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九零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看到九零后,以为是讲1990后生人,仔细一看,有杨振宁出演,才发现是讲九旬的老人。

实际上,这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那个战火纷飞,但是又群星闪耀的时代,那些科学家,文学家们。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来自西南联大。

几年前的电影【无问东西】,也是一部以西南联大为背景的电影,之前到影院看过,但是,除了感人,除了王力宏,我已经不记得有什么了。相比而言,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回味更大。

国庆,带小孩去长沙游玩,自然去了岳麓书院。在片子里,我再次看到,还给小朋友看,解释说: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清华,北大,南开的学生南迁,所以,在长沙组建了临时大学,而选址就在湖南大学,其实还有现在中南大学所在。而文科学院自然选的就是岳麓书院,在长沙时,小孩她妈特意带我们去了她母校中南大学,解释其中两栋红色的楼房,民主楼和和平楼,那是当时南迁学生学习的教学楼。从中南大学旧校区可以上岳麓山,而翻过山,可以到达岳麓书院。

由于战事向南发展的原因,临时学校确实非常的临时,很快又迁到了衡山,最后,决定南迁到昆明,当时,属于抗战的大后方。然后,在昆明,成立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它主要由清华,北大,南开的学生和老师组成。

下面,比较散乱的记下我印象比较深的人和事。

【杨振宁】不需要多讲,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虽然,那时他是美国国藉)
杨是在38年考上西南联大的,本科就读于西南大联大,而且他开始报读的是化学,后面才转读的物理。
44年他毕业于西南联大研究生学院,后赴美留学,与李政道提出 宇称不守恒理论,后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PS:和他一起获奖的李政道,也是联大的学生。

【邓嫁先】电影中讲他是一个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的pure man(他喜欢夸人为pure,所以,大家也都叫他Pure)。他是 41 年入学西南联大的,45年毕业,47年赴美留学(普渡大学,我有一个远房亲戚的小孩在读这个学校,目前还在读研究生),他50年回国,58年加入并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64年研发成功第一颗原子弹,2年后氢弹成功。名副其实的两弹一星之父。杨振宁也非常佩服他。可能由于受辐射太多,邓的身体状况很差,86年就去世。终年只有62岁。

【汪曾棋】之前,我并不知道汪曾棋也是联大的学生。著名京派作家,散文学家,戏剧家……
他是39年入学联大的,片中讲,他经常给人写作业,但作业中的诗文太过明显,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联大的老师们】从联大的老师,我们可以想见什么叫师资力量,爱哭的沈从文,归国的华罗庚,闻一多,陈寅恪,钱钟书,朱自清,清华最著名的校长梅贻琦……

【让子弹飞】突然发现他的作者,马识途,西南联大的学生。

【翻译家】中国翻译界第一人许渊冲,众多知识作品的中外文翻译。杨苡 是 《呼啸山庄》的翻译者。巫宁坤是《了不起的盖次比》的译者。

【大徒步】大部分的男生和老师,从长沙走到昆明,走了1600公里。

【参军】当日军侵占缅甸,昆明也变成了前线,联大不少学生直接参加了远征军,赴缅作战。

1946年5月4日,梅校长宣布联大胜利结束。

联大产生了 2位诺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余位院士,它的成就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