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了什么,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是坏学生,在家是乖孩子?

如题所述

相信有的家长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孩子在家明明很乖,无论是家里人、还是亲戚朋友,都夸自己的孩子乖。但是孩子到了学校之后,却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不仅不认真读书,还特别喜欢捣乱。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变成“两面派”呢?对此,老师也为孩子发声了,老师认为,孩子之所以做“两面派”,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家长,孩子这么做都是被家长逼出来的。

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同事小瑜有一个12岁的女儿,上六年级。这段时间经常听她抱怨,女儿的成绩太差了,但是平时在家都很认真在做作业,不懂得哪里出了问题。而有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还向小瑜告状,说女儿上课经常不听讲,还和同学传纸条。听老师这么一说,小瑜纳闷不已,女儿可是家里人眼中的“乖乖女”,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

家长会之后,小瑜主动找老师沟通,在知道了女儿在学校的表现之后,小瑜惊讶了。老师说,小瑜在学校跟“大姐大”一样,经常集结同学做坏事,事后还推卸责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而小瑜则告诉老师,女儿在家里可乖了。一回家就认真做作业,按时睡觉,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原本以为女儿是那种认真读书但是却读不好的人,没想到,女儿根本就没有认真读书。对此,小瑜和老师也感到诧异。

后来,我跟一位年长的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往往那些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到了学校却变成“坏学生”,这位老师给出的回答是:都是家长逼出来的。孩子之所以“两面派”,其实家长是“元凶”。一般这样的孩子,家长都是“虎爸、虎妈”。

对于教育孩子,他们坚持“严格”的态度,甚至有点铁面无私,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了,他们会受到惩罚。而为了避免惩罚,孩子开始在父母面前“戴上面具”,他们不敢犯错,努力的在父母面前做好“乖孩子”的形象。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父母面前保持一个“乖孩子”的形象,不仅可以避免惩罚,还会受到表扬,何乐而不为呢?


而孩子离开父母视线的时候,就会“原形毕露”。他们不再是那个“乖孩子”的形象,他们开始“变坏”,这种“变坏”的状态,反而让他们感觉到放松 。所以,这些“两面派”孩子,其实他们的父母并没有真正地了解他们,父母自以为是的“了解”,恰恰是错误的。

对此,这位老师也提醒家长,根本没有“完美的孩子”,大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小孩。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面前呈现的是一个完美的状态,那么十有八九他们的“伪装”出来的,他们只是为了“迎合”家长,做家长喜欢的孩子而已。当他们离开父母,去到学校或者是别的地方,他们不再是那个“乖孩子”了。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不要过于苛刻严格,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变得叛逆,或者是在你面前戴上面具。这对于孩子健康发育和心理发育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都说因材施教,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应该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方法,这对于孩子和亲子关系都是有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如果家长在家里喜欢责骂,体罚孩子 ,孩子在家里就会表现得非常乖巧 ,在学校就比较叛逆 。
第2个回答  2021-01-21
如果家长太过于严厉,和平常疏于教导会让孩子在家里害怕在学习上面。比如在学校,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就会变得像个坏学生一样。
第3个回答  2021-01-18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因为这样子的话,孩子可能在家很乖,但是学习成绩并不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