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发生了许多研究生的惨剧,为何不能改变一下学校的制度?

如题所述

高校中研究生惨剧频发,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生的导师权利过大,大到甚至可以让规定和准则等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研究生导师又被称为“老板”,掌管着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杀大权”。

有过读研经历的同学可能都会注意到我们对自己导师的称呼,或许有些刚刚入门的学生会小心翼翼的称自己的导师为“老师”,时间久了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师兄师姐们称呼起了“老板”,其实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的研究生导师的地位。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掌握着学生的方方面面,甚至会惊喜到学生的日常起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些学生的“悲惨经历”做了铺垫,如果稍有不顺从,或许导师就会利用自己的职权——延期毕业来进行要挟。

名义上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则利用权利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虽然国家规定导师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但是却仍有一些导师会打着关心学生的旗号让学生在原本的课余时间来“服务”自己的导师。

情节轻微一些的或许是被要求去导师办公室或者导师的家里做做家务等等,情节严重的或许会被迫认了“干爹”“干妈”等,更有甚者甚至还有导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威胁,甚至是性侵等等,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让很多研究生的读研阶段成为了人生的噩梦。

部分学生碍于面子和尊严,不敢正面对抗也只能忍气吞声。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这样的悲剧不断的上演,为何国家不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制止,学校又为何不出台相关制度进行约束呢?其实,国家的制度是一直就存在的,而且在此类事件频发后,国家还进一步强化了其中的很多细节。

学校方面很难“杀一儆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大一部分受到侵害的同学们会下意识的选择回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读研的时间也没有很长,在获得学历和文凭并且顺利毕业等可以改变命运的问题上,“忍让”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导师的背景各不相同,学校制度难以维系绝对的公平。

同时,校方也很难做到“未雨绸缪”,为了防止研究生导师“作案”而提早做出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毕竟很多研究生导师的背景并不是这些院校能够把握得住的,特别是那些名气小一些的大学,很多导师都是外聘而来的,又有谁敢去招惹呢?

研究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算是名义上的“社会人士”了,但是面对导师或者说“老板”的种种要挟,他们也只能选择顺从,想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需要各界人士做出努力,更需要研究生们自己说“不”的勇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6
因为学校的制度是好多年一起积累下来,并且修订完成以后实行的,适合大部分研究工作以及专业生活,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第2个回答  2022-06-16
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如果这个制度一旦失衡的话,可能会导致招收不到学生。
第3个回答  2022-06-16
可能是因为现在学校太多了,现在改变制度真的是很困难,而且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怎么配合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