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将一年划分为几季?

如题所述

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也有以夏历一至三月为春,四至六月为夏,七至九月为秋,十至十二月为冬的。西方天文学上则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各季的开始。

近代一般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翌年2月为冬季。中国民间通常又以气候,尤其是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气候不同,故四季长短不一,有时差别甚至很大。

扩展资料(附:参考书目):

在一年之中,由于太阳辐射有规律地变化,导致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循环周期,对中纬度地区来讲是四季变化。这是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之一。由于太阳直射点(指正午时太阳可以到达天顶位置)一年之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地球上任一位置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地平高度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每日太阳辐射量在一年之中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中纬地区最为明显,在赤道两侧则不大明显,而两极地区只有冬夏之分没有春秋。

四季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我国与一些国家划分方法不同,我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各季节的起点,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正好是各季节的中间;一些国家使用的另一种划分方法比我国的划分方法向后推迟半个季节,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各季节的起点。两种划分方法都考虑了天文含义,与地球公转的规律相联系而不完全与地面的气候特点相吻合。从实际气候状况看,后者气候上的含义比前一种更强些。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 沈阳出版社. 1990

温带地区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合称四季。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 也有以夏历一至三月为春,每三个月为一季,依次类推。在北半球,一般以阳历1月、7月分别为一年中最冷与最热月份,因此近代常以该两个月作为冬、夏的中心月份,即阳历3—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气候上鉴于各地纬度地理位置的不同,冷暖季节各有长短,故改以温度为准。我国通常以气候平均温度10℃升至22℃期间为春季;高出22℃期间为夏季; 自22℃降至10℃期间为秋季,低于10℃期间为冬季。依此标准,我国温州—永安—柳州—昆明一线以南几无冬季。爱辉—嫩江—黑河—呼和浩特一线以北几无夏季。

-- 中国方志大辞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温带地区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之合称。四季按其划分的基本标准有两大类。一为天文四季,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之始;也有以农历一至三月为春,每三个月为一季,余者类推;西方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四季之始;北半球一般还以公历3至5月为春,每季三个月,余者类推。上述划分均为天文四季,其共同特点是,对于半球来说,它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且各季长度相同,与实际气温关系不大。另一为气候四季或物理四季,它根据实际温标来划分,中国通常以候(连续5日)平均温度高于22℃时期为夏季,低于10℃时期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时期为春季或秋季。这样,各地季节起讫日期不一,长短不一;甚至根本没有某个季节,如中国海南岛无冬季,漠河无夏季。

-- 地学辞典.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

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总称。中国古代以每季为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一年有四个季月,四季之名乃渊源于此。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也有以夏历一至三月为春,四至六月为夏,七至九月为秋,十至十二月为冬的。西方天文学上则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各季的开始。故近代一般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翌年2月为冬季。中国民间通常又以气候,尤其是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气候不同,故四季长短不一,有时差别甚至很大。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