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出对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如题所述

现谨对几个主要问题提几点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是建议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针对长安镇水资源缺乏、旱涝频发的实际,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重点,努力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努力改善农业生态条件,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二是面对城乡差距拉大的现实,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办法提升农民收入、农民子弟受教育条件受限等短板,切实减小城乡差距;

三是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物价的普遍上涨已引起很多部分老百姓的恐慌和不满,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出台价格补贴政策,建立低保标准发放与消费价格变化的联动机制,确保低保家庭的收入与支出随着物价上涨水平同步调节。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重点是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等人员自主创业,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问题。

四是建议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公共服务的能力,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

五是关于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对很多政府官员来说还是一张毫无头绪的新试卷。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社会的公信力丧失、劳资关系失衡、各类社会冲突频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出现已经暴露了严重的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水平落后、管理跟不上会变成新的社会仇恨和暴力。政府将本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大量公共资源悄悄转移,本应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产品失踪,一切规则、秩序、道德的重建不见了。建议政府应该从单向追求经济发展的思维中走出来,注意社会管理,提高管理社会的水平。管理不得要领,不得章法,只会惹出了更多、更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要顺应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掌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规律。社会的管理必须依靠法治。一刀切、一阵风的矛盾治理方式只能治标不治本。许多矛盾被掩盖起来,会转化为不满和怨气。各类社会矛盾拖延越久,风险会更大,治理的成本会更高。花钱买平安并不可取,乱开口子只会造成社会的不断对立和管理规则的形同虚设。建议:越是严峻的问题,越是紧迫的问题,越不能以权代法,越要注意规则和讲究法律。政府的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重视社会导向,着眼长远考量,把功夫放在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上。

六是关于政府自身建设问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不能仅就报告圈圈点点,要跳出报告看工作。我们的政府要建成节约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与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必须实现从治理到服务的转变,法治型政府就是要改变主观意图下的草率决策,而是谨遵程序,依法行政。我省至今没有摆脱财政养人、养人收费、收费养更多的人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怪圈。建议取消一些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科目,减少政府公务支出,政府不得供养无财政拨款的人员。建议将财政支出体制与编制体制改革联动。 把钱用对,把人用好。目前群众反映找人难、办事难、办成事更难,与一些党员干部的服务淡漠有直接关系。为民服务这是一切政府官员必须具有的公心的理念及天职。建议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群众感情,变关门办公为开门办公,变要我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干部下沉机制,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确保群众进得了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实现基层干部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常态化,努力提升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能力。 在干部队伍的管理中,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忘记宗旨、不负责任、消极堕落、专横霸道。建议要拿出有效措施敢于调整那些不负责任、不讲原则的干部,使干部不敢懈怠,使干部不敢腐败,使干部不敢专权,使干部不敢失责。确保政府始终作为人民的公仆,执好权、履好责。互联网政治的出现,给各级政府的执政方式,处理问题的技巧与智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上民意汹涌,建议各级政府要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一新技术,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网络传播危机、提高网络问政、与网民打交道的能力,让网络科技切实转化为新时期执政的生产力。 建议政府顺应信息公开的大势,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一整套公开的回复与处理的问责机制,保障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均衡表达和平等博弈,保持官民沟通,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这个新领域有新作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