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中不管看老师讲还是视频讲解,都学不会怎么办?

如题所述

考研数学,真的是让小伙伴们头疼的一门课程,相较于英语,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数学备考,基础阶段要以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为主,做到记牢记熟。每年数学考试一结束,考生走出考场时脸色都不会太好,吐槽的、抱怨的、批评的,比比皆是。但也不必惊慌,要知道,考题是一样的,难度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



一、夯实基础知识是前提

从近十年考研数学来看,试卷中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目,真正需要冥思苦想的偏题、难题只是少数。这就要求同学们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进步口和切入点。

数学最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而不是技巧,很多同学往往不重视基础的学习,反而只是忙着做题,想通过题海战术取得考研数学得分。这就像是不会走路的孩子总想着直接跑步一样,即便是投入再大的精力,当然也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


二、注意基本概念、方法和定理

根据往年的数据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因此,首轮复习须在掌握和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重要的数学原理、重要的数学结论等数学基本要素上下足工夫,如果不打牢这个基础,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三、多思考,多做题

数学考试的所有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试题千变万化,但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做到面对任何试题都能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计算。

在做题时,一定要自己先思考,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最起码你思考了。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会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

学好数学需要多做题,但并不是让同学们搞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四、总结归纳是关键

学数学,做题是不可少的。大家做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对待,将题目从头看一遍,分析该题考查了哪些知识,检查自己在解题中的缺陷,找到简便的解题方法。

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做重点标记,并抄到错题本上,总结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出错了,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今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对于大题来说,不再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同时考查多个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通过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达到融会贯通。


数学在基础阶段如何学习?说白了就是牢固打基础,这份学习方法送给你。

1.基础阶段的时间分配

备考数学的基础阶段一般是从3月-7月。第一轮:3月-6月。主要是看教材,把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做做课后习题,认真地把教材看熟,把理论吃透。第二轮:6月到7月。这时候可以做基础练习题,题量可以大一点,可以有效帮助大家加深对教材概念的理解。

2.过知识点,整理框架

一开始肯定是主攻教材,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对知识点有总体的把握。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基础课视频来学习,每个章节都列出知识框架。千万别小瞧这个框架的作用。不仅能够帮我们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后期还可以利用它来查缺补漏。

3.结合例题巩固知识点

学习知识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做题,特别是数学,习题是绝对不能少的。学习不用贪多,每天1-2个章节即可,过完知识点就去做例题,利用例题理解概念和定理。遇到实在理解不了内容,一定要重点标记,通过网上查询,观看视频讲解等方法及时解决。第二天也需要有巩固练习,不然学了不管,跟没学一样了。

4.熟记概念、定理、公式

既然是基础阶段,那么概念、定理、公式就必须要熟记,这是以后做题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还是推荐结合例题,边做边记,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背,那么能记住才怪吧?数学在考研科目中的难度的确很大,很多考生为此头疼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志者,事竟成。打好基础,后期的学习会省力很多。现在抓紧学习,明年都是研究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5
这种情况可以和老师说一下,要不耻下问,要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说出来,然后老师才会针对这个问题给你更好的建议,其次还可以找一下其他方法,其他老师的教学视频教学方法等等,总能找到适合自己。
第2个回答  2021-03-04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长时间,把那些做错的题目认认真真的再做一遍。一些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多背几遍。
第3个回答  2021-03-04
学不会的情况下就要主动的发现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多练习。
第4个回答  2021-03-04
如果这样的话就说明了我们其实并不适合考研,同时也是因为压力太大,我们应该适当的调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