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纳自己

如题所述

1、自我接纳要求人们去体验和接受自己的情绪:

自我接受程度低的人的普遍特点,是对自己的情绪通常会持否定态度以及与现实产生分离感。它们通常体现为一种内在矛盾,或外在表现为沮丧、紧张、无聊甚至产生怒气。相比于压抑自己的情绪,承认它们实际上会让自己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2、接受只是改变的基础:

一般来说,自我接纳程度高的人会意识到——现实就是现实,逃避它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他们也能意识到,即使他们接受了一些不喜欢的事物,他们依旧可以尝试去改变或者适应它。一个缺乏自我接纳的人同时也会缺乏对人生中有意义的改变的能力和控制力。

3、培养同情和客观的判断能力:

这并不意味着即使我们做错了,也一定要从中找出我们“对”的地方,也不代表我们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而是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来具体地讨论这些错误。想要做到这一点,了解当时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促使自己做出那些并不引以为豪的事情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资料:

自我接纳是在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只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对他人不了解,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有问题,一个人不够好,其它人都生活得非常幸福。

如果去关注负面影响,则会觉得想要去改变,甚至一定要改变,如果关注正面的影响,则会觉得它挺好的。自我接纳的一个方法,就是去发现“问题”的积极影响,发现的积极影响越多,对提升自我接纳的帮助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自我接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对自我形象、身体形象、自己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身边的人及自己所处环境的接受与适应,自我接纳是达到自尊的基础条件。自尊含义涉及三个方面:自尊是一个人的自我认可和自我价值感;自尊反映了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自尊是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因此,自尊涵盖了自我满意、自我悦纳和自我价值等。

扩展资料: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只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对他人不了解,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有问题,一个人不够好,其它人都生活得非常幸福。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当咨询师告诉来访者很多人有他这样的问题时;

他的问题就减轻了很多。很多人的“问题”本身来源于他对自己某些行为、特征的不接纳,当他知道他的所谓“问题”很多人都有,甚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之后,他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对群体水平范围的进一步放大,就是文化比较,很多在一个文化中非常正常、必要的行为、规范,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完全没有人在乎。很多在一个文化中看似合理的行为,在另一个文化中却完全不可接受。文化比较未必能让一个人完全接纳自己的行为,但是却可以提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接受度”,不再那么认为自己的行为、想法不合理,一定想要去改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6

#每天学点心理学# #情感#
【拥抱自己内在的黑暗面】
化解内在的伤痛,关系就会自然改善 。
接纳自己,就是去拥抱自己内在的黑暗面,面对自己内在各种不舒服的感觉,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你去看见自己内在的伤痛时,一开始,你会觉得非常痛苦,很想逃开;但如果可以试着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待在一起,它就会逐渐的化解。每一次你经验自己内在的痛苦,它就会一点一滴的消失。
当不再恐惧看见自己的负面情绪,越来越能够面对它、觉知它、经验它,与它待在一起时,这些负面情绪就会逐渐离开,不再困扰我们。
当内在的伤痛逐渐消失时,你会发现对自己感到越来越自在;因为你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去隐藏的了,也没有什么需要去闪躲的了,你就能自在的做自己。

第3个回答  2019-10-05
1.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接纳自己的重要开始,只有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才能去展开自己的内心,应当让自己静下来,才能回归真实的自己。
2.建立自尊。对于自己,不要抱有自卑的心。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学会自尊。先让自己的心理变得强大起来,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3.接纳自我。在完成自我认识,自我爱护、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建立自尊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接受自己了,其实自己没有自己之前所想的那么的不堪。这时你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接纳。生活总是美好的,要积极向上,看前方。
第4个回答  2020-11-04
一、我们为什么这么讨厌自己?

我觉得是两个原因:近距离祛魅和过度控制倾向

1、近距离祛魅

有句话叫距离产生美,我们每个人展示在外人眼中的形象,都是经过包装,有选择地展示的。那些缺点、不足、黑暗面,我们选择尽量少的示人。

可是,你无法对自己隐瞒。

你太了解自己了,距离太近,纤毫毕露,从内到外,看个精光。

所以,你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多缺点啊,这么多问题啊,别人说你好,你都觉得那是你不了解我。

是啊,你太了解自己,以至于过度放大了自己的缺陷面。

其实人都是这样的,你看到的他人,也是他人包装过后选择性展示的样子,你觉得很有魅力的人,等你和他生活在一起,也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他一堆的缺点。

当年李敖娶了胡茵梦,大才子娶了大明星,看起来金童玉女,没想到却是两人的幻灭,胡茵梦受不了李敖的神经质和占有欲,李敖更接受不了荧幕上的大美人居然便秘……(后因胡茵梦不堪忍受国民党封杀、进而在一场官司中做了不利于李的证词,两人决裂分手,这点我是一知半解了,谢谢指出原表达不妥之处)

距离太近,就是个祛魅的过程。

2、过度控制倾向

我们在年轻时,容易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过度控制。

也许是年轻人经历还少,也许是对未来很多期望,总之,就是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控制的。

但凡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就会接受不了,就会难受。

这种控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外部结果的控制,二是对于自己行为的控制。

对于外部结果,觉得我付出了就要有结果,如果没有结果,那么要么是世界不公,要么是自己不够努力。

向外攻击或者向内攻击。

对于自己行为的控制就更可怕了,很多人被一些特殊、个别的例子误导(比如前一段很著名的清华学霸),希望把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都规划起来,期望自己能够按计划行动。

然后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你是人,不是机器人。

人太复杂,价值观、心智、心理、行为……盲目地想要控制一切,最后只会让自己不断体验到挫败的情绪。

当然,自控是需要的,是进步的方向,但是,过度控制则不是。

当系统比较简单时,高度控制还是可能做到的,但系统很复杂时,高度控制就难度极高。

计划经济为什么一开始总是效率极高,效果很好,后来就问题多多,几乎失控。就是因为一开始一穷二白,系统很简单,后来越来越复杂,就控制不能了。

你已经长大了,要面对一个足够复杂的世界和足够复杂的自己,你应该接受一个现实:

就是无论是外部的结果还是自己的行为,都只能做到部分可控。

对于无法控制的部分,要学会接受,留出自由空间。在之后的生活中,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对事情的把握能力和自控能力,但不可以追求过度控制。

物极必反,过度控制的另一面,就是失控。而你,很容易因为失控而攻击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