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父母很容易养出懦弱的孩子,长大后,被人欺负了也只会忍受

如题所述

文|西红柿妈妈

网上时不时会爆出关于校园霸凌事件,大家看后其实不难发现,那些被欺负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自卑内向、性格懦弱、胆小怕事,遇事没有主见,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这种性格。

可是,对于0~6岁的孩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那么,家长的哪些行为容易让孩子性格软弱呢?我总结了一下,希望各位家长引以为戒。

1、包办孩子所有事情的家长,容易把孩子培养成没有主见的人。

我和一些妈妈们聊天,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一些宝妈表示,从小锻炼孩子爱劳动是有很多好处的。但同时也有一些妈妈表示,孩子那么小,心疼还来不及呢,哪能教孩子干活呢?像后者这样的妈妈,在生活中应该不在少数。

所以有些孩子三四岁了还需要喂饭,五六岁也不会穿衣服。为了孩子的安全,孩子从未离开家长的视线,搂着睡、抱着坐、领着走。 父母这样做,不仅会使孩子自理能力很差,还会导致孩子胆小无能、性格懦弱。

因为孩子从小一切问题都由父母替自己解决,自己缺乏锻炼的机会。遇到事情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缺乏表达的勇气,总是习惯听从父母的安排。这样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在一起,很容易被别人指挥,听从别人的意见,甚至被别的孩子欺负,而且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变成“妈宝男”、“啃老族”。

父母并不能跟随孩子一生,也不能预见孩子将来会遇到什么事,所以提高孩子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我建议各位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而应该给孩子相对的成长和锻炼空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正负责的父母是,在孩子幼小时,尽心照顾;等孩子长大后,家长慢慢放手,得体地退出。

2、家长对孩子管教太严,孩子一犯错,非打即骂,孩子容易性格懦弱。

男孩小亮10岁上三年级,父母平时工作忙,对他疏于管理,学习成绩很不好。每次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都会觉得又丢她的脸了。爸爸、妈妈是“单打”、“双打”、“混合打”,体罚孩子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直到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小亮被打破了头。妈妈才知道孩子从来没有吃过早餐,吃早餐的钱每天都要上交那些打他的孩子,而今天小亮因为忘记带钱,被那些人失手打破了头。

一个孩子被别人欺凌好多天,却默不作声,内心该是多么的绝望与无助。在我看来,孩子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孩子在外面和别人打架,或是被打或是打回去,或者有家长、老师出面调解,过去了,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成长。但是,面对父母的打骂,孩子则毫无办法。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生存的依赖。所以当一个孩子面对父母的吼叫甚至责打,孩子只能只能默默承受。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中在强势的父母面前,生活中紧张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很可能有话不敢说,委曲求全看父母脸色行事。久而久之,形成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

所以爸爸妈妈们,“棍棒之下,不一定出孝子”,你的拳头很容易打掉孩子的自信、把孩子的自尊水平踩到最低。

当然有一部分的孩子,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对父母心生怨恨,成长施暴者。

3、不给孩子任何零花钱,孩子很自卑,所以他们靠讨好或暴力对待同学来获得零花钱。

有些家长从不给孩子零花钱,因为害怕孩子手中有钱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其实家长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首先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得让孩子学会花钱,这是对孩子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另外,孩子七八岁以后升入小学,开始生活在班集体中,身边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别人都有钱,而自己却没有一点零用钱。或者说,别人都自己买东西,自己却总是由父母包办,就会觉得让孩子觉得没有面子,甚至还会怕被同学嘲笑。

更有甚者,一部分孩子抵制不了零钱或是零食的诱惑,通过讨好同学获得零花钱,时间长了,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有的小孩会找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要零花钱,通过暴力的方式欺负别人,对孩子 健康 成长更不利。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勇敢的孩子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虽然说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跟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有关系,可是这些阴暗面的发展却是跟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更理智地面对孩子的成长,不要犯以上三种错误哦。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s0.pstatp.com/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我是西红柿妈妈,二胎妈妈 育儿 达人,生活中 育儿 经验或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留言,文章版权属本作者所有,欢迎分享给其他需要的人,↓↓↓下方点★★收藏分享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1
作为父母,养育孩子,必不可少的就是操心,孩子小的时候担心他在外面被人欺负,孩子大了,希望他能少走弯路,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有时候,教育孩子并不会一帆风顺,一旦用错了方式,就会酿成大错,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上,方式不对,很容易让孩子在性格上有缺陷,成为人人都能捏的“软柿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父母经常做哪些事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软弱,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帮助。

一、喜欢在人前贬低孩子

我发现现在还是有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小,面子不重要,大人的面子比较重要,这些父母通常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可能还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或者是贬低孩子,殊不知,父母的这些话就像一把利刃,扎进了孩子的心里。

作家桐华就曾说过:“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还要爱面子。因为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孩子也是爱面子,需要面子的,要知道,父母的这些语言打击就像是一种“冷暴力”,伤孩子于无形,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长期的语言打击会瓦解孩子的自尊,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之中,难以自拔。

二、不论对错,总让孩子先道歉

很多家长都特别执着于让孩子道歉,甚至还会威胁孩子道歉。但是对于知错或是表示歉意来说,说出“对不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虽说道歉确实能让别人更容易原谅自己的错误行为。但如果是让孩子被迫的道歉,那更多是敷衍和迁就,这样不仅不会缓解受伤害者的情绪,孩子也很难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久而久之,这种一味的退让和迁就就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软弱。

三、剥夺孩子的话语权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沟通越来越少。很多孩子和父母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看起亲密,实则陌生,双方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不是孩子没有跟父母沟通,只是孩子的大多数的想法说出来不被父母理解,有时候孩子想要的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结果得到的是一顿说教,一盆冷水。
就是在这样的绝对压制下,孩子的话语权渐渐被剥夺,沉默成了孩子唯一能做的事。这就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陷入被动,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四、逼着孩子谦让

孩子们都聚在一起玩耍,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
比如,孩子们看中同一个零食、玩具、游戏等,很容易就发生了争夺。
每到这个时候,大人们总会拿着“孔融让梨”的故事现身说法,要求年长的孩子谦让年纪稍幼的孩子。因为在大人的眼中,这是孩子懂事的表现,可是在孩子眼中,这是大人在逼着他们就范。孩子的想法是很简单的,属于他的东西,他会尤为爱护,不想让别人抢走,家长老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孩子的身心会受到伤害,而且一直谦让别人,孩子会逐渐失去自我,百依百顺,不敢和别人竞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