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评析

老师叫我们上台来演讲 我选这篇文章 想大家帮帮忙 帮忙评析一下 不止要关于这篇小说的内容 希望哪位有经验高手能帮帮忙 帮忙我写写演讲词 要说道3分钟 不知道的不要瞎掺和 谢谢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德]海因里希·波尔

  三、思考·领悟

  本文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德国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的,尽管反战的主题很明确,但有些地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1、外面重炮在轰鸣,他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这里可以看出法西斯的战争教育毒害了德国青年一代,战争教育使他们异化为战争狂人。他们并不懂得战争,更不能分辨侵略战争的本质。

  2、他还想到为国捐躯,自己的名字将镌刻在阵亡将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狂热的法西斯战争教育吞噬了年青一代的灵魂,他们懵懂盲从。他们并不明白为谁打仗,为谁献身。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单纯幼稚,不理解生命价值。

  3、 “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因为战争的本身荒诞无稽、毫无意义,所以阵亡将士的献身并没有价值可言。按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的意义,它并不能使死者不会被忘却;“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义。主人公漠然语气之中隐含着对于战争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4、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美术教师命令学生用六种字体将此写在黑板上。当“我”在“手术室”认出笔迹时,“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使我惊骇万状,我的心剧烈的跳动”。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痕迹犹在,而“我 ”已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我”所感到的震惊是一个受欺骗被损害而最终醒悟者的震惊。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四、应用·拓展

  (一)阅读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作整体研习,从下列几个角度进行比较。

  1、选择角度

  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篇小说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

  2、主人公

  同样是遭遇战争的不幸,《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我”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的。

  相比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虽然都用了“自白”的形式,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的“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识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二)在结尾部分,“我”看到了躺在手术台上自己的残身:四肢只剩下一肢。面对残酷的现实,心情是万分痛苦的。作者没有对他当时的心理进行描述。我们能否揣摩一下他的心情,作些心理活动的描写。

  只有三个月的战事生活,“我”就失去了三肢,尤其是用以绘画的双手。这个惨重的代价宣告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经历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该清醒头脑,反思战争,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他这时候的心理想些什么呢?

  五、发现·创新

  1、伯尔的小说创作,从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象“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但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德国人民认识战争的灾难,其中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义深刻。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伯尔·H>>)

  2、伯尔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阶段的重要现象。在艺术上他广泛吸收20世纪以来现代小说的许多新手法,如内心独白、蒙太奇、象征、怪诞的联想等等,60年代以后,又强调小说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和新闻纪实手法。他一生还创作了大量杂文、随笔和广播剧,并翻译外国作品。

  (选自<<外国名作家大词典>>,漓江出版社,1989)

  3、关于伯尔作品的评论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如果把伯尔和二战以后德国的文化思潮和我国"文革"后诸多形态放在一起相比照,不难看出有一番文化意趣蕴含其中,这应当是我们今天重新大量伯尔时所不应忽视的。

  (选自<<人不是为了被管辖而存在>>,<<读书>>1998年第3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