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鲁迅和妻子一生没有后代?

如题所述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夫妻二人在去世之后应该要合葬在一起的。

民国时期,中国人的观念虽然受到西方影响开始慢慢发生改变,但合葬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为什么一生有两个妻子的鲁迅,身后却没有跟任何人合葬呢?

首先,我们要从鲁迅的两个女人说起。

鲁迅的文章充满力量,可他的人生却不是充满反抗。


周瑞和朱安

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妻子,这段婚姻是父母包办下的婚姻,朱安嫁到了鲁迅家后,深受鲁迅母亲的喜欢,所以,即使鲁迅在内心和思想中充满了抵触,也终究因为孝顺而把朱安留了下来。

结婚后鲁迅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和朱安的关系,但从他言语的缝隙中,我们又能感受到这段婚姻的无奈和扭曲。

曾经,鲁迅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朱安和青年时的鲁迅

封建社会婚姻制度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母亲的安排,鲁迅不愿违背,结果就是只能牺牲个人的意志,默默地接受命运。对于朱安来说,又何尝不是。

但是,接受不等于认可,所以,完婚的第二天,鲁迅就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他又远涉重洋去了日本。

终此一生,未与朱安圆房。

鲁迅不爱朱安,可是,朱安很爱鲁迅。她一直很尊敬鲁迅,总说鲁迅对她是不错的,还把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当成亲生孩子疼爱。


许广平和周海婴

事实上,朱安从来没有见过周海婴,但她却一直和周海婴通信,甚至死后把自己的财产都留给了周海婴。

作为一个旧式女性,封建思想让朱安到死都抱有幻想,她仍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的观念。

所以,临终前的朱安像所有那个时代的旧式女性一样,生前无论如何,死后都希望和名义上的丈夫合葬。

她甚至因此还写信给许广平,表达了自己和大先生(鲁迅)合葬的意愿。

但对于朱安而言,这不异于是一种妄想。

因为,不管是在许广平眼里,还是在毫不相干的外人眼里,鲁迅先生从来没有爱过朱安,他们的婚姻形同虚设。

可是,朱安又用自己的行动打动了很多人,包括鲁迅的爱人许广平。

鲁迅去世后,许广平每个月都会寄生活费给朱安,她这么做也源于对鲁迅的爱。鲁迅在世时认为自己有责任照顾朱安,鲁迅去世后,许广平主动扛起了照顾朱安的担子。

也正是这份爱和理解,让许广平不能接受朱安的遗愿,因为,这样做就相当于没有考虑鲁迅的感受。

朱安嫁给鲁迅的41年里,无性无爱,在鲁迅看来她只是母亲强塞给他的,他根本不愿意面对,更别说死后的相守。



更何况,朱安去世时在北京,而鲁迅的墓地又在上海,时局动荡,两地遥远,即使是相爱的两人也无法翻阅残酷的现实距离,更何况这本是不该在一起的两个人。

另外,从情感层面来讲,如果朱安和鲁迅合葬,许广平的内心也无法接受。毕竟,自己才是那个跟鲁迅一直生活的人,二人还育有一子,儿子又作何感想?

从社会层面来说,如果让朱安和鲁迅合葬,那谁是鲁迅夫人?

更残酷的事实是,朱安的墓地连个墓碑都没有,朱安的一生就像从未出现过,也无需被人知道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朱安没有和鲁迅合葬,我们可以理解,许广平没和鲁迅合葬就有些奇怪了。

毕竟,鲁迅作为反封建的斗士,并没有像其他官僚名人一样,娶一位正妻,再纳几房姨太太。出于他本心的婚娶,只有许广平一人。



可是,作为一个没有办法和封建社会完全切割的反封建都是来说,鲁迅的内心也是挣扎和撕裂的。

他不希望生命中有朱安这样一个人,但又无法拒绝她的出现,更不能忽略她的存在。

虽然自己同样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但朱安似乎受害更深,所以,鲁迅做不到决绝地休妻,那既是大逆不道,也是在将朱安逼上死路。

所以,和鲁迅自由恋爱的许广平,身份反而变得尴尬了,许广平自己大概也有这个过不去的坎。

既然名义上的正妻朱安都没有和鲁迅葬在一起,那她这个被界定为鲁迅情人和精神伴侣的人,又该以什么立场和身份与鲁迅合葬呢?

所以,许广平临终前,留下遗言是:“不要将我葬在先生(鲁迅)墓旁,火化后的骨灰也无需保留。”

许广平的后人尊重她的决定,没有为她立墓碑,亦没有合葬,只是将她的骨灰洒落了一些在鲁迅的墓前,算是一种惦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1
因为鲁迅和自己的妻子一直漂泊不定,在加上鲁迅一生都在写作,所以没有后代。
第2个回答  2021-03-20
因为他们一生都为了服务社会,帮助人民,很少把精力放在这一方面,他们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