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真是自编自导废掉太子的吗?

如题所述

并不是,因为当时的汉武帝只不过是想除掉丞相公孙贺,当时的公孙贺是皇后卫子夫和大将军卫青的人,因此对于权倾朝野的外戚,汉武帝当初便想拔除这颗卫家的爪牙,以此来打乱卫家的精心布置。后来因为太子又出现了巫蛊之祸,所以对于有前科的汉武帝,都会猜想是他所为。

但是如果汉武帝真的想废掉太子的话,那么在公孙贺的巫蛊之祸这件事情上,就可以将太子带上,而不是后来又弄个巫蛊之祸。汉武帝当初之所以会严惩皇子背后的外戚,也是为了敲打皇子,让皇子不要和大臣结党营私,实际上汉武帝是怕皇子触及到自己的皇权。

而汉武帝当时之所以会那么做,也是因为受了小人的蒙蔽。自古以为,皇帝在晚年的时候,都会出现昏庸的时候,因此汉武帝当时只不过是被小人蒙蔽了,而这个小人便是伪君子江充。江充当时因为得罪了赵国太子逃到了长安,向汉武帝告发,成了一个“污点证人”。

再加上当时的江充长得魁梧有力,穿的服装有妇人风范,于是便将江充留在了宫里。后来在和江充的交谈中,便渐渐喜欢上了江充。江充后来为了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甚至不慕权贵,因此让汉武帝觉得他很有才能,因此便更加喜欢了。

而江充在后来,因为得罪了太子,害怕太子继位后想要找自己算账,便想要让太子直接做不成皇帝,所以便自己自导自演了一出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为有公孙贺的前车之鉴,所以害怕自己会变成公孙贺,因此在杀了江充后,便直接造反了。后来兵变失败后,刘据身亡,而当时的卫皇后便也自尽了。

也因为没有了太子,所以汉武帝在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的事情发生,所以便选择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来当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5
汉武帝的卫皇后,卫太子到死都没有被废,汉武帝只有认定太子谋反才会废皇后,废太子。事实上,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的时候卫皇后已经自杀了,卫太子出逃在外,令狐茂仍然称呼卫太子为适嗣--嫡嗣,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汉武帝接到上书的态度是“书奏,天子感寤”这时候汉武帝很可能已经知道自己可能错怪了太子,但是在那种先君臣后父子的封建社会,他作为皇帝,有碍于帝王的颜面,没有立即赦免太子,导致了太子的悲剧。当他得知太子的死讯的时候他的态度是“上既伤太子”他已经伤心了,后悔了。但是呢,太子起兵造成的影响不小,他一时之间找不到理由替他开脱,直到前90年十月左右,他经过调查发现巫蛊的事情大多不可信,这时候田千秋上书提出“子弄父兵,罪当笞”于是他对太子起兵的行为大感释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所以“立拜千秋为大鸿胪,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在前89年的报车千秋一文中他也提到“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有司无所发···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我认为汉武帝对这场父子悲剧是很后悔和惭愧的。
第2个回答  2020-06-15
并不是汉武帝自编自导的,汉武帝晚年收到了奸臣江充的蒙蔽,才导致了巫蛊之祸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20-06-15
不是,刘彻从来都没想过废太子和
打压卫家,公孙贺是从小与刘彻在一起的,也许在后面因卫家而做丞相,但儿子得确犯罪了,巫蛊案不是刘彻发起的,刘彻只想做神仙和长命,是有人利用了这点先除公孙贺,再除太子,最后是卫子夫。如刘彻要做的话是先除皇后卫子夫,卫子夫掌控着未央宫和长乐宫这是大汉的政治权力中心,再除公孙贺,最后是太子。这三个对于江充李广利而言公孙贺最好下手,曹祟卫伉是随带的,太子刘剧难度是有点的,卫子夫是最难除的。刘彻废太子那就废皇后了,废皇后刘彻就不会把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兵权交给卫子夫了。没有刘彻授权卫子夫是没法调动军队的
第4个回答  2020-06-15
不是。太子只是遭受小人蒙蔽,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