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旗的来历和含义

如题所述

1、韩国国旗的起源:19世纪末,朝鲜王朝受到日本的刺激,开始关注国旗的重要性。中国清朝的外交官黄遵宪曾建议使用龙旗,但该建议未被采纳。1882年,在签署《朝美修好通商条约》之前,朝鲜方面设计了一种不含卦象的太极旗。经中国外交官马建忠的建议,加入了八卦。后来,朝鲜大臣朴泳孝与英国船长商议后,决定去除四个卦象,于1883年,这种设计被朝鲜高宗选为国旗。
2、韩国国旗的象征意义:太极旗的尺寸比例为3:2,白色背景象征着土地。旗中的太极图案由上下两条弯曲的鱼形组成,红色代表阳,蓝色代表阴,象征着宇宙。四个角落的黑色卦象中,左上角的乾代表天、春、东和仁;右下角的坤代表地、夏、西和义;右上角的坎代表水、秋、南和礼;左下角的离代表火、冬、北和智。整体图案传达了永恒运动、均衡与协调的理念,体现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哲理和神秘。
扩展资料:朝鲜半岛古代并没有国旗,但太极图案一直是该地区广泛使用的传统吉祥图案。太极旗出现在朝鲜王朝末期。1876年《江华条约》签订后,朝鲜开始考虑设计国旗。1882年,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首次绘制了太极旗,1883年,该设计被李熙正式采纳为朝鲜的国旗。太极旗设计后,朴泳孝一行在日本客店外悬挂了国旗,引起了各国使节和日本各界的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