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臣子在皇帝面前的称呼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秦始皇称帝开始,皇帝一共统治了华夏这片土地两千多年,期间出现的皇帝有数百个,别人对他们的称呼随着朝代的更替时有变化。因为影视剧的缘故,人们比较熟悉的称呼主要有陛下、皇帝、皇上、万岁爷等等。这些称呼都是何时形成的,在历朝历代又有怎么样的演变?

“皇帝”的由来

秦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功超三皇,德盖五帝,让群臣议其称号。群臣提议以“泰皇”称之,嬴政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加上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就称‘皇帝’吧。”


三皇五帝

从这以后,皇帝一词成为了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官方称谓,各朝各代都有这个叫法,一直到清朝灭亡,这个称谓才只能见诸于文字或影视剧。

不过这个称呼较为官方,极少用于直接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具体怎么面称皇帝有很多讲究。

“陛下”的使用

陛下一词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秦始皇的称呼,具体是不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没有资料可以查阅,不得而知。


秦始皇

陛的本意是台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的本意就是台阶之下。为何成为了对皇帝的尊称,汉代的蔡邕在《独断》中解释过:“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就是说,臣子跟皇帝禀报事情时,不敢直呼皇帝本人,为了引起皇帝注意,于是呼“陛下”,以示有人在台阶下向皇帝禀报事情,以此来表达对皇帝的尊敬。

从秦朝到明朝,陛下这个称呼一直都在被使用,不过清朝对它弃之不用,所以,如果你穿越到了清朝,千万不能对皇帝面称“陛下”,弄不好要掉脑袋的。

唐代特色的称呼

在唐朝,对皇帝最具特色的称呼当属“大家”了。


《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新唐书·宦者传》记载:“帝以肃宗长,意未决,居忽忽不食。力士曰:‘大家不食,亦膳羞不具耶?’”

由此可见,称呼皇帝为“大家”在唐代较为普及,不过“大家”这个称呼对臣子们并不普及,能够称呼皇帝为“大家”,对臣子来说算是一种殊荣。年度大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观众对皇帝的称呼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剧中,众人皆称皇帝为“圣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记载:“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稳。’”

武则天未称帝时,也有二圣同朝的说法,由此可见,在唐朝,称皇帝“圣人”是存在的。不过并没有电视剧中使用的那么频繁和普及,《新唐书》中圣人出现频率非常高,但是极少用于是对皇帝的称呼。

《新唐书·张姜武李宋》记载:“(李)绛曰:‘事或过差,圣哲所不免……但矜能护失,常情所蔽,圣人改过不吝,愿陛下以此处之。’”



唐玄宗影视形象

这一段中,同时出现了圣人和陛下,可见两者略有区别,像这种用法在书中经常出现。因此,用圣人来称呼皇帝应该也是不常用的,使用较多的是唐玄宗中后期这段时间。

宋代特色的称呼

宋朝对皇帝“官家”的称呼自始至终没改变过。

《宋史·后妃下》记载:“是日,百官班列俟帝出,至御屏,后挽留帝入,曰:‘天寒,官家且饮酒。’”

《宋史·忠义三》:金人曰:「南朝皇帝安在?(李)震曰:「我官家非尔所当问。」


由此可见,在宋朝称呼皇帝为官家,是比较普及的。这个称呼的由来跟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得到大家拥戴。但毕竟来路不正,他巧妙地把“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中“官”和“家”两字组合起来,让群臣称呼自己为“官家”,以此来拉近群臣关系,巩固皇位。

清代特色的称呼

1644年,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清朝开始面临建朝立制的繁杂的工作,在涉及到皇帝称谓的时候,满族人对“陛下”这个词语很不满意。他们只理解到了“陛下”的本意是“台阶之下”,他们不理解为什么“陛下”这样一个不好的词语会用来称呼最高统治者,于是他们废除了陛下这个称谓,改成皇帝为皇上。


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对皇帝称谓有这样一段描述:

太后太妃都叫我皇帝,我的本生父母和祖母也这样称呼我。其他人都叫我皇上。

这应该算是最权威的资料了,所以在清朝最普遍面称皇帝的称呼是皇上,没有陛下这个称呼。

在古代,对皇帝还有其他很多独特的称呼,有知道的,欢迎留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三皇五帝
从这以后,皇帝一词成为了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官方称谓,各朝各代都有这个叫法,一直到清朝灭亡,这个称谓才只能见诸于文字或影视剧。
不过这个称呼较为官方,极少用于直接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具体怎么面称皇帝有很多讲究。
“陛下”的使用
陛下一词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秦始皇的称呼,具体是不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没有资料可以查阅,不得而知。
第2个回答  2021-03-12
清朝到明朝 ,是沿用陛下这个称呼 。唐朝,对皇帝称呼武大家 。宋朝对皇帝称呼为官家。清朝对皇帝称呼为皇上 。
第3个回答  2021-03-12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称自己为皇帝的人,在后来的朝代发展中,汉朝的皇帝自称为陛下,有的皇帝就不同了称自己为官家,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特殊看待,认为自己和平常的人是一样的 我们也听过万岁爷的称呼,其实皇帝也可以把自己称为万岁,他希望自己能够长寿活一万岁,也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稳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