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量是怎么计算的?

如题所述

测定降雪量的两种主要方法:
1. 使用雨量筒收集降雪,然后将雪融化成水,并通过雨量杯进行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2. 使用专用仪器对雪进行称重,之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降雪量的计算:
气象观测人员会使用标准容器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收集降雪,然后将其融化成水,测量得到的体积以毫米为单位。
降雪量等级分类:
-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
-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介于1.0至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介于2.5至5.0毫米。
-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介于3.0至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介于5.0至10.0毫米。
-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超过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超过10.0毫米。
- 大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介于20.0至30.0毫米。
- 特大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超过30.0毫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降雪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