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什么规律

如题所述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

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道德阶段(5岁下)

“前道德”就是发生在“道德”之前,意思就是这个阶段的是没有道德概念的。

我们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看到想要的就会抢,就会拿,得不到就会哭,而且满地打滚地哭,丝毫不会顾及别人的眼光。因为在他们的脑子中只有满足自己欲望的本能,没有其它任何的道德意识。

二、他律道德阶段(5~10)

所谓的他律是指在别人的控制之下。

5-7岁的孩子开始进入了前运算阶段,大脑得到了进一步发育,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孩子们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开始社会化。为了与他人更好的交往,于是对于道德认知产生了新的需要,进入了“他律阶段”。

三、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就是自我控制。

到了10、11岁,儿童智力得到了进一步发育,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同时伴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后,社会交往活动的进一步增多,他们对于道德规则产生了新的认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自律阶段。

扩展资料:

儿童的道德规则认知经历了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从主要依靠外部的的行为准则来衡量行为,受他人的价值标准支配,发展到逐步把道德规则内化,形成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道德准则。

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就应该意识到,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就应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他律阶段的孩子,犯了错就必须要受到惩罚,必要时可以体罚,因为孩子是依靠后果来判断行为好坏的,如果没有惩罚,孩子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