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道理,懂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啥?

如题所述

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的人在教训别人,和别人讲道理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就会发现,他们好像也并没有把自己经营的多好。这主要还是因为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把那些人生道理和自己脑海中的想法给落实到行动上。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1.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上

在如今这个各种社交媒体非常泛滥的时代,我们想要去听到一些比较有道理的人生哲言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其中也会有很多的人在刚听到这些道理之后会感觉到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对自己曾经的慵懒和不努力而感觉非常的后悔,并且在心里暗暗的发誓自己一定要做出改变,要一直努力到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而实际上大多数人在有了这些想法之后,能够坚持一天两天都算是非常好的了,大多数人在上午立下誓言之后,下午就会把这些想法全部都抛在脑后。因为本身这些人生目标想要实现就非常的困难,实现的难度大,实现的周期长等问题都会慢慢的消磨我们最初立项目标的积极性,到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人肯定就会很少了。2.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自律,有规划

我们如果想要摆脱这一种光听道理,没有行动的状态就一定要保持一个自律,有规划的生活方式。因为努力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过程。我们可以每一天都只完成一点,但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够放弃,这样慢慢的去坚持就会形成一种自律的生活习惯。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这种习惯的养成而变得越来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你懂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韩寒

知道归知道,做是另外一件事情。

人人说得一口好道理,但是回到自己的人生当中就知道。

那是另外一件事。

心理咨询中常遇到到这样的来访者,“我都知道,我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我知道自己的气质类型是什么,我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就是做不到。”

很多人在这么说起来的时候,是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的,就好像是,“哝,这是我的包袱,现在交给你了,你来帮我解决。”

“知道却做不到”这种想法会让人获益,“这不是我的错,不是我不想做,是任务太难了,我做不到。”所以才可以那么无辜又心安理得地说出来。

我们知道而做不到,其实有几种可能性。

首先,我们知道,但是未必认可。

其次,或许认可,但觉得不值得、不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每天保持锻炼,热量支出超过摄入,长期下来,肯定是会瘦的,我们都知道,每天写作,写作能力总是会有进步的,可是,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时间的、精力的,要放弃自己休闲的时间、谈恋爱的时间、和朋友吃吃喝喝的时间。

有朋友骑脚踏车环游全国,让我特别佩服,也觉得这一路上一定会有很多的见识,对我的毅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太辛苦了,我不想付出这样的代价。

不是你做不到,只是你选择了不做。

还有一种是,不够痛。《我的前半生》当中的罗子君,是因为没有办法再维持现状了,才发生了改变。

有的人想赚钱,但是,觉得目前还能过,多一点少一点差不了多少,那还是因为不够穷,当穷到一定程度,穷到揭不开锅的时候,你的动力,肯定就会不一样。

你没有变化,皆因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不够强烈,没有让你产生强烈的动机,想要改变这个无能的自己,改变目前这种困窘的生活。

在心理咨询中也是一样,不是谁应该改变,谁就改变。而是谁痛苦,谁改变。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一个触动点,刺激我们开始行动。

所以,在你想说“道理我知道就是做不到”的时候,先停下来想一想,你是并不认可这个道理,还是因为,不想付出这么大代价,又或者是觉得现在还缺乏一点动力……找到根源,对症下药。

太阳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见的景物,没有比这个人更惨的了。他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的虚度光阴,消耗殆尽。——狄更斯《双城记》

第2个回答  2020-09-18

今天是一个万众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也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这当然是一个好事情,但是问题还是有的:我们读了很多书,为什么人生依旧迷茫;我上了那么多课,依然没有什么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掘地蜂的故事。以下内容来自《机器人叛乱》雌掘地蜂是种看起来很智能的昆虫,她为了产卵和孵化后代,会做很多事情。首先,她会挖一个洞穴。接着,她飞出去寻找蟋蟀。当她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就会刺入蟋蟀的身体,把它麻痹,但又不杀死它。她把蟋蟀带回洞穴,放在洞穴口。她随后进入洞穴,确保一切安全,万事俱备。如果是这样,雌掘地蜂就会回到门口,把被麻痹的蟋蟀拖到洞穴里。然后,她就把卵产在洞穴里,密封起来,完事就飞走了。当卵孵化时,掘地蜂幼虫就吃瘫痪了的蟋蟀,那时蟋蟀恐怕还没腐烂,因为它仅仅是被麻痹了,但依然活着。
掘地蜂的所有表现,看起来相当复杂,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场动物智能的真实表演。表面上的确如此。也就是说我们将了解到,实验室研究表明,掘地蜂行为的几乎任何一个步骤都是精心设计的、面对自身环境中具体刺激而做出的刻板而僵化的程序性反应。举例来说,思考一下掘地蜂把被麻痹的蟋蟀放在洞穴口的行为:她检查洞穴,然后把蟋蟀拖进里面。科学家发现,这一套行为不是反思的结果,而是相当刻板的。当掘地蜂在洞穴里检查时,他们把洞穴口的蟋蟀移动了几英寸远。当雌蜂出来后,她现在就不会把蟋蟀拖进去了。相反,她会把蟋蟀再拖到洞穴口,又一次检查洞穴。要是门口的蟋蟀又被移动了一英寸左右的距离,雌掘地蜂还是不会把它拖进洞穴里,而是第三次把蟋蟀移到洞穴口,再一次回到洞穴进行检查。事实上,在某个研究者不断搞破坏的实验中,雌掘地蜂居然把洞穴检查了40次,也不会直接把蟋蟀拖进去。达尔文式动作的固定类型主宰着一定的行为顺序。当这种行为被具体的一套刺激引发后就会展开,而任何偏离这套顺序的偏差都不会被容忍。
在类似掘地蜂的情况中,当我们第一次观察到这种生物体如此巧妙复杂的行为时,恐怕会惊讶万分:它们乍看之下如此聪明。接着,实验就告诉我们,刚才描述的行为其实很机械。丹尼特把这称之为“当观察或了解昆虫或其他低等动物时,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活动热闹非凡,可家里一个人都没有!”(1984,13)。丹尼特引用了认知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1982)的观点,提议我们把这种令人不安的特征称为“掘地蜂性”。他说,看到简单生物体表面行为的复杂性背后不过是简单、刻板的例行公事,这会让我们担忧:“有什么能让你确信,你自己不是掘地蜂,哪怕有一点点不是?”。
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研究证明,人类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应,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应。也就是说,我们看似理性的行为,几乎都是刻板的自发式行为。
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决定你能力层次的,并不是你的知识量多少,而是你的心智模型高低。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
这个世界上只有0.01%的人能够成为厉害的人,而99.99%都不太厉害。决定性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掌握了学习背后的道理,你是否拥有更高级的思维模型。

第3个回答  2019-07-29
不是这样的,你自认为看了很多道理,也动了很多大道理,但是,这个是别人的道理,懂了没有用,必须要转化为自己的道和理才行。
就像你看了很多销售技巧,但是那都是别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的,应对的也是当时的场景,你看了,得活学活用才行,并不是懂了就行,要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9
人生不到终点无法评价好与不好!不要自暴自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