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感?

如题所述

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早期干涉培养

空间感在孩子3个月左右的时期就有明显的显现,这时候父母就可以着手训练孩子的空间感了。父母们要尽早干涉训练,越早教育,效果越好

这时候很多跟孩子的日常互动就是累积孩子空间感的做法,比如父母可以手持物体移动,孩子的目光随着运动的物体而动就是观察和训练孩子的空间感的过程,或者在孩子的床前、代步车前吊一个小装饰物,孩子伸手去碰就会得到声音回应,这就是在激活孩子的神经元系统了。父母们通过转移发声物体,调动孩子的触觉、听觉和视觉的变化。

“说、学”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出指示时,要尤为关注自己的叙述方法,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名词,比如,“到前面”“在左边”等。避免出现“这里”“那里”等模糊不清的概念。鼓励孩子接触不同的物体,通过活动不同的身体部位与物体接触,体验物与物距离感

孩子可以走路的阶段,则利用肢体举动调动孩子的空间意识,比如引导孩子在一定范围的线或面上行动,让孩子掌握平衡感以及感受空间范围的方向,促进他们神经元的发育。在孩子学习写字时,鼓励孩子先在大纸张写字,控制手脑协调能力,练习大脑对肢体的控制,孩子空间感有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再逐渐规范孩子在田字格里写字,完成孩子对空间局部细节的把控。

在孩子学会表达并且足以简单交流的时期,引导他们认识自己身体的组合,教会他们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左右有什么,里面有什么,外面有什么。让他们分清楚方位名词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引导孩子动动脑袋摇摇手,以此获得对这些部位的感知,然后与方位名词连接起来。还可改变方式交流,让孩子们互动起来,反复回答“头在你身体的哪边”,“脚丫在你身体的哪边”等问题,将方位名词建立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让孩子通过方位的不同表达回应以身体部位,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空间感。

游戏培养

可以借助一些游乐设施里的空间几何的项目,比如圆形拱门、积木、城堡等等,以帮助孩子通过自身的运动,引导他们注意各种几何形态,调动多种感官去触碰不同形状的物体感受上下和里外,同时还可以感受高低,来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时运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肢体平衡,手眼配合。

沐苗自主研发999学习能力教具,教学方法科学简单又易操作,是一种最新的学习手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手脑并用,刺激大脑细胞的活跃度,真正意义上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8000种玩法,打开孩子们学习通道,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最佳思维,塑造良好的情绪管理,提升儿童记忆能力、专注力、高效学习、轻松学习。

在孩子的教育教学课程中,没有空间感这一学科,但不代表它是可以被家长们忽略的。空间感是智力发展的土壤,是发展聪明才智的重要部件,空间感交织在生命的成长过程里,务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巨细无比的小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是智力发育的前提条件之一。

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提供“单独”行动的机会,在保护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较少的干预孩子的活动,营造出让孩子主动感知空间的氛围,利用自己身体部位形成对空间感的培养。

生活处处都是课堂,家长要从多方位指引孩子,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4
在给孩子空间的时候,我们也严格要求孩子,强迫孩子变得更好,我们才能放心。但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启蒙,而是沟通和理解。适当的放手,不仅能让孩子感到自由,也能让父母感到解脱。
第2个回答  2021-02-24
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感。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并非父母私有物,父母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培育好孩子。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空间,让孩子有适度的自由和空间发挥。父母作为过来人,也要与时俱进,在某些方面孩子会显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时父母更要给予孩子空间,尊重孩子成长中的探索,与孩子一起进步。
第3个回答  2021-02-24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给他充足的空间感,让她有自己的房间,不要去窥探他的隐私。
第4个回答  2021-02-24
要给,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隐私。孩子也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感。并不会让亲子关系显得生疏,而且有利于亲子关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