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穴的作用

如题所述

解溪穴能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头痛,腓神经麻痹;
解溪穴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足下垂; 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 4.其它:高血压 古代记述:头痛,眩晕,眼疾,头面浮肿,腹胀,便秘,足膝痛或痿痹,癫疾,霍乱,转筋,热病汗不出,善噫,胃热谵语,疟,惊悸,股膝重,筋痹,面目赤,口痛啮舌,足胫虚肿,气逆。 近人报道:肾炎,臌胀,肠炎,足下垂,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 现代常用于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昆仑、太溪治疗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疗腹张。编辑本段刺灸法
1.直刺0.3~0.5寸;
2.平刺1.0~1.5寸;
3.可透丘墟或商丘,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整个踝关节。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 ~ 15分钟
【解溪穴名解】
出处:《灵枢·本输》:“行于解溪。”
别名:草鞋带穴,鞋带穴。
1、解溪。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经水也。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
2、草鞋带穴、鞋带。穴名当为意解。本穴物质为丰隆穴流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如鞋带般散解,喻意经水流行无固定的路线,故名。
3、胃经经穴。经,经过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从本穴经过而无大的变化,故为胃经经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穴内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3
解溪穴能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头痛,腓神经麻痹;
解溪穴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足下垂;   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   4.其它:高血压   古代记述:头痛,眩晕,眼疾,头面浮肿,腹胀,便秘,足膝痛或痿痹,癫疾,霍乱,转筋,热病汗不出,善噫,胃热谵语,疟,惊悸,股膝重,筋痹,面目赤,口痛啮舌,足胫虚肿,气逆。   近人报道:肾炎,臌胀,肠炎,足下垂,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   现代常用于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昆仑、太溪治疗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疗腹张。编辑本段刺灸法
  1.直刺0.3~0.5寸;
解溪穴
2.平刺1.0~1.5寸;   3.可透丘墟或商丘,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整个踝关节。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