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7~13章节概括

如题所述

第七章:描写了外婆和外祖父的各自性格特点。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第八章:外婆给“我”讲童话故事,“我”遇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朋友。

第九章:“我”和“三个小少爷”的友谊。

第十章:“我”母亲和“我”外祖父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家庭战争。

第十一章: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母亲再嫁,“我”接受不了,“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矛盾。

第十三章:母亲去世,外祖父和外婆分家。“我”靠捡破烂为生。

扩展资料

文章简介: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写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