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徐宁的故事 先列举几件 再详细写

越详细越好!!!

  徐宁,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二。徐宁原来是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打败呼延灼,立下大功。宋江征讨方腊时,兵马走到杭州城东新桥时,徐宁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 从林冲对徐宁的谈话来看,徐宁的地位和林冲差不多。而且徐宁家的排场看似也好于林冲。水浒上也说徐宁要随侍皇帝的,相当于皇家近卫队。所以级别不会很低。徐宁作为皇家卫队军官,又是大内高手,相当于今天中南海警卫的教官,至少应该是个团级。 一提起金枪手,大家肯定自然而然想到“吴用使时迁盗甲”、“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可以说,徐宁是梁山好汉中装备最精良的人:钩镰枪法变幻莫测,雁翎金甲刀枪不入。 《水浒》不比新派武侠小说,能够出现那么多的神兵利器和密籍宝典。书中能够称道的宝贝大约有: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三卷天书,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马、徐宁的雁翎圈金甲、杨志的祖传宝刀、林冲买的惹祸宝刀等等。至于关胜的青龙偃月刀,是否是其先祖关老爷所留,书中语焉不详,不可考证。 徐宁的钩镰枪,估计算不上什么特别锋利的兵器,无非是枪法比较另类,招式比较诡异,不仅可以上马擒敌,步战交兵也不落下风。八字口诀是“钩、拨、搠、缴、攒、分、斗、夺”。由此看来和打狗棒法的“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字口诀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究以巧破敌,四两拨千斤。 梁山好汉中使奇门兵器的不在少数,比如樊瑞之流星锤、项充之团牌飞刀、李衮之团牌标枪、丁得孙之飞叉、韩滔之枣木槊、史进、彭玘之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杨林之笔管枪、邓飞之铁链、吴用之铜链,最有意思的是陶宗旺,趁手的家伙是一把大号铁锹,不枉他“九尾龟”的绰号。 然而在这些兵器中,大出风头的还是钩镰枪,永远记载在《水浒》兵器谱上。呼延灼率领韩滔彭玘,加上增援的大宋第一炮手凌振,兵容鼎盛,连环马无坚不摧,轰天雷无所不破,甫一出场,就将草寇杀得丢盔放甲溃不成军,宋江遭受到出道以来最大的一个大败仗。 宋老大束手无策,铁匠金钱豹子汤隆献计:“哥哥,我有个表哥,是大宋国家警备司令部金枪特种部队的警备分区司令,家传的钩镰枪法,对付区区连环马,不在话下!”,林冲也在旁补充说明:“不错,当年他是我的部下,枪法天下独步!可是怎么才能把他叫来入伙呢?”,汤隆说:“只要把他们家祖传的宝贝雁翎甲偷来,其余我有办法!” 雁翎圈金甲又叫“赛唐猊”,唐猊甲据说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宝甲,雁翎甲竟然犹胜三分,是徐家祖传四代之宝!徐宁自然爱逾性命,上司王太尉出三万贯钱购买,徐宁楞是不肯转让。(而林冲买惹祸宝刀,要价三千贯,实买一千贯;杨志卖刀,也只不过开价三千贯。由此可见雁翎甲完全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 由此看来,徐宁当时已经做到人生事业的巅峰状态:有一门独一无二的本领,又有刀剑不透的宝甲防身,身份高贵,有妻有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事业相当成功的军委高层干部。 徐宁如果乖觉点,老老实实把宝甲收起来,砌进墙壁不要张扬,低调一点岂不甚好?可惜此人实在鼠目寸光,为了防止失窃,竟然把宝甲装在盒子里,吊在屋梁下!莫说高手时迁一进门就发现目标,便是一般的小蟊贼,只要使用“迷香 + 揭瓦”的办法,也可以轻轻松松三分得手走人! 漫画形象(14张) 再说宝甲失窃以后,汤隆来诈他表哥:汤隆见了徐宁,纳头拜下,说道:“哥哥一向安乐?”徐宁答道:“闻知舅舅归天去了,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不能前来吊问。并不知兄弟信息。一向在何处?今次自何而来?“汤隆道:“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今从山东迳来京师探望兄长。”徐宁道:“兄弟少坐。”便叫安排酒食相待。汤隆去包袱内取出两锭蒜条金,重有二十两,送与徐宁,说道:“先父临终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为因无心腹之人,不曾捎来。今次兄弟持地到京师纳还哥哥。”徐宁道:“感承舅舅如此挂念。我又不曾 有半分孝顺处,怎么报答!”汤隆道:“哥哥,休恁地说。先父在日之时,常是想念哥哥一身武艺,只恨山遥水远,不能够相见一面,因此留这些物与哥哥做遗念。”徐宁谢了汤隆,交收过了,且安排酒来管待。 由此可见,徐宁作为汤隆的表哥,心中恐怕没有多少亲戚情份。汤隆之父身为延安知寨,论职位,大约只是区区一个地方预备役团长,远远不如国家警备司令部特种部队分区司令徐宁来得显赫;汤隆之父逝世后,徐宁便是连吊唁也不曾有过,推脱“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实际上根本没打算!延安在陕北,东京在河南,相隔能有多远?这徐宁毫无羞耻之心!而汤隆流落在武冈镇打铁谋生,年纪一把了还是光棍一条,也不见徐表哥有什么表示。再则汤隆初次拜访便送给表哥二十两金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徐宁假意推辞一下也就半推半就笑纳了,此人天性凉薄,贪婪无知,令人齿冷! 接下来汤隆开始设圈套让这位白眼狼表哥钻了,撒谎看见有人偷走了盒子,闪了腿,跑不远。徐宁顿时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拉上表弟就追。你说你追至少也给上级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一来不至于无故旷工;二来可以请同事帮忙四处追查。可是我们的徐大官人一条都没想到,而且竟然还不骑马,抡起大脚板就蹿出去了! 于是这一路上梁山设的圈套让徐宁一步步身不由己,我们可爱的徐司令竟然还好整以暇,可以在客栈里休息足了再上路!每每看见这一段,我都感到万分佩服! 最不可思议的是两人撵上时迁,飞贼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什么泰安州郭大官人眼红宝甲,让他们去偷。徐宁竟然由此信了小偷的话,去山东找背后主使算帐。这可实在不象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一般人肯定是先扭送小偷到当地派出所,然后通知泰安公安局协同作战,而我们的徐宁还是国家高级军官!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思议! 随后两人便同上梁山。两人撵上时迁,飞贼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什么泰安州郭大官人眼红宝甲,让他们去偷。徐宁竟然由此信了小偷的话,去山东找背后主使算帐。 由此而来徐宁就被骗上了梁山,汤隆为断却表哥的心思,冒名抢劫客商财物,徐宁知道后,也惟有苦笑而已。 徐宁上山后,除了破连环马有功外,出名的战斗便是斗董平、张清,基本都能斗个平手,因此梁山位列第十八位,马军八骠骑之一,花荣之下索超之上。 徐宁
  徐宁恐怕是梁山好汉中最顾家的人,不仅表现在他上山后心急火燎地要宋老大帮忙把老婆孩子接上山来(而宋老大做事干净利落,不仅将徐娘子母子接来,甚至将家中的两名使唤丫头也顺便取过!心思缜密,不得不服!),最绝的是他和老婆在家聊天,竟然将小孩抱在手里!小朋友年纪大约六七岁。兄弟看到这里,简直要将眼珠蹦出!梁山好汉中大男子主义盛行,唯一尊重妻子的大约只有林冲(王英这种色狼不算),而徐宁青出于蓝,竟然在家抱孩子,倒也实在是难以忘怀的场面! 徐宁上山标准的是被亲戚骗了,因此他内心世界恐怕是相当不愿意,所以他对招安一定很高兴。雁翎圈金甲后来宋老大有没还他,书中未曾交代,但是可想而知,出于团结合作,应该是给了。 徐宁其实是梁山好汉打仗时安全系数最高的一人,宝甲护身,刀枪剑矢皆不能进,再加上马匹的速度,枪法的诡异。如果运气不至于太背的话,应该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可惜在斗张清时,第一个出场,不知张清暗器了得,面门上挨一石子,翻身落马。在后来的征方腊途中,攻打杭州北门关,项上中了一药箭,调治半月无效,病死于秀州(今浙江嘉兴)。 而就在他中箭前,神医安道全刚刚被皇帝召回:天使又将出太医院奏准,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医安道全回京,驾前委用,降下圣旨,就令来取。宋江不敢阻当,可见徐宁运气实在是背得可以! 徐宁身上,有无数当时官僚主义作风,贪婪、凉薄、不敢得罪上司,和林冲交情尚可,却也不敢为之雪冤。此人人格魅力方面也极低,丢失宝物后表现出来,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的行为(或许是心慌意乱以至于全无章法罢),不过他坚守祖先遗物、对家人比较体贴倒也是难得的封建社会男子闪光点。 徐宁身上有很多现代小人物的影子,比较势利和世侩,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他的上山,完全是为了凑足人数需要,假如世界上没有呼延灼,徐宁恐怕会在后续的真实金宋决战中出场,按照当时的情况,身为警备司令的他,总不能看见二帝蒙尘!左右也是个死,因此施老先生大笔一挥让他南方就义了。 《说岳全传》中岳飞曾使用钩镰枪法破了金兀术的拐子马,不知道是否是徐宁后人所传。不过岳家军气壮山河,古今赞叹,徐宁泉下有知,当赞一声:“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镇家之宝
  汤隆道:『徐宁祖传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母时,多曾见来,是一副翎砌就圈金甲,这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唐猊甲据说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宝甲,雁翎甲竟然犹胜三分,是徐家祖传四代之宝!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著,直挂在卧房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徐宁自然爱逾性上司王太尉出三万贯钱购买,徐宁楞是不肯转让。
  钩镰枪
  钩镰枪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有如下记载:“藤牌、腰刀、长刀、偃月刀、钯、棍、钩镰、鞭、简、挝、锤,皆短兵也”,这里的短兵,指的是长枪以外的刀、棍等兵器,据说长度均在一丈之内。书中没有详细描写“钩镰”的形状,而现代钩镰是双钩的身,前端除了有钩之外,还有一个枪形的尖头。 由于作者和戚继光的年代相差不远,如果这种枪真的出现过,应该和戚继光所知道的“钩镰”形状有些相似。“钩镰”为短兵,那么钩镰枪很可能就是“钩镰”加大杆,长度和枪差不多吧。现代的钩镰枪,就是照此仿制的。 钩镰枪注定是要淘汰的,而且是以垂直下落的加速度淘汰。 夏商时期,兵器出现了有横刃的戈和戈矛的“联合体”——戟,这是为了适应车战的需要。到战国晚期时,骑兵大量普及,攻击速度大大增加。横刃兵器基本上来不及做出钩、割、掳、拽的技术动作,杀伤力降低,甚至成为攻击防守的阻碍,直刺兵器矛、枪大兴。以后,戈首先被淘汰,戟在唐之后也逐渐不再被使用,多作仪仗。从钩镰枪的技术特点上看,它属于横刃兵器一类。
  大破连环马
  《水浒传》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就聚义厅上启请徐宁,教使钩镰枪法。众人看徐宁时,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围膀阔。曾有一篇《西江月》单道徐宁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枪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选军已罢,便下聚义厅来,拿起一把钩镰枪,自使一回。众人见了喝采。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挪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此是钩镰枪正法。有诗诀为证:‘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二十四步挪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徐宁将正法一路路敷演,教众头领看。众军汉见了徐宁使钩镰枪,都喜欢。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宋江并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 却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凌振,每日只把马军来水边搦战。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水底钉了暗桩。呼延灼虽是在山西山北两路出哨,决不能够到山寨边。梁山泊却叫凌振制造了诸般火炮,克日定时,下山对敌;学使钩镰枪军士,已都学成。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今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应如此藏兵捉将。”徐宁道:“钩镰枪并挠钩,正是此法。” 宋江当日,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引一队,穆弘、穆春引一队,杨雄、陶宗旺引一队,朱仝、邓飞引一队,解珍、解宝引一队,邹渊、邹润引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队,薛永、马麟引一队,燕顺、郑天寿引一队,杨林、李云引一队。——这十队步军,先
  [2]行下山诱引敌军。再差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驾战船接应。再叫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乘马引军,只在山边搦战;凌振、杜兴,专放号炮。却叫徐宁、汤隆,总行招引使钩镰枪军士。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总制军马,指挥号令。其余头领俱各守寨。 宋江分拨已定,是夜三更,先载使钩镰枪军士过渡,四面去分头埋伏已定。四更,却渡十队步军过去。凌振、杜兴,载过风火炮,架上高阜去处,竖起炮架,搁上火炮。徐宁、汤隆,各执号带渡水。平明时分,宋江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得探子报知,传令便差先锋韩滔先来出哨。随即锁上连环甲马,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乌骓马,仗着双鞭,大驱车马,杀奔梁山泊来。隔水望见宋江引着许多人马,呼延灼教摆开马军。先锋韩滔来与呼延灼商议道:“正南上一队步军,不知多少的?”呼延灼道:“休问他多少,只顾把连环马冲将去!”韩滔引着五百马军,飞哨出去。又见东南上一队军兵起来,却欲分兵去哨,只见西南上又有起一队旗号,招?呐喊。韩滔再引军回来,对呼延灼道:“南边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旗号。”呼延灼道:“这厮许多时不出来厮杀,必有计策。” 说犹未了,只听得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必是凌振从贼,教他施放。”众人平南一望,只见北边又拥起三队旗号,呼延灼对韩滔道:“此必是贼人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为两路,我去杀北边人马,你去杀南边人马。”正欲分兵之际,只见西边又是四队人马起来,呼延灼心慌;又听的正北上连珠炮响,一带直接到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名为“子母炮”,响处风威大作。呼延灼军兵,不战自乱,急和韩滔各引马步军兵四下冲突。这十队步军,东赶东走,西赶西走,呼延灼看了大怒,引兵望北冲将来。宋江军徐宁(7张)兵尽投芦苇中乱走,呼延灼大驱连环马,卷地而来。那甲马一齐跑发,收勒不住,尽望败苇折芦之中,枯草荒林之内跑了去。只听里面胡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5
徐宁,水浒人物,108将之一,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原为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愁眉不展,后因金钱豹子汤隆举荐徐宁可破连环马,得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赚得徐宁上了梁山。随后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大败呼延灼,立下大功。

座次 18,天罡星
星名 天佑星
绰号 金枪手
职业 京师金枪班教头
使用兵器 钩镰枪
梁山职司 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
出场回目 第56回

徐宁,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二。徐宁原来是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打败呼延灼,立下大功。宋江征讨方腊时,兵马走到杭州城东新桥时,徐宁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

从林冲对徐宁的谈话来看,徐宁的地位和林冲差不多。而且徐宁家的排场看似也好于林冲。水浒上也说徐宁要随侍皇帝的,相当于皇家近卫队。所以级别不会很低。徐宁作为皇家卫队军官,又是大内高手,相当于今天中南海警卫的教官,至少应该是个团级。

一提起金枪手,大家肯定自然而然想到“吴用使时迁盗甲”、“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可以说,徐宁是梁山好汉中装备最精良的人:钩镰枪法变幻莫测,雁翎金甲刀枪不入。

《水浒》不比新派武侠小说,能够出现那么多的神兵利器和密籍宝典。书中能够称道的宝贝大约有: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三卷天书,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马、徐宁的雁翎圈金甲、杨志的祖传宝刀、林冲买的惹祸宝刀等等。至于关胜的青龙偃月刀,是否是其先祖关老爷所留,书中语焉不详,不可考证。

徐宁的钩镰枪,估计算不上什么特别锋利的兵器,无非是枪法比较另类,招式比较诡异,不仅可以上马擒敌,步战交兵也不落下风。八字口诀是“钩、拨、搠、缴、攒、分、斗、夺”。由此看来和打狗棒法的“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字口诀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究以巧破敌,四两拨千斤。

梁山好汉中使奇门兵器的不在少数,比如樊瑞之流星锤、项充之团牌飞刀、李衮之团牌标枪、丁得孙之飞叉、韩滔之枣木槊、史进、彭玘之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杨林之笔管枪、邓飞之铁链、吴用之铜链,最有意思的是陶宗旺,趁手的家伙是一把大号铁锹,不枉他“九尾龟”的绰号。

然而在这些兵器中,大出风头的还是钩镰枪,永远记载在《水浒》兵器谱上。呼延灼率领韩滔彭玘,加上增援的大宋第一炮手凌振,兵容鼎盛,连环马无坚不摧,轰天雷无所不破,甫一出场,就将草寇杀得丢盔放甲溃不成军,宋江遭受到出道以来最大的一个大败仗。

宋老大束手无策,铁匠金钱豹子汤隆献计:“哥哥,我有个表哥,是大宋国家警备司令部金枪特种部队的警备分区司令,家传的钩镰枪法,对付区区连环马,不在话下!”,林冲也在旁补充说明:“不错,当年他是我的部下,枪法天下独步!可是怎么才能把他叫来入伙呢?”,汤隆说:“只要把他们家祖传的宝贝雁翎甲偷来,其余我有办法!”

雁翎圈金甲又叫“赛唐猊”,唐猊甲据说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宝甲,雁翎甲竟然犹胜三分,是徐家祖传四代之宝!徐宁自然爱逾性命,上司王太尉出三万贯钱购买,徐宁楞是不肯转让。(而林冲买惹祸宝刀,要价三千贯,实买一千贯;杨志卖刀,也只不过开价三千贯。由此可见雁翎甲完全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

由此看来,徐宁当时已经做到人生事业的巅峰状态:有一门独一无二的本领,又有刀剑不透的宝甲防身,身份高贵,有妻有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事业相当成功的军委高层干部。

徐宁如果乖觉点,老老实实把宝甲收起来,砌进墙壁不要张扬,低调一点岂不甚好?可惜此人实在鼠目寸光,为了防止失窃,竟然把宝甲装在盒子里,吊在屋梁下!莫说高手时迁一进门就发现目标,便是一般的小蟊贼,只要使用“迷香 + 揭瓦”的办法,也可以轻轻松松三分得手走人!

再说宝甲失窃以后,汤隆来诈他表哥:汤隆见了徐宁,纳头拜下,说道:“哥哥一向安乐?”徐宁答道:“闻知舅舅归天去了,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不能前来吊问。并不知兄弟信息。一向在何处?今次自何而来?“汤隆道:“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今从山东迳来京师探望兄长。”徐宁道:“兄弟少坐。”便叫安排酒食相待。汤隆去包袱内取出两锭蒜条金,重有二十两,送与徐宁,说道:“先父临终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为因无心腹之人,不曾捎来。今次兄弟持地到京师纳还哥哥。”徐宁道:“感承舅舅如此挂念。我又不曾有半分孝顺处,怎么报答!”汤隆道:“哥哥,休恁地说。先父在日之时,常是想念哥哥一身武艺,只恨山遥水远,不能够相见一面,因此留这些物与哥哥做遗念。”徐宁谢了汤隆,交收过了,且安排酒来管待。

由此可见,徐宁作为汤隆的表哥,心中恐怕没有多少亲戚情份。汤隆之父身为延安知寨,论职位,大约只是区区一个地方预备役团长,远远不如国家警备司令部特种部队分区司令徐宁来得显赫;汤隆之父逝世后,徐宁便是连吊唁也不曾有过,推脱“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实际上根本没打算!延安在陕北,东京在河南,相隔能有多远?这徐宁毫无羞耻之心!而汤隆流落在武冈镇打铁谋生,年纪一把了还是光棍一条,也不见徐表哥有什么表示。再则汤隆初次拜访便送给表哥二十两金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徐宁假意推辞一下也就半推半就笑纳了,此人天性凉薄,贪婪无知,令人齿冷!

接下来汤隆开始设圈套让这位白眼狼表哥钻了,撒谎看见有人偷走了盒子,闪了腿,跑不远。徐宁顿时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拉上表弟就追。你说你追至少也给上级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一来不至于无故旷工;二来可以请同事帮忙四处追查。可是我们的徐大官人一条都没想到,而且竟然还不骑马,抡起大脚板就蹿出去了!

于是这一路上梁山设的圈套让徐宁一步步身不由己,我们可爱的徐司令竟然还好整以暇,可以在客栈里休息足了再上路!每每看见这一段,我都感到万分佩服!

最不可思议的是两人撵上时迁,飞贼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什么泰安州郭大官人眼红宝甲,让他们去偷。徐宁竟然由此信了小偷的话,去山东找背后主使算帐。这可实在不象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一般人肯定是先扭送小偷到当地派出所,然后通知泰安公安局协同作战,而我们的徐宁还是国家高级军官!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思议!

由此而来徐宁就被骗上了梁山,汤隆为断却表哥的心思,冒名抢劫客商财物,徐宁知道后,也惟有苦笑而已。

徐宁上山后,除了破连环马有功外,出名的战斗便是斗董平、张清,基本都能斗个平手,因此梁山位列第十八位,马军八骠骑之一,花荣之下,杨志之上。

徐宁恐怕是梁山好汉中最顾家的人,不仅表现在他上山后心急火燎地要宋老大帮忙把老婆孩子接上山来(而宋老大做事干净利落,不仅将徐娘子母子接来,甚至将家中的两名使唤丫头也顺便取过!心思缜密,不得不服!),最绝的是他和老婆在家聊天,竟然将小孩抱在手里!小朋友年纪大约六七岁。兄弟看到这里,简直要将眼珠蹦出!梁山好汉中大男子主义盛行,唯一尊重妻子的大约只有林冲(王英这种色狼不算),而徐宁青出于蓝,竟然在家抱孩子,倒也实在是难以忘怀的场面!

徐宁上山标准的是被亲戚骗了,因此他内心世界恐怕是相当不愿意,所以他对招安一定很高兴。雁翎圈金甲后来宋老大有没还他,书中未曾交代,但是可想而知,出于团结合作,应该是给了。

徐宁其实是梁山好汉打仗时安全系数最高的一人,宝甲护身,刀枪剑矢皆不能进,再加上马匹的速度,枪法的诡异。如果运气不至于太背的话,应该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可惜在斗张清时,第一个出场,不知张清暗器了得,面门上挨一石子,翻身落马。在后来的征方腊途中,攻打杭州北门关,项上中了一药箭,调治半月无效,病死于秀州(今浙江嘉兴)。

而就在他中箭前,神医安道全刚刚被皇帝召回:天使又将出太医院奏准,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医安道全回京,驾前委用,降下圣旨,就令来取。宋江不敢阻当,可见徐宁运气实在是背得可以!

徐宁身上,有无数当时官僚主义作风,贪婪、凉薄、不敢得罪上司,和林冲交情尚可,却也不敢为之雪冤。此人人格魅力方面也极低,丢失宝物后表现出来,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的行为(或许是心慌意乱以至于全无章法罢),不过他坚守祖先遗物、对家人比较体贴倒也是难得的封建社会男子闪光点。

徐宁身上有很多现代小人物的影子,比较势利和世侩,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他的上山,完全是为了凑足人数需要,假如世界上没有呼延灼,徐宁恐怕会在后续的真实金宋决战中出场,按照当时的情况,身为警备司令的他,总不能看见二帝蒙尘!左右也是个死,因此施老先生大笔一挥让他南方就义了。

《说岳全传》中岳飞曾使用钩镰枪法破了金兀术的拐子马,不知道是否是徐宁后人所传。不过岳家军气壮山河,古今赞叹,徐宁泉下有知,当赞一声:“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9178.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16
徐宁,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二。徐宁原来是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打败呼延灼,立下大功。宋江征讨方腊时,兵马走到杭州城东新桥时,徐宁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