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彘解释文言文《曾子杀彘》中的曾子是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曾子杀彘(曾子烹彘)
曾子杀彘(曾子烹彘)、曾子杀猪,成语:杀彘教子。比喻做人一定要遵守诺言,言而有信。
曾子杀彘讲述了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
“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比喻做人要遵守诺言,言而有信

曾子因为妻子对儿子说的一句“回来杀猪给你吃”的玩笑话,执意要将猪杀掉,以兑现诺言,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①体现了教育儿童言行一致的重要性。②做事一定要言行一致,不能信口开河。③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就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曾子杀彘(zhì)(曾子烹彘)又叫:曾子杀猪。
选自《韩非子》
原文
曾子⑴之妻之市⑵,其子随之而泣⑶。其母曰:“女⑷还,顾反⑸为汝杀彘(zhì)⑹。”妻适市来⑺,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⑻之曰:“特⑼与婴儿戏⑽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⑾也。婴儿非有智⑿也,待⒀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⒁欺之,是⒂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⒃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⒄!”遂⒅烹彘⒆也。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他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所以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于是就把猪煮了后给孩子吃。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曾子之妻之市:曾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4
首先,既然已经答应儿子要杀猪了,那么就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而曾子因为自己诚信,才被尊称为曾子.
第二,妻子在儿子心中的地位也就保住了.不然,儿子就会埋怨妈妈,说好要杀猪却失信于他.
再者,父母是子女最有力的榜样.曾子的儿子还小,他只会去学父母的一举一动,他见妈妈欺骗了自己,长大后也会学着欺骗别人.到时候不就是 “养不教,父之过”了吗?
所以综上所述,曾子杀猪当然是有必要的.
总之
诚信是做人之本,坚守信用才能赢得尊重.父母是儿女们的榜样,要教育好自己的儿女,必须自己以身作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