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来历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每年7月的第一周为"全国植树节";法国规定每年3月31日为树木日,3月为绿化月;西班牙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为"植树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2

上世纪末,我国每年土地沙漠化增加3000多平方公里,而现在转变为年均缩减1300平方公里,都归功于植树造林的兴起。

第2个回答  2017-02-13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最初确定于4月5日清明节,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为3月12日 。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tqP8osa15r986XBldoBrnwLddrom-gOcaEaYKkopTAt5fBTGIu-Op7deA64Exo35PhBTt2-e8qTmN09A6sP1dWAZnIlRTVRrBYBxHJc_2yh5Jz6oDR-f6HyEv4KBLEV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3
第4个回答  2020-02-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