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巨人丰田“大象转身”,首款量产车型C-HR EV万无E失?

如题所述

就在今天,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0点,丰田首款国产纯电动车型:C-HR EV正式登场,补贴后售价:22.58-24.98万。

全新丰田EV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国内新能源纯电动车市场野蛮生长的“蜜月期”,从这里结束了。

时间来到公元2020年,绝大多数传统车企已经完成了纯电车型的第一阶段布局,而丰田和大众这两个数一数二巨子却迟迟没有推出量产车型,尽管我们很清楚它们的深不可测的技术储备造电动车易如反掌。但我们也依然看到大众豪掷600亿欧元打造的MEB平台的首款量产车ID.3还在软件故障中继续推迟量产,因为对于一艘航行的巨轮来说,任何姿态的调整都必须谨慎再谨慎,何况这是一次掉头。

那丰田这个汽车电气化始祖,又为这一场变革做了怎样的准备呢?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丰田就已经着手研究电动化技术了,1983年推出EV-10,1985年推出EV-20,1987年推出EV-30。进入90年代后,又先后推出Townace Van EV(1993年)和RAV4 EV(1997年),截止到2003年,RAV4 EV的销量约为1900台。只不过那时候的EV产品还存在许多课题,比如续航里程短、搭载大量电池技术导致成本升高、充电时间长等,丰田暂时将其定位于短途城市用车,并进行了实用化的尝试。

后面的时间,丰田对于电动化的研究仍在继续,当时的技术,纯电动车尚不能够满足用车需求,那么保留发动机,增加电动机使其合二为一,相互辅助,便造就了丰田双擎技术(HEV),这项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普及到了丰田几乎全系车型。在此基础之上,双擎E+(PHEV)增加了更大的电池和电机,进一步让传统燃油车接近纯电车型。

丰田的技术思路其实很简单:不求一步到位,而是一步一个里程碑,根据当下技术水平去匹配当下的用车需求,不得不说,双擎和双擎E+技术,在目前仍然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普遍接受度是高于纯电车型的。

1997年-2020年,丰田电动化汽车在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500万台。所以,一向以稳键和可靠为第一诉求的丰田,在2019年上海车展,才全球首发了C-HR EV纯电动车,这不是丰田的第一台电动车,但这是丰田23年电气化技术积累后的第一台电动车,其极高的完成度可见一斑。它有了一个新名字:E进擎。

外观方面:C-HR EV完全延续了C-HR燃油版的特色,高度还原概念车的科幻造型,让这款小型SUV足够时尚和出挑。全封闭式的格栅和EV专属标志也进一步提升了车型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提供萤石蓝、碧玉蓝、珊瑚红、欧铂银、珍珠白、炫晶黑,6种单色车身配色以及珍珠白黑、珊瑚红黑,2种双色车身配色。可以说,C-HR的外观设计是目前丰田全系最适合电动车的一款车型。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内饰方面:有两处明显的变化,全液晶取代了C-HR燃油版的机械式仪表,从图片看来,整个UI界面还是比较有科技感的,并且不同驾驶模式下会有变化,更加酷炫和好玩。另外一处变化:电子档吧取代了机械式挡把,手感会更加轻盈,同时科技感也会大大提升。同时,内饰也增加了一款浅灰色内饰,比燃油版更加时尚一些。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三电系统方面:C-HR EV搭载一套150kW(204Ps)的电动机,最大扭矩300N·m,匹配储电量54.3kWh的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NEDC续航为400km。新车电控系统的供应商是知名的DENSO电装集团。值得一提的是,C-HR EV的电池并没有侵占任何的乘员舱空间和后备箱空间,后排座椅放倒后仍可以做到纯平。

动态体验 点击视频

四三说

丰田来了,或许标杆也就来了,真正的实打实的“造车”和“卖车”也就来了。毕竟,只要你稍微开过几款纯电动车,你就会明白各种品牌之间的个体差异之大,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品牌试图掀起一场互联网思维的造车工业革命;自主品牌希望以新能源变革为契机,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更有数不尽的PPT车企,试图用童话故事和“改变世界“的概念,把新能源汽车变成资本运作,融资变现的工具。

传统车企,内行看戏,笑而不语。

传统车企代表队主力队员上场了,新势力代表队,自主品牌代表队能不能打高水平职业比赛这件事我们拭目以待。

电气化巨人丰田“大象转身”,稳字当头,只为万无E失。从今天起,当你决定买一台纯电动车,可能就要先试试C-HR EV再做决定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