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火炉山顶峰的石头是人工造成还是自然形成呢

如题所述

  自然形成的。

  火炉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的五山地区,长约三公里,面积600公顷,主峰白架顶,海拨321.8米的最高点可看到广州的地标广州塔。因状似从天空俯视其形状象葫芦,原名为葫芦山,因其山上泥土多为红泥土,空中看上去为火红色,所以称火葫芦,又简称“火炉”,因此又名火炉山。

  火炉山景区平均海拔150米,中部最高峰主峰白架顶海拔321.8米。此山山势浑圆,坡度平缓,山间大石遍布,形状各异。火炉山山顶的一些石头表面浑圆,没有棱角,是经过了球形风化而形成。

  所谓球形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球状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它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发生球形风化现象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岩石在内力地质作用下抬升,裸露于土层表面,在太阳,雨水,风,温差的综合作用下表面开裂,形成如龟壳般的节理。

  2.龟裂的岩石在外动力作用(风的吹蚀,流水侵蚀,地球重力作用)下表面一层逐渐剥离,掉落地表形成残积土,或者在流水搬运作用下被移至山脚形成坡积土。余下的岩石继续接受风化作用,此时岩石表面基本光滑而无棱角。

  3.岩石表面风化作用进行的同时,岩石与地表接触处的缝隙也逐渐发育,在风化作用下一步步往内扩装,剥离后形成的残积土也在外力搬运下被一点点地移走。

  火炉山是花岗岩性山体,在内力作用下台升,随后接受大自然的风化作用,广东地区雨水丰富,流水作用在次地作用明显。所以在内力地质作用与环境的外力作用条件下,山上的岩石渐渐脱落岩基而独立形成一整块浑圆无棱角的“石蛋”,正是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猪头石。火炉山上的独特岩石景观

  另外火炉山经常打雷,山上不少石头被从中劈开裂成两半。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08
都是天然在那里,谁有力气把那么大块说搬上去啊。。。根据目前的技术也吊不上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