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项和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招生重点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对考生的成绩要求相对较高,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不低于85%。
1、高分层考生
一方面,高校层次较高,2020年强基计划开放了36所高校进行试点招生,均在985、双一流高校范畴。另一方面,强基计划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考生的高考成绩是不仅是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依据,而且要占最终录取成绩的85%及以上比例。成绩优秀、目标较高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
2、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
强基计划文件强调“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虽然目前强基计划简章尚未公布,但不排除高校拟定对于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开出破格录取的条件。家长和考生可保持关注,待高校公布简章后再做打算。
除以上类型的考生外,综合评价团队建议如中分层考生可关注强基计划的开放的相关专业,主要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强基计划文件公布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专业。此类高校专业必然成为未来行业急需人才。
除此之外,考生可同时报考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不同,进行综合评价高校的层次跨度较大,考生可聚焦与自身水平差距不大的高校,通过额外的机会,走进。
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1、户籍要求户籍的要求是指户籍所在地,而非户口性质,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
(2)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2、学籍要求
(1)学籍在户籍所在县高中;
(2)户籍所在县高中的学籍必须连续3年且实际就读。
注:考生户籍和就读高中均在实施区域,但在不同县(区)的,视为不符合该条件;考生在高中阶段有转学的,但转出和转入学校均在考生户籍所在县(区),视为符合该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高校专项计划不占分省计划,是农村学子进入高水平大学的纯增量通道。部分高校只要通过报名初审,无需参加高校测试。
法律依据
《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国家级专项规划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由国务院审批或授权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6
国家专项和强基计划是两种不同的计划,其主要区别在于招生对象和重点培养方向。
国家专项计划主要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强基计划则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对考生的成绩要求相对较高,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不低于85%。强基计划主要关注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的领域,如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综上所述,国家专项计划和国家强基计划在招生对象和重点培养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国家专项计划主要面向农村学生,重点在于促进教育公平;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优秀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相关领域。
第2个回答  2023-04-18

1、招生对象

    强基计划 

    招生重点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对考生的成绩要求相对较高,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不低于85%。

    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限制条件

    强基计划 

    需要考生有优异的高考成绩或通过奖项破格入围。

    高校专项计划 

    对学生学籍和户籍有严格限制,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不能报名。

3、招生范围

    强基计划 

    分院校针对全国或部分省份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 

    实施区域内符合户籍和学籍条件的成绩优秀的农村地区考生。

4、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 

    招生专业有高校进行选择开放,考生在限制范围内进行选择。部分高校要求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