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 #三年级# 导语】《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原文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走过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

  突然,父亲站定,朝幽深的森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道。可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在动的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这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设计理念

  以读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人物感情的主要方法;直奔主题,围绕课文题目,抓住重点文段和重点词句,朗读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并用“舒畅”、“快活”造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的心情变化: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教育学生懂得爱鸟、保护大自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质疑课题。

  读了题目,爱动脑筋的孩子脑子里必定会闪过一些疑问。(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见一见昨天认识的生字朋友)

  3、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你能在默读全文后,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汇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板书)

  指名读句子,体会“一生最喜欢”。

  师:读了这句话,爱动脑筋的孩子此时又会产生疑问了,请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感悟。

  到底这树林和唱歌的鸟凭什么魅力而成为父亲一生的最爱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树林里的鸟吧。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个段落描写了树林的鸟?(提示:默读时动眼、动脑、动手画。)

  2、学生汇报,指导学习第十自然段。

  师:谁能把这一段话读正确、通顺、流利?(指多名学生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了解到鸟的什么特点?(鸟有气味)

  师:哪句话最能让你了解到小鸟有气味?

  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每一只鸟才张开……呼吸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随机指导理解“舒畅”一词: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

  小结:查字典、换近义词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可以加上动作读。

  师:谁能用“舒畅”来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快活吧――齐读一至四句。

  4、这是鸟特有的气味,非一般人所能闻到,那如何才能闻到?读第十段最后一句,用刚才的办法,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或者两个词语,也就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理解:你怎么理解“用心”一词?(换近义词:专心,认真。)我们平常闻气味都是用鼻子闻,可父亲却说要用心闻,那么,怎样闻才是“用心地闻”呢?你能联系前文,找到文中的的话来解释吗?

  5、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九段,思考前面的问题。

  6、学生汇报,随机指导理解“用心地闻”。

  “突然,父亲站住了……闻了又闻?(从“上上下下、望了又望”体会父亲仔细看、用心闻。)

  “我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

  随机指导理解:茫然、凝神静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了父亲是()地站在那。

  7、一旁茫然的我,这时心里想什么?(哪有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请位父亲来回答。

  8、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

  9、父亲这么仔细观察、用心地闻鸟味,再次读文段,读到父亲的心里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爱鸟――读第一段)

  10、看来,父亲对于鸟来说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

  11、默读课文第十一至十六自然段,思考: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用读句子-读词语的方法找一找)

  1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随机结合课件指导朗读。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想知道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吗?――看课件。

  理解“群鸟齐鸣”,指导朗读第十一段。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指导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

  鸟儿歌唱着要飞上天空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是却不知它面临的危险――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所以,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看,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也了解鸟儿最快活与最危险的时刻,父亲真了不起啊!这一切都源自于――读第一段中心句。

  1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1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我心情为什么“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15、小结: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爱)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方面: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内容感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它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拓展。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

  《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父亲爱鸟,以父亲了解鸟为主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重点句反复朗读感悟。对于“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一句,学生感悟得较深,他们从望子又望,闻了又闻这里看出父亲看了很多次,闻了很多次。鸟味嗅嗅的,而父亲却闻了又闻,父亲只是看了看,闻了闻,就知道林子里有很多鸟这里看出父亲很爱鸟,很了解鸟。但是对于“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这一句和有关鸟味的这一句,学生因为缺少生活经验,在感悟上不是很到位。对于鸟味,我让学生回忆和妈妈一起买菜时,经过卖鸡地方时你会闻到的味是什么样的,鸟味和这种味是差不多的,帮助学生搭起生活与文本的桥梁。但是关于前一句,虽然也作了引导,但是总觉得学生没有学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