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工序质量的基本控制方法有哪三种?

产品防护目的和范围是什么?

1 工序质量控制简介 <br><br> 当前,整个国际质量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是,质量控制方面由经典的质量管理方法向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发展。ISO9001:2000标准要求采用“以过程方法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设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除了要牢固树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思想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实施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ISO9001:2000强调的过程方法的体现。 <br><br>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如一台机床)对一个(或若干个)劳动对象连续完成的各项生产活动的总和。设备工程项目就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要控制项目质量,首先应控制工序质量。设备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是在设备制造、安装等施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序是施工过程活动的基础,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只有严格地控制工序质量,才有可能保证设备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br><br> 2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br><br> 工序质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使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应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使每道工序所形成的产品(或结果)达到其质量要求或标准。工序质量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和活动效果进行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的内容如图1所示。 <br><br> (1)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 <br><br> 工序活动条件是指从事工序活动的各种生产要素及生产环境条件。其基本控制内容包括人员、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机械设备、工艺及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控制方法主要可以采取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方法。控制依据是要坚持设计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操作规程等。控制方式是对工序准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及环境条件宜采用事前质量控制的模式(即预控);对工序活动过程的诸多因素宜采取事中质量控制的模式(即跟踪监督等)。 <br><br> (2)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br><br> 工序活动效果主要反映在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方面。对工序活动效果控制就是控制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标准。工序活动效果质量控制一般属于事后质量控制,其控制的方法可采用实测、分析、判断、纠偏或认可。实测,是指测定工序活动效果的有关质量特征和特性的指标值。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工序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是指根据随机抽样所获得的实测值进行数据的分类、整理、统计分析,以寻求反映工序活动效果的规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为正确判断工序质量状况提供依据。判断,是指判断工序活动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质量和工序操作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工序状态。如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状态;是否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之间;是否在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属于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还是由系统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等。认可或纠偏,是指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认可,并验收签证,才允许下道工序开工;否则,对该工序活动效果进行必要的纠正。经纠偏后,应重新检查,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才予认可。 <br><br> 工序质量控制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质量的稳定性;若工序不稳定,则应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纠正,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br><br> 3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br><br> 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实施跟踪控制是工序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br><br>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不同时期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项目的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等,质量控制点可能是材料、操作环节、技术参数、设备、作业顺序、自然条件、项目环境等,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程度及危害程度加以确定。对设备工程顶目来说,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变异大的工序、部位和施工对象;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后续工序质量和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施工中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等处理应设置质量控制点。<br><br> 4 设备工程质量控制点分类 <br><br> (1)人的行为 某些工序应控制人的行为,避免因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如对高空作业、水下作业等,都应从人的生理、心理、技术能力等方面对操作者进行考核、控制。 <br><br> (2)物的状态 某些工序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如加工精度与机具有关;计量的准确性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腐蚀、振动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为控制重点。 <br><br> (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某些工序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 <br><br> (4)关键的操作 某些操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作为控制的重点。 <br><br> (5)施工顺序 某些工序或操作,必须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否则就会影响工程质量。 <br><br> (6)技术间隙 有些工序之间的技术间隙时间性很强,如不严格控制就会影响质量。 <br><br> (7)技术参数 某些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必须严格控制。 <br><br> (8)常见的质量通病 常见的质量通病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均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 <br><br> (9)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但操作人员缺乏经验时,应将其工序操作作为重点严加控制。 <br><br> (10)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工序 通过对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质量波动、不合格品率较高的工序,应设置为质量控制点。 <br><br> (11)特殊、特种结构 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和重要部位,应加以特别控制。 <br><br> (12)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中对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如稳定和组装问题等应设置为质量控制点。 <br><br>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保证项目质量的有力措施,也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首先应对工序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应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工序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因素并加以严格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3
答案:自检 互检 专检
扩展阅读:建议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里面对质量控制有完整的体系支持。
第2个回答  2017-02-03
工序质量控制有如下方法:
1、操作者自我控制,就是操作者自己在工序进行中对工序进行测量,再对照要求进行判断,当要出现偏差时,对工序进行调整,以确保工序的结果。如铆工在组对结构件时,当定位焊好后,对组对构件的尺寸进行检测,满足工艺要求后再进行施焊。这种方法适合于比较简单的工序,或操作者素质比较高时。
2、设立工序控制点控制,就是在工序的关键环节规定检测要点、检测时机、检测人员、检测方法和设备,当工序进行到这些关键环节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对照技术或工艺要求进行判断,合格放行,不合格进行处理,确保工序的结果。这种方法适合于工序比较复杂,比较长,较为关键,检测需要专业人员时。如关键产品的焊接工序,组对、预热、施焊过程、施焊后的保温都可以设立控制点并在工序中进行检测。
3、抽样法控制,这是一种利用事后结果的控制,在工序完成的产品中按规定的间隔进行抽样检测,从检测的结果来推断工序中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改进工序,防止产品的不良。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中,如汽车配件的生产,这种方法可通过使用控制图,来预判产品参数的趋势,从而预防产品不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