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光是怎样形成的

务必回答!

电子在运动时伴生着电磁波,光的形成是由于电子振动所伴生的电磁波。而不是所谓的光子。光源中的光来自于电子的振动,电子振动所伴生的电磁波辐射形成了光波,电子振动的频率构成了光波的频率,大量电子振动所伴生的电磁波辐射形成了光源。因为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电子的振动是电磁波辐射的必要条件。电子振动由两种原因所引发,一是高温物质核外电子的跃迁所引发的振动,这种振动需要物质的温度大大高于环境温度,运转速率很高的核外电子跃迁辐射才 能达到可见光的频率,我们把这种高温物质核外电子的跃迁所形成的光源叫热光源。二是电子在磁场或电场作用下引发的受激振动,这样的电子振动与温度无关—— 物质发光不需要高温,我们把这种不需要高温而使电子振动所形成的光源叫冷光源。 依据发光物质发光时温度的高低——是跃迁运动还是受激振动,我们把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热光源是高温物质核外电子跃迁运动所伴生的电磁波辐射。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其核外电子的速率升高,速率较高的核外电子就发生跃迁运动(绕核运转时降低速率的振动),向外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物质 的温度越高,核外电子的速率就高,电子跃迁所辐射的频率就越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热物质的发光。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 等烧红时的发光。火光为什么是红的?因为这些物质的温度在 800-1000 ℃左右,核外电子的速率在红色、橙色频率附近,所以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橙红色的光。而白炽灯的灯丝温度在2500℃,其光色显得白亮(其中多了橙、黄、 绿的成分)。热光源一般是多种频率共存的,除了橙光、红光,还有大量的红外波、微波,这些波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所以热光源的发光效率很低(白炽灯的发光效 率仅有 7%)。冷光源冷光源是在电场、磁场作用下电子受激振动所伴生的电磁波。这里,电子是指自然界游离电子及原子的核外层电子(非跃迁运动)。因为冷光源的发光只是电子在磁场或电场作用下发生振动所伴生的电磁波,仅仅与电子振动的频率、振幅相关,与核外电子运转的速率无关、与物质的温度无 关,发光时不会伴有强烈的发热,不会伴有大量的红外波、微波。所以发光效率高,能节约大量的能源。如:日光灯、节能灯、极光、萤火虫的发光、半导体发光( LED)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8
你好!就我能查到的资料简单说一下的!
光是光源向外散射能量的一种方式。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旋转但有很多轨道,不同的轨道代表不同的能级,当一个核外电子受到激发从一个高能级向低能级转换时,电子就会释放能量,就会有相应的一个光子产生,同样,当向更高的能级跃迁时就会吸收能量。所以光的产生就是轨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结果。太阳的热核反应就是不断的造成原子核周围电子的跃迁,所以光就源源不断的发出来。
看来帮你回答时我也学到一点知识啦!哈哈!
第2个回答  2020-04-25
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有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也可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即光量子,简称光子。
第3个回答  2008-09-07
光是一种电磁波,有很多种原因可以形成,广义上的光可以由自由电子振荡形成(无线电波),原子外层电子受激辐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原子内层电子受激辐射(x射线)原子核(y射线)这是远离.生活中最常见光--阳光是由太阳内发生的核反应后释放的能量直接间接的使周围的原子或原子核由低能级到高能级后,再由高能级回到低能级释放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9-07
有的说光的表现形式是波,有的说是粒子...
总之是由光源产生的,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很迷糊吧~哈哈!)
光是科学的一个瓶颈,比如用光学电子显微镜看量子的活动规律是不可行的,因为量子和光子是一个级别,无法测出量子规律...
扯远了,以后别拿这种宇宙级别的问题来折磨大家了...

建议多看《科幻世界》,然后配合百度搜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