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水草?

如题所述

  水草种植的十大金科玉律:

  1、底砂与水中的热带温度
  此句重点在强调底砂与水中之间的与字上。在水族箱底部铺设加温线,有一项特别的优点:就是可以迫使加热后的水上升,而使底砂成为整个水族箱的化学和物理系统之一部份。不仅温度会均匀分散到整个水族箱之中,而且底砂中所产生的营养盐也会随着水流回到水中,并流到水草的叶部。反之亦然,当水流进底砂时,氧气会随着水流进入底砂之中,底砂因此可保持较长的作用时间,且不会赞成死角并可避免底质变黑。有了此套加温系统,就可模仿热带地区地下水的水平与垂直之自然流动。除此之外,此加温系统仅采24伏特的低电压,对于人类及动物是绝对无害的。

  2、合适的光照
  依据水族箱的大小及形状,水族箱的光照可以使用萤光灯管、水银灯(HGL)或金属卤素灯(HQI)。只要使用其中任何一种光源,均能保持鱼儿的自然色彩和水草的良好生长,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确保水族箱在白天时段,有最适量的氧供应。当水中的饱和溶氧量只达到100%时,这对于养有鱼类的水族箱而言是不够的,因为不只鱼类需要氧气,就连细菌也需要氧气来进行废物分解(此废物来自饵料,水草等)。此外,水草也需要一定含量的氧气,尤其是在傍晚,为了避免晚上氧气不足,白天一定要补足氧气,而此只能以合适的光照来达成。

  3、稳定的水质
  热带水域,不论其年代有多久远,其水位高低及光照状况,特别是游动快速的水,其水质都很稳定,一些水质因子如:PH值,二氧化碳含量,硬度等都很少变化。
  此需求对于完全不懂化学的门外汉而言,是很难理解的,在水族箱中需要调整到中性的PH值和维持稳定的酸度,即碳酸盐硬度更少要在3-4度DH。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混养于水族箱中的鱼类,系从酸性水质(如:霓虹灯鱼)到碱性水质(如:慈鲷科鱼)都有,如要将这两类的鱼类都培育的很成功且顺利,中性的PH值是最为理想的。
  中性的PH值系由二氧化碳的添加来控制,然而此种控制至少必需维持碳酸盐硬度在3-4度DH之范围下,(因其它的酸性物质也可能产生错误的二氧化碳读数),这样才能确保必要的稳定性与一致的边续性。而且,由于二氧化碳的添加,水中型的水草才可以确定获得最适量的二氧化碳。

  4、合乎自然的水草营养
  我们知道大多数水草生长的热带水域的化学及营养组成,大多缺少某种营养盐,尤其是一些生长所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然而由于河水的结构不同,例如:密接地下水的自然涌泉可以不断地补充营养盐,换句话说,所有天然水域的主要化学组成都不相同。 水族箱中固定补充营养盐是不能够忽略的。
  自来水中所没有的营养盐,需在定时换水时添加进去,而动物的排泄废物及水草新陈代谢的产物,也可在换水时被移走,而属于化学性不稳定的微量元素(如:铁、锰及其它等),则均应每日少量添加,以免因大量使用而导致毒性之产生。

  5、生物过滤系统
  一般以水族箱的水容积而言,所饲养的鱼儿经常过多,新陈代谢的产物不仅只由鱼类产生,蜗牛及水草等也会不制造累积,并污染水质,水族饲养者为控制此过程,必须定期换水及作适当的过滤,而目前的“生物过滤作用”正后来居上,大有取代使用过滤棉,、活性碳、陶磁过滤珠等纯机械式过滤作用的趋势,所谓“生物性”意指过滤作用经由长着细菌的介质,而能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以保持其清洁的方式。一些特殊的细菌甚至可以螯合剂的残留及处理过多肥料的螯合物。在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上,也可大规模地动用此方法,将受污染的水质处理、再生成饮用水的品质。

  6、强劲的水流
  良好的水流可确保水族箱中温度的均衡,并将水草叶面的有机废物冲洗掉,及供应叶片新的营养功能。而整个叶片也是需要强劲的水流来移走容易附着于叶片表面的水质薄膜。
  再者,鱼类原本就习惯于流动的水中(溪流或河川),享受强劲水流以锻炼他们的身体(鱼类体操学)。

  7、密植的水草
  最完美水草水族箱有赖于密植与生长良好的水草。水草密生的水族箱其优点如下:
  1)行体造形的美感。
  2)水草的根可以在底床作用。
  3)氧气可藉着根部散布到底床的所有区域。
  4)可防止底质变黑。
  5)生长良好的水草可提供水族箱充分的氧气。
  6)生长良好的水草可防止所有藻类的滋生。
  7)生长良好的水草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8)生长良好的水草可除去水中的杂技及有毒元素。
  9)某些水草能释放出类似抗生素的物质。
  10)植的水草提供了鱼儿隐藏与产卵的绝佳场所。

  8、平衡的鱼群
  一个鱼与水草所共同生存的理想环境,有赖于慎选的平衡鱼群。在最完美水草水族,鱼与水草的结合必须要非常的和谐。以下是一些原则:
  1)不要放养无法和平共存的鱼种。
  2)不要放养会吃水草的鱼种。
  3)刚设缸便要放食苔鱼,以防制藻类。
  4)确定所放养的鱼种,其所适应的水温相同,通常为25-26摄氏度。
  5)为了防止蜗牛的过度繁生,可放入食螺鱼。
  6)选择生长于水族各水层的鱼种:底层鱼、中层鱼与上层鱼。
  7)不要养挑嘴的鱼种,除非确定能供养其所需的食物。

  9、符合热带鱼的鱼只饲养
  这是有关饮料及水质处理。只有良好品质,富含维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鱼食,才能饲养出健康且活泼的鱼儿。请记住,热带鱼通常来自完全无盐类的水域,所以喂的饵食其含盐量必须特别的低,否则鱼很容易患肠道疾病而感到不适,水质的处理与鱼的喂食是同等重要,当换水时要对水质做有效的处理,以减少水质所赞成的伤害性。

  10、所有变因的监测
  藉着定期的监测来控制温度,PH值及亚硝酸盐等之含量,尤其是要检查铁质含量,碳酸直硬度及其它等等,这样水族爱好者就可确保其水族箱没问题。与自然界的水域比较好来,水族箱的水量可说是微乎其微,各种因子很容易就由此一极端变成另一极端,然而水族箱所要的是高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在对水族箱的各种功能作诊断与治疗,就是要能尽早期发现危机之所在并适当的给予处理。

  如果你真的想学种植水草,我建议你到翠湖水草网站看看,这是台湾的网站,是柯清水老师的10多年养草经验。有水草百科、图鉴等。

  http://www.tbs-aqua.com.tw/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9
水草是十分有用的植物,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鱼的观赏价值,还会对热带鱼的生长繁殖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水草养殖十分重要。不同种类的水草,其养殖方法也不尽相同。

养殖基础:

适度的照明、二氧化碳的添加、充足的肥料(基肥、液肥、追肥)、水流、水温、水的硬度、PH值、健康的底床。

水草的繁殖方式:
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通过开花传粉,授精结籽(种子)的过程完成。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根部繁殖有些水草的根部会生出侧芽,侧芽长大后与母体分离,形成新个体。
2 茎部繁殖有地下茎的植物可利用断枝或侧枝分离形成新的植株;地下茎从根部生出,在底砂中蔓延,每节可生出新的植株。匍匐茎有些像地下茎,但只在砂面上繁衍。
3 叶子繁殖将一片叶子种植在底砂中就可以长成一株完整的水草。

准备工作:

种植的位置:
水草缸布置时最好于水草买入前先构思好所要做之水草造景,再依造景所需购买水草,按照所设计之造景图植入,在构思设计图时,水草种类的选定,应选择育成条件较接近者为佳,尤其是光的需求量、水的硬度最为重要;在其它搭配素材的选择,如流木、石头等..应注意其是否会影响水质,如含石灰质的石头,会使水的硬度提高。而流木或多或少含有带色物质,需泡水数日,使其吐色后,放入水草缸中较不会影响美观。
底砂:
底砂的选择也要注意以不影响水质为原则;在设缸前,底砂需充分的洗净,并投入底床专用微生物。

水草的选栽:

a.水草购买时,应选择健康的水中叶,较易种植。
b.水草买入后,应先经过消毒处理。
c.水草种植前,先分类处理,如有腐坏,不健康之茎叶都需切除。
d.栽植时,切忌夹碎水草末端或折断茎枝。

水草缸设置:
1.先将洗净的底砂,于缸底薄薄铺上一层,再将基肥铺置上去,再将底砂覆盖上去,底砂铺设宜采前低后高,其视觉效果较佳,如使用底部加温,应先将加温设备架设好,再铺设底砂。底床之高度,依鱼缸大小,其厚度亦有所不同,小型鱼缸(75cm以下),其前景总高约5cm左右,后景高度亦不宜超过缸子高度之1/4;大型鱼缸(90cm以上),依鱼缸之高度,所栽植之水草的种类及造景所需而有所调整,前景总高约8-10cm左右,而后景如栽植大型水草,其根部之延伸宽且深;其底砂厚度就需要厚一点,通常约15~25cm左右(其厚度主要依照造景所需而定)。
2.将造景的搭配素材,依照设计图,放在预定的位置上,并加以调整至最合适的位置。
3.放入1/3 ~ 1/4的水,放水时不宜太快,以免冲坏底床。(加入自来水最好预先曝气处理一天)可用小碟子盛水,使水慢慢溢出,较不易冲坏底床。
4.先将高度较矮的草,依预定位置植入。
5.再将水慢慢添加,此时可用吸盘将水管固定于缸壁上,使水慢慢流入缸中,此时水流亦不可太大;同时并依草的高度由矮至高,慢慢植入,如此草景便完成了。
如所种植之水草非常脆弱,要等水位至草的高度再种入,如此水草才不致折伤。

日常处理:
照明时间设定:
1.在初设缸第一周,其照明时间约3 ~ 4个小时,因此时水草还在适应环境,不需太多光量,如照明时间太长则 藻类容易滋生。
2.在设缸第二周,照明时间可增加为5 – 6 个小时。
3.设缸第三周后,照明时间则可慢慢增加至正常时间,8 – 10个小时。
4.开灯关灯最好采渐进方式,不要全部的灯光一次全亮,宜采段以上开关, 较符合自然生态,水草有睡眠时间,千万不可二十四小时给予照明。

二氧化碳的添加:
1.搭配照明时间添加。
2.维持PH值6.4~6.8。
3.添加量须适中,过少则水草生长状况不佳,过多易造成水中动物缺氧、死亡。

换水:
1.在初设缸第一周内,换水频率及换水量建议,每隔2 – 3 天换水1/2 。
2.第二周后,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约1/3 ~ 1/4 。换入新水最好经过1天以上之曝气处理,加入缸中时宜缓慢加入。

添加液肥:
1.初设缸两周内,不要添加液肥。(水草在适应新环境时,暂时停止生长不吸收养分,如果添加液肥易滋生藻类。)
2.第三周开始添加液肥,此时液肥添加量减半。
3.第四周后则依正常使用量添加。

温度设定:
水草缸最佳的温度设定为22oC ~ 23oC,但配合鱼只饲养,可于24 oC~26 oC之间作调整,温度设定后,尽量保持稳定。
夏天温度过高时,可使用冷却机或用小型风扇散热,最好是能将灯具架高,以提高散热效果。

水草修剪:
当水草影响整体景观时需加以修剪。
有茎水草:一般皆可直接从上面修剪到需要之高度,如水草老化时,剪下上 端部分植入,将下面老化部分拔除,例如:珍珠草。
无茎水草:只需将枯黄之叶片修掉即可,如有走茎生长过于凌乱,则可将多余的走茎剪掉,将水草拔起即可。

藻类的防治与清除:
防治方法:
a.适度的光量与照明时间。
b.适当的肥料添加(避免使用硝酸盐类的化学肥料)。
c.鱼只喂食不可过量。
第2个回答  2018-03-09
水草必须以进行光合作用来达到生长的目的,也就是水草的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合成醣类及氧气。因此要满足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必须有适宜的光照、充足的二氧化碳及足够的水草营养等,才能使水草健康的成长。
1、适宜的光照:可模拟太阳光的照射方式,使用红、蓝、绿三波段的全光谱水族专用灯管,或金属卤素灯泡等。每日连续光照8-10小时,并以能摆放最多组的灯具为原则。
2、充足的二氧化碳:水草必须有二氧化碳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当水中的二氧化碳不足时,水草就会停止生长或死亡,尤其是较高难度的红色系水草,更要足够的二氧化碳才能存活,因此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应保持在10-20mg/I 之间,才能让水草健康的成长。
3、足够的水草营养:水草的叶绿体必须依*所有必要的无机营养盐,才能发育良好,并发挥最大的光合作用效率,因此我们要定期补充水草液肥和根肥……
在养殖过程中还会出现水草的烂掉其原因有很多。
1 腐烂病,这种病是因为细菌感染水草引起的,主要是水草在运输途中,因温度过高,促使细菌滋生面感染的。要马上剪除感病的叶或茎,并用高锰酸钾浸泡一段时间,来杀死病菌。
2 除了得病,也可能是水质或水温不合适。因为不同的水草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的水草对环境要求不高,但有的就要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生存。水温过高或过低,对水草的伤害是严重的。
3 螺类或鱼类的伤害,螺类是清除水族箱藻类的好帮手,但当食物不足时,也会为害水草,某些鱼类也是以水草为食的,当水草被咬伤,受伤处十分容易被细菌感染。
第3个回答  2018-03-09
热带鱼草怎么选?怎么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