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基本消除时间为多少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基本消除时间为多少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基本消除时间2天。

部分降低餐后血糖的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应在饭前30分钟服用,当食物中的糖分解被吸收时,药物正好发挥作用。

肠溶药物:肠溶药物具有特殊性,饭前服用可以确保药物尽快通过胃进入小肠,从而溶解释放、发挥作用。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消化系统药物多为饭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饭前服用有助于促进胃蠕动和胃液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谷氨酰胺、枸橼酸铋钾等,饭前服用可使药物充分附着于胃壁,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

扩展资料

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

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的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的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

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1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基本消除的时间是2天。

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如未加说明即指消除半衰期。大多数药物是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即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这些药物有其各自相对固定的半衰期数值,不因血浆浓度高低而改变。

另一些药物剂量过大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可以零级动力学规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药物),此时血浆半衰期可随血药浓度增高而延长。

扩展资料

开始计算到最高血药浓度降低到一半浓度的时候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药物血浆半衰期,也就是药物从最高浓度到中间浓度所需要的时间。

临床上每种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有明显的不同,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来决定用药的频次,比如一般性的头孢类抗菌药物,药物半衰期是8到12小时,所以大部分头孢类药物用药频次为每12小时应用一次或者是每八小时应用一次。所以通过测定药物血浆半衰期,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01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基本消除时间2天。

一天三次是药物专家根据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制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个小时服药一次。这是根据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决定的,如果只是在白天服药,会造成血液药物浓度高,晚上血液浓度低,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儿童以及体弱者危害很大,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带来副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在服用抗生素时,如果患者是按照三餐时间服用,比如早上7点、中午12点、晚上18点服用,这样服药的时间间隔将是5、6、13个小时,会导致白天血药浓度高,晚上血药浓度低,白天杀菌效果好,晚上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弱。这样服药会大大影响药效。

扩展资料

有的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的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盐类泻药如刺激性强的、高浓度的硫酸镁、蓖麻油等,早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迅速经过空胃而快速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保持较高浓度,强烈刺激肠壁而发挥致泻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