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求绝对误差?

如题所述

误差计算公式:标称误差=(最大的绝对误差)/量程x100%。绝对误差=|示值-标准值|(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对误差=|示值-标准值|/真实值(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当测定值大于真值时,误差为正,表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误差为负,表明测定值偏低。在测定的绝对误差相同的条件下,待测组分含量越高,相对误差越小;反之,相对误差越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相对误差表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真值是试样中待测组分客观存在的真实含量。准确度是分析结果与真值的相符程度。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绝对误差是分析结果与真值之差,表示为:Ea=x-T。x代表单次测定值。由于测定次数往往不止一次,因此通常用数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分析结果。此时:Ea=x平均值-T。

误差的产生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它是由分析操作过程中的某些经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仪器误差:是由使用的仪器本身不够精密所造成的。

②方法误差:是有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

③试剂误差:是由所用蒸馏水含有杂质或使用的试剂不纯造成的。

④操作误差:是由操作人员掌握分析操作的条件不成熟、个人观察器官不敏锐和固有的习惯造成的。

⑤主观误差:是由操作人员主观原因,如观察判断能力的缺陷或不良习惯造成的。

2、偶然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这种类型的误差叫做偶然误差。

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读数时,视线的位置不正确,测量点的位置不准确,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不稳定、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微小变化等等。

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难以确定某个因素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因此偶然误差难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误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