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进化来的。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远古时候,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

扩展资料:

一、原始人类形态特征:

智人可以通过显著增大的大脑区别于其它活的猿,相对减少了身体大部分的毛发覆盖,有一系列能与惯用的双足动作相适应的骨骼和肌肉,包括失去抓握能力的脚部结构。

是陆地两足动物,游泳和潜水的能力有限,必须后天学习。在身体尺寸和比例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变化,并且色素沉着,其中一些可能与智人所处的广泛环境有关。在体型上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性二态性。

二、人类起源推测:

科学家表示,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根据最新研究,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头骨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它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这意味着颌口动物包括数万种健在的从鱼到鸟在内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等。

棘鱼属存在于最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开始各自进化前的时期,这个血统最终延续到人类生命中。科学家已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发现棘鱼属化石。

和其他棘鲨相比,它相对较大,足有1英尺(约合0.3米)长,它们有鳃,而不是牙齿,长着一双大眼睛,以浮游生物为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起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8

人是从猿演化过来的。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社会性的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活动包括社会劳动,以及在劳动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交往。通过采摘、狩猎这样的生活方式,建立起复杂的群体组织形式。群体内个体之间建立了紧密的相互依赖和分工合作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日益复杂的社会组织。

同时,社会性活动需要语言,语言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发展出文字,这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在语言的基础上又有了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使用对大脑进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生物处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中,生存经验通过群体一代又一代积累和传递,群体中复杂的个体关系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体验,这些都促进了生命对于自然和自我的感知和认知。

通过复杂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灵长类在智力方面渐渐拉开与一般动物的距离,踏上了通往更高级形式生命的路途。

复杂的社会活动创造了人类文化,文化又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形成和发展。从灵长类动物进化到人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这段过程也是灵长类智力发展的过程,或者说是生命对自然和自我认知的一个积累过程,智力的快速发展是促成一部分灵长类从一般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关键因素。

第2个回答  2019-10-28

人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人是能进行复杂思维活动的高等动物。人其实很简单,只是思维很复杂!按照生理、心理的变化阶段规律,人可分为:胚胎发育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

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线粒体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500万年前起源于东非。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合趾猿同属人科的灵长目动物。发现人类2号染色体可能是黑猩猩丙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的产物,(平衡易位)并且有臂间多次倒位,其余的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

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期:

受精发生于黄体形成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促使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营养性液,以滋养受精卵,并使之运行。受精后24-36h,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细胞,继续分裂,边分裂,边运行。受精后72h,分裂成12-16个细胞的实心团,称桑椹胚。

由于输卵管平滑肌的舒缩,粘膜上皮纤毛的摆动,受精卵越过壶腹-峡部连接处。经峡部,形成桑椹胚,进入子宫。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生卵裂,但体积不增大。

桑椹胚从宫腔中吸收营养,宫腔液渗入到桑椹胚内,细胞分裂增生,至受精后约96小时,发展成为囊胚。囊胚的构成:由外周的细胞群构成滋养层;被滋养层包围的间隙,含有液体,称为囊胚腔;位于囊胚腔一端的细胞群,称为内细胞群,以后发展成为胚胎。桑椹胚进入子宫腔后呈游离状态约3-4d。

胎儿期:

8周后至出生为胎儿期,各器官进一步增大,发育逐渐完善,胎儿迅速长大。

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这个时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特别高,主要从乳类获得营养,体格生长迅速,一年中身高比出生时增加约50%,体重增加约2倍,脑发育也很快。一周岁时,动作水平已达到能坐、会爬并开始学走。粗动作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此期发育速度较前缓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此期前卤闭合,乳牙出齐。神经系统发育开始减慢,脑的大小已达到成人的80%。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较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

学龄期:

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开始(女12岁,男13岁)之前称学龄期。此期体格发育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淋巴系统的发育处于高潮。一般儿童到12岁时,乳牙已全部脱落,长出除第三磨牙外的全部恒牙。

青春期: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青春期,但个体差异较大,有时可相差2-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趋向成熟。

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环境起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19-10-28

人是从猿演化过来的。

首先,神创论会陷入无限死循环,因此很难说是正确的!比如西方普遍认可的上帝造人说,认为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又创造了人类。

那么谁又创造了上帝?一直追问下去,显然就会陷入无限死循环!再有就是既然人可以神创,为什么上帝不把创造人的能力直接教给亚当,让他创造人,反而要用繁殖的方法呢?因此神创论显然不正确!

其次,进化论直到现在虽然有众多支持者,似乎已经把持了人类起源学说;但是,科学必须讲究证据和经得起实验的检验。而进化论一味强调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猿到人的转变。但是,既然环境剧烈变化,那么为什么没有猿与人之间过渡物种的化石。

为什么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猿到人的进化?所以面对地球上第一个人到底从哪里来的世界难题,我们不能因为神创论的巨大缺陷,就轻信进化论!而进化论支持者更要以理服人,而不是用给别人扣不懂科学帽子的方法证明自己正确!

第4个回答  2020-08-05

地球上原本没有人类,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