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这是中华十六字心决。含有所有中国治国世间法和修行出世间法得总纲。是说给悟道的人听的,助其护国安民,和修已成道。历史上很多圣贤君主和名人,是悟道修行之人。所以能人天感应,国泰民安。同时帮助有根性的善良人悟道成道。和打磨出治国安邦之才利益天下。

悟道的人,才可以真正修道,然后可以洞察天下众生心,惟能使人心安定,不出现危难的后果。第一句就涵盖无穷治天下妙法,不是几句话能全部一一阐述。唯有悟道之人。才可真正开始修道。微一字真空妙有。非文字强行解释一相。

惟精惟一中精一字,都是证得无为法的修行人才可以用好,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区别。是世间法把控的程度。一这个字,道德经里有阐述道生一,指的就是这个一,修行自己真心本性回归方面的。允执厥中是具体指导世间治天下和修行自己的具体方法。

也是悟道后修证无为法的人,才可以学习和修证。慢慢学习运用。



原文出处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引申分析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7
该成语的意思是:人的心思比较危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而道德信仰跌落,也很容易受到破坏。简单地说,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内心十分脆弱,而正确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极为微弱,需要随时提醒自己保持警惕。
第2个回答  2022-09-01

“道心惟微”发“微”——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之阐释

       《孟子•滕文公上》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如果说孟子的“性善论”提纲挈领可以归结为《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话。那么,这个“本善”的“性”当然只指“人性”,是人所特有的天赋道德本性,而绝不是人与禽兽共通或共有的情欲或智识,因为情欲与智识在人与动物中只有程度高下的差别而并没有本质不同,故而孟子不承认本能的情欲与智识是(人)“性”,这些在人与动物间的本质差别其实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孟子所谓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几希”二字乃同义反复的修辞格且一语双关,既指人之异于禽兽之处微乎其微,又指人之异于禽兽的那点东西其名曰“几希”。“几”即“几微”(《孟子》原文繁体字作“几”,许慎《说文解字》云:“几,微也。”);“希”即“希微”(《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总之“几希”就是“微乎其微”的意思。但这个“微乎其微”的人性究竟是什么?其实就是所谓儒家道统十六字心传中“道心惟微”之“道心”也。《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又《荀子·解蔽》:“《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这是个据说传自于尧舜的具有秘密“心法”性质的千古命题,其本身的意蕴原本是清晰明了的,而所涉及的儒家“道统”也并没有争议性,但不知为何历史上竟然从来没有人明确指出过孟子所谓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所谓“几希”者,其实就是儒家道统十六字心传中“惟微”之“道心”,其原因难道正如荀子所言,其“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道心惟微”之“道心”孟子将其落实为人心之“良知”、“良能”,此即人“性”。孟子的“性善论”是有其严格的论证基础的,其基础就是人“性”。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其学说首先就是要解决人之所以为人且不同于禽兽的独特性和规定性。这样一来,人之情欲、智识方面的本能因为不能构成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也并未显示出人的特异性所在,故而被孟子所鄙抑。但他并不是不承认人的情欲、智识是人的先天固有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是人与禽兽共通共有的,那么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之处究竟是什么?孟子回答我们说是“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种先天的“知”或“能”之所以被孟子冠以一个 “良”字,就是因为这种本能的亲亲之仁、敬长之义正是人之优异、超越于禽兽的“几希”之物,这些才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所在,才是“人性”。而这种优异的“人性”,上天仅仅赋予人类而并没有赋予禽兽,那么“人性”的特异之处又究竟是什么呢?孟子回答,它是人能够凭其自由意志求取,其得失不受外界环境阻碍与条件限制的人所固有的东西。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种得失完全取决于自身自由意志的东西,恰恰是人自身所固有的东西。因此这种东西的得失杜绝了人的一切借口,人对其得失结果须负起完全的责任,永远推脱不掉。你最终是成就一个“圣人”、“君子”还是堕落为一个“禽兽”,完全在于你自己。这就是(人)“性”,不能将其委之于(天)“命”。故而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可证孟子学说已经明确摒弃了告子所谓“食色,性也”的世俗命题,从而正式赋予人“性”以形而上的先验道德涵义。

    (本文由卜殿东原创,欢迎关注“虚室生白吉祥”并沟通交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