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长轨交线车厢为什么频现“板凳族”?

如题所述

上海最长轨交线车厢频现“板凳族”:因为太累带板凳,但影响他人通行也有安全隐患。

随身携带一张小板凳进入地铁车厢,一路坐着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板凳一族”,在沪上最长轨交线11号线的列车车厢内每天都有出现,为数不少,且多为年青人。客流高峰,车厢本就拥挤,乘客进出突遭“板凳族”挡道,感觉别扭,又不便指责,怕引起争执;站务员也很为难,因为地铁乘坐规章上没有相关“说法”可循,只能予以规劝。

观察发现,车厢过道内,大家都站着,而你偏偏坐在小板凳上,占据着不该占据的更多的空间,貌似很舒服、很实惠,却妨碍着车厢其它乘客的通行,对他人及自身也会带来安全隐患。“人人都弄个凳子上来,地铁是不是排排坐就变成火车了?每人一座?”有乘客如是调侃道。

上周四下午6点,正值下班客流高峰。11号线江苏路站,一列往嘉定方向的列车进站。车厢内车门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坐在一张小板凳上笃悠悠地玩着手机呢。记者注意到,他坐着的地方起码还能站三个人。问他这样会不会妨碍其它乘客进出?是否有乘客提出意见?小伙子回答:“不会影响的。”“没有乘客提意见。”而记者身旁的一位乘客当即表示“有影响的,怎么会没有影响!”

当时,车厢不是拥挤到人贴人,但还是有不少乘客进出车门,几乎要碰着坐在板凳上的小伙子,而他却视而不见,也许是要故意避开众人不满的目光而头也不抬、一门心思玩手机。有些刚上车的乘客,见下方有人坐小板凳上,不禁面露惊讶之色;有的投以不屑的目光;也有的视而不见,可能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又问他,为何要自带小板凳?小伙子说,每天要在东方体育中心站到嘉定西站之间来往,有20多站路,没有座位坐,站着太累,只好带个小板凳找个空挡坐在小板凳上,“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你可以去看看其它车厢嘛。早高峰时候到安亭站看看,坐板凳的乘客多的是。”

的确有更“夸张”的。就在这列车内的一处车厢连接部位,有两男两女面对面坐在小板凳上,好像在开“小组会议”。见要拍摄,他们赶紧站了起来。指出这样坐着会影响他人通行,其中一位回答说“我们会让的。”

次日上午8点,来到11号线最北端花桥站,一列往市区方向的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里,有6位乘客旁若无人地坐在小板凳上,形成了一排,且都是背部靠着驾驶室外墙上。六人大都很年青,仅有一位阿姨看上去50多岁。见询问,青年人很敏感地打量着。

不过阿姨倒是很坦然,她说,自己从光明路站上车,到市区里的东华大学上“钢琴课”,要坐19站路,耗时45分钟左右,“我要到11号线的交通大学站换乘10号线。今天上午7点45分我到光明路站,也站是终点站花桥站的下一站,按理说还有座位,但早高峰人实在太多,光明路站已经没有座位了,19站路如果一直站立实在太吃力,坐小板凳可以舒服些。”

阿姨还说:“当初看到有人坐在小板凳上,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从网上买了个折叠式小板凳,要100多元了。之后就专门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门口上车,进去后打开板凳靠墙坐着,尽量不妨碍别人的。”

阿姨也坦言,有时最后一节车厢靠墙的“最佳位置”被其它人占据了,自己只好再去找其它地方的“空挡”,“实在太挤了,没有放置板凳的地方了就只好站着。看到乘客下去很多,车厢出现空挡,我就把小板凳放上去坐着。当然有人会有意见啦,有时我会很识相的站起来的,实在不行就不坐了。”

轨交11号线长度达82.4公里,为目前沪上最长轨交线。从终点站花桥坐到终点站迪士尼站要1小时45分钟,票价10元。早高峰时,11号线安亭及嘉定区段是“板凳族”高发地段,他们会在光明路站、兆丰路站、嘉定北站等集中出现。到了晚高峰,人群就相对松散。采访他们,其表面上显得淡定,每每避而不答,有的会快速将小板凳收起来,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躲开。

许多乘客表示,11号线的确较长,长时间站着肯定不舒服,但不能成为做“板凳族”的理由。其实,“板凳族”貌似很惬意,其上安全没有保障。亲眼目睹,当列车启动或刹车时,坐在小板凳上的乘客怕被甩向前后方向,总是要用手往地上支撑一下,而其它乘客在车厢内通行时,由于“板凳族”是在下方坐着,车厢人多时不容易被发现,他人经过时一旦疏忽就很容易被其碰擦或绊倒。

■网友的留言截屏图

“就在上月,一位站立着的女乘客的包包好几次擦到了坐在小板凳上的男子的头部。男子骂骂咧咧,女乘客还以颜色,双方发生口角以至于最后大打出手。女子后来还报了警,两人都被警察带出车厢了。”11号线花桥站站务员说。

此外,“板凳族”经常将随身携带物品随手放在地面上,下车时容易忘记带走而失物。上周五晚高峰,在江苏路站还亲眼目睹一位中年男子“板凳族”,下车后匆匆向站务员“求援”,说自己放在小凳子旁边地面上的包裹忘记拿走了,“位置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包里虽然没有什么很值钱的东西,但都是晚饭要用的食品。”站务员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前面车站通报,要求帮乘客找一下失物,但结果并没有发现该乘客的物件,很可能被人顺走了。

在11号线真如站站台上,一位女乘客说:“我每天都要乘坐11号线,几乎天天都在车厢看到‘板凳族’,有时候他们就坐在门口附近的过道上,我到站要出去被挡住,对方居然还不愿意让一让,真拿他们没办法。”

“这种‘板凳族’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没有?上下班的地铁已经很拥挤了,他们如此心安理得坐着玩着手机,存在多大安全隐患知道吗。挤地铁时根本看不到他们,有好几次都差点发生人压人的情况,跟他们指出,他还比你凶。”一位李姓男乘客谈起“板凳族”,一脸的无奈。

他认为,11号线的确线路较长,但很多人都站立着,而你却坐小板凳占据着更多的空间,这对其它乘客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况且这样的场面出现在地铁车厢里也不好看。

“我感觉他们已经影响到车厢的秩序,很少有人出面干涉,‘板凳族’已有增长之势。以前只是在车头和车尾,眼下在车厢其它位置也能看到,而且好像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一上车就找空挡放置小板凳,然后直挺挺地坐下,看上去旁若无人,还把包放在地上,专心低头看着手中的手机,完全不管他人的感觉。我觉得老伯老太坐板凳倒也罢了,可他们都是大小伙子了,难以让人接受,多站几站路真的那么困难?”这位女乘客话音刚落,旁边一位老年乘客有不同意见,她认为每天这么站着很长时间也吃不消,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带个小凳子坐着应该可以被允许。

对车厢“板凳族”,上海地铁今天明确表示持不支持、多规劝的态度。这位发言人指出,上海地铁客流与日俱增,11号线同样如此。该线里程特长,高峰时段派生出“板凳族”,其“成员”多年青人,这是不应该的,对车厢乘客的流动畅通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小板凳不固定在地面,坐上客不仅容易在拥挤时被踩到或误伤,一旦列车有急刹车,还可能跌出板凳,对人对己都是一种安全隐患。

“我们上海地铁服务热线也经常接到乘客来电反映‘板凳族’影响车厢安全,他们希望车站方面能出面干涉一下。”今天,上海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也对记者介绍说。她坦言,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和乘客守则里并没有涉及于此的相关规定,因此还不能说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对这种行为目前只能以规劝为主。

据介绍,折叠式小凳子可以带入车站,只要大小不超限并不会被禁止入站,但车厢内乘客不该坐在自带板凳上。列车车厢走道是用来站人和通行的,除了行李及特殊人群座椅外一般是不能放置其它物品的,一部分乘客放凳子坐在上面,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为了自己舒服而不顾其它乘客是否方便,这就不对了。”热线工作人员还提示,其实乘客站立时稍微忍一忍,过几个车站后,待到进入几个大站如曹杨路站、江苏路站、交通大学站时,下车乘客较多,有很大机会可以坐上座位。对这一提醒,在实地观察中也得到了证实,比如在江苏路站下客的人较多,该站与2号线有换乘。

为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上海地铁表示今后会加强文明乘车的宣传力度,将通过每天一早的上海地铁新闻电视直播来提醒乘客不要做“板凳族”,同时在车站和车厢内适时告知乘客安全乘车的要领,在宣传上造成声势来逐步杜绝车厢的不文明行为。

另一方面,为缓解地铁在高峰时段的过度拥挤,申通集团通过扩大列车编组、加快增购车辆、改造信号等设施设备,提升地铁网络运能,缩小发车间隔。目前在高峰时段,沪上轨道交通发车平均间隔时间为2分55秒,10条线路已缩短至3分钟内,其中11号线已缩短至2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