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前后的经济发展情况

有谁能告诉一下香港在回归前后的经济情况,比如经济增长率、商品市场情况、房地产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比如说是不是还说英语等等)和对外贸易、对外合作等。听说在回归的时候很多国外企业撤资了,那现在呢?
数据要香港回归前后的,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吧,回答得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还有和英国政府关系的变化

李秀恒:回归十年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http://news.QQ.com 2007年06月12日15:21 中广网 评论0条
作者:李秀恒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周年。十年来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精神下,《基本法》在香港顺利贯彻实施。在中央政府和香港广大市民支持下,香港保持了过去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维持不变,实现了平稳过渡,经济和社会保持繁荣稳定。

回归十年来,香港经历了一系列风风雨雨,尤其是经历了「金融风暴」和「沙士」两大冲击,克服了经济低迷的沉重压力,在特区政府和全体港人的努力下,在中央一系列挺港政策的扶持下,香港经济已走出低谷,逐步复苏,社会走向稳定和谐,同内地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并迈上新的合作台阶。

香港回归祖国的十年,是香港历史发展进程的辉煌十年,是两地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十年,也是不断加深港人对国家归属、对民族认同、对中华文化凝聚的十年。回顾香港已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展望未来,港人对香港前途,对国家的发展,对和平统一大业充满信心。香港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进程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国两制」深入人心

香港回归前的一段过渡期内,由于中英出现政制争拗,国际反华势力兴风作浪,以至部份港人对香港前途信心不足,香港曾一度出现「移民潮」。而有些市民对回归后的香港能否真正做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的社会制度是否真的可以五十年不变,也抱怀疑、观望态度。

十年后的今天,港人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信心已大大增强。十年来,中央政府严格遵守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不干预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内部的事务,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经济渡过难关及迈向复苏,再加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都给港人莫大信心。

今天,港人对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已大大增强。中国成功加入世贸;中国申奥成功和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行;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升空;中国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性灾情中对海外侨胞的援助与关怀,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都不断加深港人作为中国人的光荣感、自豪感。今天,香港人自觉学习普通话,关心内地发生的事情,愈来愈多的港人到内地投资、置业、观光、旅游,愈来愈多港人把自己子女送回内地升学、就业、发展。不少港人还担任内地各类职务,在各级建制架构中参政议政,或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做出贡献。港人已感觉实实在在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在香港经济最低迷的时候,中央政府接二连三出手相助,颁布一系列措施,力挺香港经济复苏。中央政府同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让香港产品得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增强了港产品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中央又以多种形式开放多个服务业领域,让香港各类专业人士及商家,以至个体工商者得以广泛在内地经营发展;中央政府从2004年开始实施「自由行」政策,先在沿海城市推出,现已扩展至全国近100个城市,每年从内地来港的游客超过3000万人,为香港每年带来数千亿元的消费,对香港经济的复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贸关系走过三阶段

香港回归祖国前后,两地的经贸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香港同内地经济的经贸关系走过了三个不寻常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回归前,尤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是内地主要的外商投资者。当时,香港制造业正值北移,大量生产工序转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港企在那里投资建厂,发展加工贸易,大量雇聘工人,带动了华南地区经济的腾飞。到了90年代,长三角地区及上海浦东崛起,港企也到华东地区发展,带动了当地基建、交通、物流、以及服务业的兴旺,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消费的畅旺,推动了房地产、旅游、装修、家具、家电等行业的发展,使这两个地区在内地发展中最早富裕起来。

第二阶段是回归初期,两地经济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内地经济在对外开放和中国入世的推动下,不断扩张发展,而外商愈来愈多进入内地市场并大展拳脚,对已进入内地市场的港企增加了压力,促进了港资与内地企业的合作发展。这段时间内,香港企业在内地与当地企业的差距逐渐拉平,而民营企业通过向港企学习与合作,逐渐掌握了国际市场的信息,有些民营企业更成功「出洋」发展,与港企携手拓展国际市场,或在香港建立营销中心或融资平台。而「自由行」的实施在促进香港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促成了「民企自由行」的发展,吸引了愈来愈多的民企赴港考察、参展和洽商,不少民企更在港成立公司及注册商标。令香港同内地的经贸关系不断密切,也不断强化。

近年来,两地经贸关系到了第三阶段,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和经济全面振兴下,中国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中国作为一个高度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巨大经济体,正在全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商贸金融中心,与中国这样庞大经济体的合作,其模式及定位正发出根本变化,由以前的投资者、合作者角色,转为服务者角色。因为中国这样一个庞大、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在国际化、市场化进程中,需要商贸服务业的支持,以及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的协助,香港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贸易中心,可以从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物流、法律、会计等方面提供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香港经济也可以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中,得到自身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和工商界要认清自己未来的定位,在两地经济融合及互动的新进程中,真正做好「服务者」的角色,与内地工商界及民营企业携手合作,把中国和香港经济高度结合,推展上新台阶。

参考资料:http://news.qq.com/a/20070612/002752.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8
回归前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说是持续稳定的。在1997年回归前,独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以其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而闻名。1997年,回归中国后,中国承诺保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法律制度和自由贸易政策。这个承诺的保持使得得以继续享受国际自由贸易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了全球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回归后的经济仍然表现强劲,特别是在金融、服务业、贸易和旅游业方面。的金融业在回归后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进驻。此外,回归后的也持续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如物流、保险、专业咨询等行业。的地理位置优越,以及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使得许多国际公司选择在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同时,回归后的继续保持了自由的贸易政策,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与中国内地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对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对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一些国际公司将其业务转移到其他地方,投资信心受到动摇。同时,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总的来说,回归后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稳定,但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保持其开放和自由的经济环境,并积极适应国际和中国内地的经济变化,以维持其全球金融和商业中心的竞争力。
第2个回答  2023-07-04
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回归前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在回归前的几十年,经济以开放性和自由市场为基础,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经济主要以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和旅游服务为主导,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和物流业。此时期经济繁荣,经济增长率持续高速,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2. 回归后的经济发展: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确定了回归中国的日期为1997年。回归后,中央承诺“一国两制”,对保持高度自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体系得以保留,国际社会对的信心也未受到影响。自回归以来,的经济发展仍然保持强劲。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或总部。的金融业、贸易业、物流业和旅游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继续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部门。然而,回归后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了一些挑战。与回归前相比,面临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内外部压力的增加。另外,随着金融中心地位的稳固,其金融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成熟,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总的来说,回归前后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的经济实力和地位在回归后得以巩固和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