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哪些基本要求?

如题所述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007-10-14 10:44:04)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深入把握、认真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

我们党对全面发展的认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最初,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可以称为是“三位一体”,即是指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也包括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全面发展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三位一体”的提法改为“四位一体”。

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重要总结。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就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必须统筹兼顾,绝不能“单打一”。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践中做得并不够理想。一些部门、一些地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需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那么,当前坚持全面发展应当注意解决哪些问题呢?

第一,必须防止和克服“单打一”的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拨乱反正,毅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完全正确的,由此我国的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是,由于思想方法存在片面性,或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地区和部门也存在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化为“单打一”的倾向,存在着把发展单纯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倾向,因而片面去抓经济建设,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置于无足轻重乃至可有可无的地位,造成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协调。坚持全面发展,要看到现代化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共同进步的统一过程,各个组成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诚然经济建设是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基础,经济搞不上去其他方面的问题解决就要受到极大限制,但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建设,反过来又要制约和束缚经济本身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防止和克服“单打一”的倾向。

第二,破除“唯GDP论”。“唯GDP论”是一种把GDP增长当作衡量发展、衡量干部政绩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的倾向。多年来,我们考察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些干部的政绩,往往唯GDP是从,只要把GDP搞上去了,一俊遮百丑。这种“唯GDP论”的倾向,进一步助长了“单打一”的做法。因此,坚持全面发展,又必须防止和克服“唯GDP论”的倾向,破除“GDP崇拜”。

必须看到,只把GDP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是有重大缺陷的。这主要表现为:(1)GDP有时不够准确。GDP指标会受到货币与人口等因素的干扰,以致不能提供经济增长的准确信息;(2)GDP是个产出概念,不能衡量投入和成本,片面追求GDP,必然要导致发展方式粗放,为发展付出高昂成本和代价;(3)GDP是个数量概念,不能反映增长的质量,片面追求GDP,必然要造成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甚至为假冒伪劣和黄赌毒制造生存空间;(4)GDP指标不能衡量公正与否,GDP增长不能自行解决分配公正的问题。所以,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搞“唯GDP论”和“GDP崇拜”就更不正确了。

反对“唯GDP论”,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否定GDP增长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从GDP与发展的内在关系看:(1)GDP作为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最重要的指标。(2)GDP虽然有重大缺陷但至今没有能够取代它的可操作的指标。虽然人们在设法提出一些新指标以弥补GDP的不足,但是这些指标还不可能离开GDP去另搞一套。(3)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表现为GDP的增长。GDP增长了不一定导致发展,但没有GDP的增长肯定不能发展。(4)GDP增长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长远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GDP的持续快速增长;从现实看,解决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也必须使GDP增长保持适当的速度。

第三,必须注重解决好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某些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这些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对全盘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严重阻碍全面发展的推进。所以,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注重解决好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问题。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举世公认,但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配套,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峻,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薄弱环节已成为坚持全面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工作,破解发展的制约瓶颈,已经成为坚持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注重解决好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问题,但又不能把坚持全面发展和解决瓶颈制约及薄弱环节问题,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我们要坚持辩证法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辩证法要讲全面,就是要看到组成事物的各种矛盾,在解决矛盾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辩证法要讲重点,就是要看到事物的矛盾是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的,解决矛盾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以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和促进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强调抓住重点并不是搞“单打一”,更不能颠倒主次,把非主要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注重抓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这是很重要的工作方法,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所有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都当作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现在有些同志看到了我国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于是就要改变对我国中心工作的提法,如有人提出要“以制度改革为中心”,有人提出要“以社会发展为中心”,有人提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这些观点之所以不正确,不仅因为这些观点是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而且从方法论上说,把一般的薄弱环节都作为主要的矛盾和中心工作了。必须看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虽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会有不同于先前的某些特点,但仍然是对我国各种大小矛盾起着支配作用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坚持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因而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协调发展,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严重的不协调问题。

一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1.86:1,1990年为2.2:1,1995年上升到2.71:1,到2002年高达3.1:1。2005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扩大为3.22: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和农村生产成本支出、实物估价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区域发展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快,地区差距拉大了。按照东中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倍数比来看,从经济总量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50%提高到了2003年的59%,中、西部地区分别由30%和20%下降为24.5%和16.5%。从人均GDP看,东部地区人均GDP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进一步提高,由1980年的高出34%,提高到2002年的高出53%左右,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由1980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70%,下降为2002年的70%和59%。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经济发展一条腿长,而社会发展一条腿短,各项社会事业相对落后。最突出的是教育、医疗、住房问题,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广大群众呼声很高的问题。例如,公共卫生体系经费投入不足。据联合国2003年人类发展指数报告,2000年卫生保健公共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美国为5.8,日本为6.0,法国为7.2,德国为8.0,中国仅为1.9。在医疗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还有,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需低迷,需求不旺;外贸依存度过高,远高于世界大国17%的平均水平,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出口结构不合理,很多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较,我国服务贸易仍然比较落后。

马克思曾经说过:“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正是为了缓解和解决我国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坚持系统结构性的原则,进行重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系统结构性原则认为,结构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一定方式,它表现为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排列秩序和作用方式等。系统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正常发展;反之,结构不合理,比例关系失调,就会导致系统功能降低和不能正常发展。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结构的跃迁过程,各种重大比例关系必须不断调整,才能消除比例失衡、结构失调,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重大比例关系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尤为突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坚持协调发展,必须进行重大的结构调整,通过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发展的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落实“五个统筹”的原则。统筹兼顾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总结前苏联社会主义畸形发展的教训,论述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统筹兼顾”,“统”就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干预;“筹”就是筹划、协调;兼顾就是照顾到方方面面,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构合理,减少内耗,相互促进,运转正常。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要贯彻好“五个统筹”的原则,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缓解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寻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关键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总根子在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和城乡差距明显两个方面。我国的城市化率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增长,但截至2006年底只达到了43%的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0%的水平。我国城乡差距很大,属世界上城乡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长期走势。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大量吸收和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争取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使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世界届时的平均水平。这就需要在今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把2亿多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评论道:“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由此也可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基本实现我国的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迫切的现实任务,又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农村发展;要切实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政策保护、扶植农业的力度;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必须应对提高城市化率和建设新农村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其他国家难以与之相比的大量的新的社会问题。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大量的农用土地流失,大批的“三无农民”,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引发城市环境恶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大量流动人口带来的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与社会道德问题等,都是我国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过程难以避免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现在,我们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建设新农村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对伴随这个过程产生的上述问题,有些方面还缺少应有的重视,缺少深入的研究和系统全面的对策。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政策,已成为坚持协调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先进的发展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我们党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由我国的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状况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资源拥有角度看,不论是资源总量还是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过去我国历来被称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但是现在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如不能坚定地实施可持续发展,“地大物博”就有转变为“地大物薄”的可能,我国的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决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其次,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由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所决定的。由于我国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发展阶段,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消耗强度急剧增长时期,加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极为严重,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例如,以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水资源而言,我国现在同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双重压力。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全国660座城市中,有约400座城市缺水,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为满足现实需要,对地下水超强度的开采,在全国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部分地区已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现象。黄河、淮海、海河的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据统计,全国有包括黄河、辽河等大江大河在内的90多条河流发生过断流,河流功能衰减。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由于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流域的生态恶化。今年,太湖、巢湖、滇池大面积爆发蓝藻,表明水质污染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已经恶化到严重威胁到人民生活,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这样下去,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就要“吃祖宗饭,断儿孙路”。只有更新发展思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使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是各国发展中普遍面临的矛盾。解决好这个矛盾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和部署,又要做好近期安排。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要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把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农村为抓手,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到实处。

第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节约资源是环境友好的基本前提,环境友好的行为又能促进资源节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重视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和环境所产生的近期影响和长远影响,要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自然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要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代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发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建立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创立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线性单向流动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的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带反馈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到最低限度。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为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提供了现实途径。

总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了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实践表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发展质量得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迈出了新步伐,解决发展中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取得了新进展。我们深信,只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评审组副组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系统理论与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庞元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8
不想看长长篇大论就看我的吧,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9-28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读本》 定 价 23.00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00问》 定 价 20.00元
电 话:010-64045344 联系人:杨老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