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放血疗法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武氏放血疗法又叫刺络疗法、刺血疗法、泻血疗法、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为医家临床所习用,疗效也有所提高,特别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

武氏放血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普通放血疗法是按“滴”计算,一般是3至5滴即可,放的部位通常为指尖、耳尖、太阳穴、尾中穴。血淤、消化不良等病症放血在10滴左右,合5毫升。治疗静脉炎等病症会在腿部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 
 放较多的血,最多不超过50毫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中医放血疗法原理?
中医放血疗法是种缺乏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但是早在很久以前,世界各地就已经有放血疗法存在的迹象了!
通俗来说,中医放血疗法,就是通过用消毒后的针,刺入皮肤的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刺络放血能治病,但主要针对的是血淤、血热、实证、急症等,并非能治百病。
当然,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的看待,中医放血疗法也不例外!那么其有哪些弊端呢?
放血疗法的副作用也有一些,第一个就是不卫生,很容易感染细菌。第二个副作用就是放血量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贫血。第三个副作用就是设备仪器要经过消毒以后才可以使用,因为都是反复使用的工具,所以一定要进行消毒,否则很容易感染一些病毒。
第2个回答  2020-10-18
放血疗法简单的说是去瘀生新,把身体内淤血排出体外,让新鲜的血液补充上来,放血疗法在中国有5000年历史了,气无形,血有形,气血一体循环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