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吃人参,内行人吃黄芪,这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其实如果是像泡茶一样泡黄芪水喝,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黄芪的药效通过浸泡是很难全部泡出来的,是需要煮一小会才可以,单纯的泡不能让药效发挥作用,有些浪费。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黄芪的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中医上也的确认为黄芪有着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的功效。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中认为,黄芪里面含有的成分有一定的保肝利尿作用,还有一定的帮助调节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人们渴望身体健康,会通过很多方式进行调节改善,其中把中药与饮食结合起来就是不少人会做的事情,黄芪作为常见的一种药材,用来泡水喝,是有助于健康的。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往往会这样做,单味中药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没有专业的中医师指导,很容易产生副作用。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早已发现这一弊端,纵观《方剂学》中,只有一个单味的方子——“独参汤”,还是用来急救的。


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茶和家常蔬菜是人们经过上千年的验证使用,遴选出的适宜长期使用的食物,其他如黄芪、荠菜、苦菜之类之所以没有列入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日常应用物资,不单单是口感或口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它们长期应用并不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0
是这样的,而且这两种东西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差不多的,而且黄芪的价格实在是比较实惠的,所以普通的人可以负担得起。
第2个回答  2021-06-20
这是真的,因为黄芪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经常喝黄芪泡的水可以保护脾胃,改善脾胃虚弱。
第3个回答  2021-06-20
这是真的,外行人不懂得这些中药材,所以就会第一想到的都是吃人参,而内行人非常的有学识,所以就会吃黄芪。
第4个回答  2021-06-22
第一想法就是“人参”,可是人参是大补元气补品,补气力量大,疗效快,却容易上火。而内行人都知道应该选择“黄芪”会比较好一些,因为黄芪补气,力量却比较小,起效缓慢渐渐增加,不容易胸闷上火,所以在很多方面,选择黄芪会比较好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