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择日都看黄历,这有什么特殊依据吗?

如题所述

择吉日这个观念,是中国人才有的习俗,所以中华文明才这么长久不衰。

择日在远古的时候,是君王才能有的权利,毕竟要经过观天象和复杂的计算,遇到国家大事就由大国师来确定时间。就好比伊斯兰教的斋月,可不是随便的那一天,而是由大阿訇经过观月才能确定的。

发生根本改变的是周朝的时候,周平王东迁到洛阳,一大批官员失业,那时候的官员本职工作就是祭祀,流落民间才将王室内的这些知识传播到了民间,才有了民间的婚丧嫁娶择时的习俗。更加普及化是在唐朝,由皇家颁布的历法中,直接出现了我们现在普通黄历的功能。这可是得益于古人在天文历法方面持续几千年不间断观测、记录,最后把研究成果民俗化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一习俗,我们中国人都已经持续好几千年了,以至于通过择日达成趋吉避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因为向往平顺、吉利是人的本性需求。

所以呢,你会发现,我们中国人不论是婚丧嫁娶、盖房添瓦、打井挖坑;还是店铺开张、上山下海、出门回乡,凡是安排点重要活动,都要选个好日子,为的是图个吉祥。那结婚乃人生中一大重要事情,自然就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

事实上,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黄历已经不仅仅再是记忆中的那个小本本了。在互联网时代,万年历软件可以整合大量的信息,将每一天都进行细化,内容远比老黄历丰富。每个日子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无数专家研究整合,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传播方式也常常结合了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来,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9
因为黄历是从古到今通用的,在办大事的时候看比较有说服力。
第2个回答  2019-08-17
因为会讲究这一天是否适合,比如说结婚,家里是一定要看日子的,这也算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了。
第3个回答  2019-08-19
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 凡事自由章程
第4个回答  2019-08-17
为的是图个吉祥,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