到你的手上,一定要严肃处理。因为恩威并用,所以轻易不会引起反弹,时间久了,老油条员工就会成为班组里的“宝”。

从深处挖掘老油条员工的心理,你会发现很多无可奈何,之所以成为老油条,可能会是因为怀才不遇,也可能会因为前途无望,还有可能是玩世不恭,不管什么样的原因,老油条员工既然存在,就会有他的作用,作为班组长,一定要让班组内的员工人尽其才才是王道。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不战而屈人之兵”

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老“油条”,对于这种现象的管理,先要衡量他在现有岗位中是否具有创造效益的能力,假如没有,就该考虑给他调换个岗位,发挥他的优势,如果不接受,还拉帮结派,那不好意思,直接让他去财务部领工资走人;其次如果是利用自己是老“油条”的身份,不遵守制度,甚至还起哄的,顶撞上师,先给警告吧,再犯就是高额罚款,罚到他自己辞职不做;最后,企业高层也该反省自我,各项制度考核,是不是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员工的积极性没有拉起来,企业是做企业,不是做慈善,企业赚钱了,想做慈善就直接对接需要的项目,企业养闲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